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翔 孫德忠
摘 ? 要: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隨著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十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更是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但整體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也存在一定問題。
關鍵詞:農民合作發展;現狀分析;產品銷售
一、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現狀
1.近幾年來隨著合作社的數量不斷增加,實力也越來越強。據統計截止到2014年底全國成功注冊登記的農業專業合作社數量達到60萬。實有入社農戶5000萬左右,約占全國農戶總數的20%。與此同時,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出資總額10000億元。
2.合作社行業分布廣泛,不僅僅種養殖業的大力發展,其他行業拓展迅速,如農機、植保、技術信息、物流等多個行業發展,并存在優勢特色農業、跨區域領域行業兼營的現象。
3.拓展合作社服務范圍。近幾年來,應經濟水平發展需求,國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服務范圍得到拓展,由原來主要開展信息服務延伸至農業技術推廣、加工、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
4.合作社運作模式多元化,以“合作社+農戶”類型居多,但其他運作模式類型:如一是合作社+基地+農戶,二是龍頭企業(公司)+合作社+農戶,三是合作聯社+農戶,這幾種組織模式也不斷增大。
二、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
經營規模偏小,資金短缺,服務層次較低,缺乏具體規劃,沒有帶動能力,資金不到位等。
1.合作社的整體實力還不夠強大,經營規模偏小。雖然合作社的數量夠多但其規模卻不夠大,當未達到指定經濟實力時接下來很容易產生一系列問題。例如資產增長慢,產品規模小,產品質量低,應對市場風險能力差等。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會直接影響農業專業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
2.資金短缺,發展受限。流動資金是否充足將直接影響合作社的未來發展。合作社是法人,但由于入社農戶本身出資的流動資金少,流動資產不多,導致銀行金融部門給其貸款時缺少有效的擔保,或是貸款手續繁雜、授信額度低、費用大,時間長。合作社的融資難,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組織加工、存儲、開拓市場的能力,嚴重限制合作社利益的最大化形成。
3.合作社服務定位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一般的合作社對成員的服務大部分只是在信息服務、技術咨詢及賒銷擔保服務的層面上,缺少對能夠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深加工的認識,大就局觀念不強,卻少全局觀、發展觀。使合作社往往是以村為單位,形成產品數量小、質量低及市場占有率有限,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差,并且在信息搜集、技術引進、農產品質量檢測與標準化等方面存在小農意識。
4.合作社各項規章制度建立不完善,執行不到位。大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著內控制度不全、民主監督管理制度不落實、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等問題。
5.國家對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不到位。一些扶貧項目建設等項目資金,不能與直接對接,對合作社的優惠政策還存在著落實不到位,國家從法律層面不具體等的問題,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三、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幾點看法
1.加快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規范化進程。國家從法律層面上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合法地位,保護合法利益,政策方面鼓勵和扶持合作聯社的發展壯大。合作社一定作到依法成立,依法運營、依法管理,完善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等各項制度建立和執行,保證理事會、監事會權力的正常行使。同時建立健全公司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風險評估制度等。
2.加強專業合作社人員的管理和培養。首先是合作社帶頭人的推舉和選任,主要從德、能、勤、績等方面考察,合作社帶頭人的格局和能力很大程度能決定合作社的成敗和發展規模方向。其次要通過開展專家授課、示范指導、技術交流,提高合作社全體社員的科技文化素質,并重點加強合作社帶頭人、發起人等管理人員的教育與培養,使其能勝任本職工作。同時,充分發揮實地培養和外地學習相結合方式,積極組織合作社人員參加各類培訓,提高合作社人員的整體素質,以適應合作社發展的需要。
3.探索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方式,使其更有針對性。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將農戶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機制引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領域。盡量擴大可以用于貸款擔保的財產范圍,不要僅限于農民的房產和農業生產設備等擔保品,符合法律規定的農副產品訂單,保單等均可用于貸款擔保。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貸款申請要及時審批和發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貸款如果是法人名義申請,可以由其法人成員提供聯保,如果是個人名義申請,則應該由合作社提供信用擔保方式。這一系列的創新改革可能會增大放貸風險,所以與此同時必須建立積極有效的風險防范體系和相應的緩釋措施。
4.合作社項目的支持力度要適當加大。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主導產業要重點支持,提供政策上和經濟上的保障,促進其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農產品。對于符合條件的農民合作社,給予參與申報實施支農項目的優先權。政策允許的前提下各種新增的農業補貼要主動向合作社傾斜。為了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的合作,合作社對于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以及擴大農業生產發展的相關資金項目的承擔規模要適當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