楊克建 畢翔 金洋
嘉興電子信息產業特色和優勢構建
楊克建 畢翔 金洋
信息技術是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對于促進社會就業、拉動經濟增長、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和維護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是嘉興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充分發揮電子信息產業在經濟發展中“助推器”的作用,意義重大。
電子信息產業高速發展,支柱地位逐步形成。“十五”以來,嘉興市電子信息產業保持了年均30%以上增長的發展速度,遠高于全市經濟增長水平和其他產業的發展速度。2013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26.85億元,規模約為2000年21億元的35倍。2013年電子信息產業工業總產值在全市工業中的占比由“十五”期末的6.93%提高到10.61%,電子信息產業在嘉興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地位開始體現,對地方經濟的提升效應和拉動作用日益明顯。
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嘉興市電子信息產業已形成了以通信、新型電子元器件、光機電、光伏為主導的產業結構。電子元器件、光伏、光機電和通信行業成為新的四大產業,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物聯網、LED、電子商務等一些新興產業開始初步形成規模,電子制造加工服務業務不斷向高端延伸,形成了多頭并進,協同發展的趨勢。
整合資源加快平臺建設,產業集群效應顯現。“十一五”以來,嘉興市創建了國家(嘉興)機電元件產業園(6個產業區),形成了光機電、通信、新型電子元器件及材料、光伏、軟件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國家機電產業園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市信息產業總量的70%以上,已成為推動全市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積極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十一五”以來,嘉興先后引進了富士康、聞泰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了以天通、正原等為代表的一批本地優勢骨干企業。至2013年底,嘉興市電子產品制造業工業總產值超億元企業122家。2013年浙江省電子信息產業制造業優勢企業中制造業30強嘉興有2家,出口外貿10強嘉興有1家。
但嘉興電子信息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產業同構現象顯現、同質競爭日趨激烈,產業發展聯動不夠、相互促進作用較弱,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核心競爭力較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匱乏、人才引育困境難破,資源要素制約明顯、后續發展空間受阻等諸多問題,影響電子信息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十三五”時期,嘉興將以政府推動和市場運作相結合、規模提升和結構優化相結合、自身培育和重大引進相結合、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相結合為原則,立足嘉興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實際,以科學的規劃和合理的產業布局為前提,以項目為載體,以技術創新為動力,鞏固基礎優勢,挖掘潛在優勢,力爭在“十三五”電子信息產業形成規模經濟顯著、產業層級較高、創新能力強勁、競爭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集群,成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重要的信息產業基地。
基于嘉興的基礎,借鑒發達地區經驗,明確發展重點,提升產業層次,重點推進“7+x”產業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嘉興特色和競爭優勢。一是通信電子:以品牌化、智能化為導向,加快手機產品貼牌生產向自主品牌轉變,重點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信制式、核心芯片、操作系統的移動智能終端開發。同時,面向下一代網絡、多網融合的發展需求,重點支持發展高性能路由器、Tbit(兆兆位)以上大容量交換設備、智能網關、網絡安全等網絡關鍵設備。
二是光伏:重點發展高轉換率、長壽命、高性價比電池片,發展非晶與微晶相結合的疊層和多結薄膜電池;加強低反射率的絨面制備技術、選擇性發射極技術及電極對準技術等的開發應用;加快建設多晶硅、電池片和組件、薄膜電池領域的光伏應用系統檢測、認證等公共服務平臺。
三是集成電路:大力發展IGBT功率芯片及模塊產業化,推動其在變頻器、電焊機、感應加熱、激光、家用電器等的應用;強化集成電路設計及測試,開發導航、ETC、芯片領域用的電子元器件,支持國內外芯片制造企業來嘉興建設集成電路生產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
四是物聯網:進一步集聚一批物聯網產業的技術研發、科研成果轉化和物聯網相關產品制造及集成服務的優勢骨干企業,組建物聯網產業聯盟,在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生產制造、智能電網、智能衛生、智能生活、智能環保等領域實施一批示范應用項目。
五是云計算:大力發展基礎設施云服務(IaaS);積極發展平臺云服務(PaaS);鼓勵發展軟件云服務(SaaS),為海量的用戶群提供更為穩定、快速、安全的應用和服務。
六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積極研發面向工業控制、數控設備、汽車電子等嵌入式軟件產品;重點發展廣泛應用于電子政務、社區管理、醫療衛生等行業應用軟件;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服務、金融信息服務、信息技術增值服務、數字內容服務等。
七是電子商務:大力推進“電商換市”,鼓勵制造企業通過電商平臺開展產品銷售與出口業務;圍繞嘉興優勢產業,扶持和發展本土的專業性B2C電子商務平臺,形成區域性、行業性的電子商務應用體系。
在重點推進上述7大產業的同時,一方面繼續提升光機電等特色產業;另一方面積極關注電子信息產業新的發展方向,搶抓機遇,形成先發優勢。
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產業發展合力。積極營造優先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氛圍,在土地、資金、能源、人才、科技資源等方面給予積極保障。用好現有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在產業平臺、項目投資、企業技術改造、企業技術中心和高端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優化稅收政策,重點加強對孵化器的稅收扶持,支持孵化器企業發展。鼓勵企業開展兩化深度融合及信息技術的推廣運用,加大對中小信息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促進電子信息產業建設的政策環境,突出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地位,形成發展合力。
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加大企業與科研院所的成果交流與合作,通過委托開發、難題招標、成果轉化等多種形式,解決產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集中力量突破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有重點地選擇一些在國內外同行中具有較大影響力、在引領行業技術進步和加速新產品開發與轉化方面起示范引領作用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建立省、市級重點企業研究院,把握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動向,促進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不斷提高嘉興市電子信息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提升核心競爭力。
積極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形成產業協同聚力。發揮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園區的比較優勢,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大做強產業基地(園區)。注重特色基地(園區)的發展和提升,加快發展集創業孵化、技術研發、產業鏈培育、技術轉移、人才培訓、信用評估、土地和資本要素資源保障等綜合配套功能為一體的產業支撐平臺,形成促進產業發展的支撐服務體系。鼓勵龍頭骨干企業拓展產業鏈,促進生產力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向行業龍頭企業集聚,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做深做細做專,為龍頭骨干企業進行產業鏈的配套協作。
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供產業發展助力。著力建立和完善基礎設施配套,促進資源要素集中,加快建設各類服務性公共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檢驗檢測、金融保險、信息咨詢、資質認證、人才培訓等服務,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格局。加快推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公共技術平臺等建設,特別在軟件、物聯網、光伏等領域加快建設全市性的公共服務平臺。依托行業協會、科研院校和龍頭企業,探索建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公共平臺,為政府和企業在產業發展上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協助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機制,提高產業支撐能力。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信息技術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和信息產業人才培養基地。鼓勵企業與嘉興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嘉興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嘉興的一些專業培訓院校加強聯合,建立集教學、科研、開發和生產一體化的產學研基地。實施企業家培育工程,加強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大力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和行業發展的領軍型人才;制定并落實優惠政策,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學、戶籍遷移、社會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營造良好的人才創新創業和留住人才的環境與氛圍。
推進信息消費、信息惠民工作,提高產城融合力。近年來,通過開展基礎網絡服務城鄉均等化工程、智能信息產品制造業提升工程、信息服務城鄉均等化工程、政府云平臺工程和城市信息消費體驗工程等“五大工程”,嘉興信息消費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環境,2013年底被批準成為國家首批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同時,嘉興以“智慧城市”為引領,推進城市信息化深度發展,為信息惠民工作打下了扎實基礎,2014年6月被批準成為首批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十三五”時期,應扎實推進信息消費、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建設工作,一方面加快培育信息消費市場,以信息化改善民生,促進惠民富民,推進信息化在社會領域的應用;另一方面以信息化應用為動力,不斷推進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形成嘉興特色和競爭優勢。
為嘉興市發改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