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鐘
【摘要】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最常用的方法,朗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期為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問題;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是最基本的閱讀訓練。朗讀訓練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閱讀能力,還可以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一、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學習語文時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感知力,需要豐富的情感投入,而朗讀則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和想象力。朗讀作為一種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是幫助學生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提高理解力的重要途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可以通過朗讀訓練從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九年制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規定,小學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進行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學生通過朗讀將原文轉化成自己的思想認知,有助于文章的二次解讀,理解其內在思想感情。教師對學生的朗讀進行科學的指導,不僅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豐富詞匯量,而且可以促使學生與文章產生共鳴。
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朗讀目的性不強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往往還停在教師教、學生學的狀態下,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學,學生并沒有做太多思考,只是單純接受教師的安排。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讓朗讀,學生就大聲的讀文章,并沒有真正領會朗讀的真正的意義所在,不能真正體會朗讀在語文學習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二)朗讀時間不夠足
小學語文課堂一節課四十分鐘,而學生朗讀所占的時間經常不足5分鐘,而且有的朗讀都是來去匆匆的。教師也往往忽視朗讀的重要性,只注重知識的講解。比如,預習性朗讀的目的是通過通讀課文,學生可以準確讀準生字新詞。然而實際情況是大部分學生連一整篇課文還沒有讀完,教師就匆匆中斷學生停止閱讀,繼續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而朗讀則成了語文學習過程中一個過渡的環節而已。
(三)朗讀指導機械乏力
在小學語文朗讀過程中,教學指導方法往往單調、機械。在分析完文章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時總是以一句“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或“請帶著×××感情朗讀這篇文章”帶過,教師的指導明顯不得要領,并不能將理解和感悟融為一體。另外,在教師組織朗讀時,要么分組朗讀、全體朗讀,要么就是全班同學傾聽一個同學朗讀,而老師并沒有對朗讀要領進行指導,不重視情感體驗,只重視表面的技巧。
(四)朗讀面窄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課本內容的講解和分析會占用大部分時間,因此課堂之上學生朗讀課文的時間便會受到限制。另外,不論在檢查朗讀,還是講析、答問之余的所謂感情朗讀,教師往往只重視尖子生,而大部分的學生則只是乖乖地做聽眾,這種多數學生得不到朗讀練習的現狀,明顯達不到提高朗讀教學質量的效果。
三、優化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
(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朗讀的動力源泉,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學生在積極活躍的情境中進行朗讀,不僅可以調動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而且可以提高閱讀學習的整體效率。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創設不同生動的學習情境,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學習特征,豐富生動的圖片可以充分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秋天的雨》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本中的相關圖片,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深入到朗讀時對文章的思考。
(二)給予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
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對朗讀和課文解析環節進行合理的安排,既要保證給予課文講解一定時間,也要留給學生一定時間進行課文的朗讀。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朗讀的時候要根據學生不同年級、學習情況以及教材內容對朗讀時間進行適當的安排,并且對學生朗讀情況進行及時的檢查和評價。例如,朗讀之前首先對學生提出要求,要用普通話,要聲音響亮,吐字清晰等等,要讓學生認真、完整地做好朗讀的任務,切不可匆匆過場、草草收兵。
(三)注重朗讀形式多樣化
雖然朗讀有很多形式,但是不同的形式朗讀有其自有的功能和適用范圍。范讀指導適用于學生朗讀不到位的情況或者學生需要老師通過激情來引導;引讀適用于幫助學生認清文章的層次;齊讀則適用于情感強烈的文章,用于渲染氛圍;分角色朗讀則適用于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文章。因此,這就對教師合理選擇各種環節的朗讀形式的能力提出較高要求,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朗讀訓練,使學生充分體驗朗讀在語文學習中的藝術渲染效果。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小學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語文課堂中的朗讀教學。從實踐工作中尋找不足,不斷地改進教學,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郝春彥.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J].教育科學,2012(3).
[2]倪慶榮.加強背誦指導,強化誦讀效果——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之淺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