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乃鋒
要學藝,必先學做人。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要時常滲透德育,讓同學們隨時隨地受到“教化”。
一、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上二年級《染紙》課時,通過這節課,學生們不但簡單學會了染紙的基本技法,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國民間美術的優秀傳統。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在民間文化中保存著極為豐富的古老的歷史文化藝術傳統,它是整個民族特有的情感氣質、哲學觀念、文化意識和文化形態的文化積淀。在宏揚民族文化的指導思想下,各級文化部門為發掘搶救民間文化遺傳,正在做著大量的工作。但是最有效的搶救,是全民性的傳承發展,在實施義務教育的過程中,將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向學生們介紹,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傳統民間文化中去,真正把發揚民族傳統精神、宏揚民族傳統文化落到實處。
二、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
涂涂畫畫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觀察生活、認識世界、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種極好的方式。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才能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
如在二年級《兒童生活畫欣賞》這節課上,通過欣賞不同時代少年兒童的各種形象,認識到舊社會小朋友們的悲慘生活,以及他們走上革命道路后迅速成長的事跡,激發起學生們更加熱愛今天幸福生活的感情。還有,每逢重大節慶活動,我都讓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變化,在觀察的基礎上畫畫節日的各種歡樂景象,感受祖國的繁榮昌盛。實踐證明,在孩子們喜歡的涂涂畫畫活動中,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其效果遠遠勝過教師生硬的說教和灌輸。
三、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美術教育的學科特點是“以美育美”,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滲透式方法讓學生在獲取美術知識的同時,輕松自然地體驗到環境教育內容。可以在教學中找到美術教育與環境教育的結合點,以達到雙贏的結果。
在嶺南版一年級《快樂的小鳥》這節課上,通過一只流淚的,失去家園的小鳥的講述讓學生明白森林對鳥類的重要性。這節課通過欣賞各種鳥類,知道了生物的多樣性。再如《動物的花衣裳》這節課上,除了教學生畫各種動物,我還向學生講述一些有關瀕危動物的知識,并請學生談談怎樣從我做起,保護野生動物。學生們暢所欲言,從這些課上學生不但學會了畫各種樹、小鳥、動物,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在小學美術課教學中,學習欣賞課或每課的隨堂欣賞時,有的欣賞作品選的是同學年齡差不多的小朋友的作品。同學們都覺得他們太厲害了,他們的作品水平真是高不可攀。我發現這個問題后,就教育他們,作品被選中說明他們畫的好,我們應該學習。但我讓他們意識到同學們的周圍也有很多好作品,我校有很多同學參加各類美術比賽在全國、上海、嘉定區的比賽中獲獎呢,有些作品還在上海美術館展出,比美術書上選的作品還要好。同時,我注意由淺入深,由簡到繁,耐心啟發,及時表揚。只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就及時給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明白只要能積極認真地參與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肯定會成功的。
在上五年級的《做個胸卡送老人》這節課上,我引入競爭機制,事先告訴學生將把設計得最好的作業作為禮物送敬老院的老人們,并還要給前五名的同學發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激發起來了,連平時不大愛做作業的學生也動起了手,很多學生都完成得非常不錯,我遵守諾言給他們發了獎,我告訴他們只要認真做,就能做的好。通過老師的鼓勵,激發了同學的上進心并幫助他們樹立了自信心。
五、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的美德
尊師重教、孝敬長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代代傳承。在美術教學中,我利用書本教材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家長老師為我們的成長所付出的辛苦。
在學習《精美的小禮卡》時,先讓學生敘述一件家長或老師為我們做的讓我們感動的事,通過回憶再次感受到他們的付出,他們的愛。接著說說你最想和他們說的一句話,通過這句話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感謝,以及我們的決心。并把這句話寫到親手制作的賀卡里送給他們。通過這種形式使學生深刻感受到——家長和老師在平時生活中對我們的點滴關懷。讓學生了解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和同學和睦相處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在平時生活中關心父母長輩,不亂花錢,做能做的家務活,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