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
關鍵詞:一校一品;學校體育;特色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5-0023-02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自2001年成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以來,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得到全面實施,金水基礎教育事業呈現出健康、穩定、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學校體育工作更是受到國家、省市的高度關注。我區學校體育在各級領導、專家和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幫助下,開拓創新,“一校一品”體育特色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從三個方面介紹金水區的整體發展情況。
一、提供三項保障,確保體育特色活動順利開展
1.組織保障
實施“一把手”工程,即局長、校長、體育教師都是第一責任人,其中突出校長負責制。我們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以班子其他成員為副組長的區教體局落實“一校一品”工作領導小組,將具體工作、各項制度、各項措施層層落實。各校將體育特色建設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總體規劃,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適合本校的特色體育建設實施方案及指導建議,明確校長、體育教師的責任,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和激勵考核制度,促進體育特色建設工作的有效落實。我區把學校特色體育活動開展情況作為校長的領導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體現,并列入校長的年終績效考核內容,為體育特色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強的領導保障和組織保障。
2.經費保障
2006年開始,我區全面啟動校園場地升級改造工程,截至2009年,先后投入2300多萬元,率先在全省將市區31所中小學校園全部建成了塑膠場地,提高了學生參與運動的安全性。2008年,投入100多萬元,為首批12所學校研發配備陽光體育器械,3萬多名學生從中受益。2010年至今,投入1700多萬元升級校園場地,投入55萬元為19所學校增配了體育器材。目前,我區中小學體育器材配備,全部達到省定“普九”標準。近三年,我區又投入資金900多萬元開展體育比賽、活動及表彰。
3.師資保障
體育師資隊伍的素質優劣,能力高低,數量多少及結構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一校一品”體育工作質量,因此,我區通過三項措施強化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一是持續引進優秀體育人才。在招聘新教師時,向體育學科傾斜,引進省內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充實我區體育師資隊伍。通過公開競聘,對勤奮工作、業績突出的中青年體育教師,選拔充實到體育行政、教研部門或學校中層,切實加強體育業務骨干的引領輻射和激勵導向作用。
二是采取三種培訓形式促進體育教師內涵提升。第一,新聘教師的專項培訓。對新聘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與考核,考核成績合格后,才能持證上崗。第二,青年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培訓。除青年教師的常規技術技能培訓外,我們采取作業式的培訓,由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的教研員根據教師實際需求布置作業,要求教師周周有任務,月月有提高。如:美術教師每周一幅畫,音樂教師每月練習一首鋼琴曲等,定期以學區為單位進行一次集中展示,督促青年教師業務能力提升。第三,全區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培訓。我區利用暑期每三年對全區體育教師進行為期一周的全封閉式綜合素質培訓和考核。培訓前提前將所有的考核內容上網公布。在整個過程中,培訓講座只有2~3天,其余時間進行考核,檢驗教師自我提高的程度,明確下一步提升方向。
三是在區級層面成立體育學科指導組。由教研員帶領指導組成員每周一天去學校聽課,每到一所學校,檢查所有體育教師的教案,聽隨堂課,發現問題,當場解決,甚至對個別體育教師進行跟蹤管理。這種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的有效指導,使全區體育教師的個人綜合素質不斷提升,體育特色課程建設與實施能力大大提高。
在三項保障的基礎上,我們通過一年兩次的體育工作自評上報、片區推磨檢查、網上公開展示成績等監督機制,有效地確保了體育特色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實施三項措施,確保體育特色活動有效開展
我區充分挖掘學校體育課資源,突出專項體育教學內容,按照“學技能—強體質—養興趣”的思路,形成各具特色的體育活動內容體系,將體育課、大課間、體育社團納入學校課程體系,三個平臺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力求體育課學習技能,大課間鞏固,社團活動再提高,不斷提升學校體育工作整體水平,有效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成長。
1.聚焦課堂、創新形式,為提高體育特色活動質量提供可靠保障
體育特色只有面向全體,才能達到育人健體的目標。特色項目的關鍵在于全體學生都要參與,我們把學校體育特色按照學段目標,開發形成校本化課程,并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整合,狠抓教學質量,為體育特色活動質量提供了可靠保障。每學期末我區都要進行體育教學質量抽測,抽測內容有兩項,一是依據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的各年級學生必須掌握的體操技巧、球類、田徑等基本體育技能,占60%的分值;二是以體育特色為內容的校本課程展示,占40%的分值。以此來督促學生體育技能的提高,為提高體育特色活動質量提供可靠保障。
2.聚焦大課間、檢驗展示,拓展“一校一品”體育特色活動發展空間
我們要求各校的特色體育活動不僅要納入教學計劃、教學內容,還要延伸到大課間。我區專門制訂了《大課間活動參考計劃表》,率先從制度設計上建立每天兩個大課間,即每天上午、下午兩個課間活動,同時把大課間體育活動納入學校課程,列入學校總課程表以保障大課間活動時間,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課程化管理。我區還明確提出“大課間活動就是校長的公開課,修定活動方案就是校長的作業”,同時,利用大課間活動視頻公開展示,學生、班級、學校三級評比表彰制度來確保大課間體育特色活動的成效。
3.聚焦社團、輻射帶動,構建“一校一品”體育特色活動引領團
社團是經過課堂上學習,大課間鞏固后再提高的具有方向性的引領團隊。為了強化學生特色體育活動技能,我區各校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了特色體育社團,并逐步成為區域品牌。例如:我區緯三路小學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乒乓球的普及和提高訓練,著名的世界冠軍鄧亞萍就是在這里開始她的啟蒙訓練。因此,學校把乒乓球運動作為自己的特色體育傳統項目,并形成了選才、培養、輸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學校有兩個室內乒乓球館,共36張球臺,為學校乒乓球課程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學校每周的“活力乒乓課”、每天大課間的“活力乒乓操”都讓孩子們盡情體驗著乒乓球運動的快樂,學校的乒乓球社團更是在各級比賽中屢獲大獎。
籃球是我區黃河路第二小學的體育特色,每天大課間2000多名學生人手一個籃球,進行運動前的熱身、籃球技術的展示,場面十分壯觀。學校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分段練習。在2011年的第五屆全國體育課堂觀摩活動開幕式上,黃河路二小籃球社團的200多名學生展示了各項花式運球,特別是最后的結束動作,200多名學生同時將籃球在手指尖上旋轉,震撼了全場觀眾,如今,籃球已經成為該校的一張文化名片。另外,我區經三路小學的棒壘球社團等已經為我區體育品牌社團,農業路小學、農科路小學、金橋學校等7所學校的足球社團經過不斷發展,被列為足球實驗學校。
三、搭建三大平臺,打造體育特色活動卓越品牌
1.在學校層面,以達標運動會為平臺,培育體育特色活動品牌
2011年起,我區學校每年的春秋兩季運動會,一季為學生體質健康達標運動會,一季為競技運動會。體質達標運動會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根據學校學生總數,利用1~3天的時間,采用按年級分組輪換的方式對學生的柔韌、耐力、靈敏、力量和速度等方面進行全面測試。競技運動會本著全員參與、趣味性強的原則,每生參加2~3項比賽項目,運動會還設置個人單項獎和班級優勝獎等激勵獎項,促使全區學生人人爭鍛煉,積極來比賽,達到了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目的。除兩季運動會外,學校還要進行特色體育項目的展示活動,以此來促進學校“一校一品”體育特色工作的深入開展。
2.在全區層面,以陽光體育節為平臺,樹體育特色活動品牌
我區堅持兩年一屆的金水區中小學生陽光體育節和金水區體育特色項目展示活動。陽光體育節涵蓋項目種類多、內容豐富,將各類競賽、體質健康測試、大課間和課外文體活動及“體育、藝術2+1項目”等18項比賽有機結合起來,全區10萬多名中小學生和3000余名教職工參與其中,形成人人參與、班班活動、校校比賽的良好氛圍。特色體育項目展示活動與每年春秋兩季的運動會、籃球聯賽和田徑、籃球苗子選拔賽及籃球技能測試等相結合,為全區各校搭建了展示體育特色活動的平臺,樹立了金水區特色體育活動品牌。
3.在社會層面,以參加體育類競賽為平臺,打造體育特色活動品牌
金水區一直以“一校一特色”為主旨,自2014年1月份王登峰司長到我區指導工作之后,我們將今后的工作主旨上升為打造“一校一品牌”,品牌是在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系統的特色建設后凝練出來的,它是來自特色并高于特色。主旨的提升讓我們的競賽平臺與特色項目的提升空間都再次拓寬,因此,我區積極發展潛優勢項目,突出乒乓球、田徑、籃球、棒球、足球等重點項目,以參加各級體育類競賽為平臺,打造金水區體育特色活動品牌。啦啦操這項體育運動我區由最初的兩所學校發展到現在的21所學校,多所學校的啦啦操隊在國內及國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2013年法國巴黎舉行的“歐洲啦啦操錦標賽”中,我區金沙小學獲得小學組街舞比賽第一名,藝術小學獲得初級爵士組第一名,黃河路二小獲得小學組街舞第二名;在剛剛結束的2014年美國佛羅里達奧蘭多世界中學生技巧啦啦操錦標賽中,我區七十一中學啦啦操隊獲得中學組無翻騰集體技巧啦啦操項目亞軍。目前,金水區已經有13所學校全員進行啦啦操健身活動,突出的啦啦操成績使我區成為2014年全國僅有的三個啦啦操示范區之一。
近五年來,我區一直在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并將數據累計統計。去年,我們將近五年學生的肥胖率、近視率、心肺功能和立定跳遠數據等整個數據進行了分析,數據顯示,學生的近視率與肥胖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平均肺活量值呈緩慢上升狀態,學生體質在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