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紅
河北省圍場縣新撥中學
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初探
王永紅
河北省圍場縣新撥中學
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讓學生從廣闊的閱讀天地中獲得信息,豐富知識,陶冶情操,閱讀是讓學生發現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的重要途徑。大量的閱讀,能讓學生感知豐厚的語言材料,增強語言沉淀,提高讀書能力,從整體上增強學生的語文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據權威調查發現:70%以上的農村學生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完成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閱讀量。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的課外閱讀極為貧乏,尤其文學名著閱讀嚴重不足,對科技讀物也非常不重視,課外閱讀量的嚴重不足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自試行新教材以來,任課教師感觸最深的是農村初中學生知識面太窄,看的課外書太少,很多問題無法交流。這些因素使閱讀教學成為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根據以上調查和筆者的教學實踐以及同行之間的交流總結,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了農村中學閱讀教學的順利完成和顯著成效:
1.學生方面。
(1)電視、游戲及通俗讀物沖擊導致閱讀興趣不高。如今,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鎮上游戲室、網吧遍地都是。于是不少學生把課余時間都花在看電視,玩游戲、看通俗讀物上。大多數學生最喜歡看的書是連環畫,漫畫,網絡流行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他們認為文學名著不好看,而且看了也沒用。再者,由于農村學生受家庭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讀書的家庭氛圍,好多學生看書積極性不高。
(2)沒有書籍來源,閱讀環境不善。不少農村學校缺乏資金,不能建立一個象樣的圖書室,藏書少,僅有班級圖書角,沒有開設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生的課外閱讀受到限制,達不到預期效果。此外,農村學生的家長文化程度不高,普遍對課外閱讀不重視,大多數的家長反對自己的孩子買課外書。他們認為課外書是閑書,會影響學習,學好課本知識就可以了。加上經濟拮據,沒有太多的零花錢買書,即使有,在農村也無法買到有用的書。
(3)課業負擔過重,促使學生沒有剩余的精力來通過閱讀豐富自己的視野。盡管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說要推行素質教育,教材多次改革,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但最終還是靠考試分數定乾坤。學校為追求高升學率,貫徹的還是“應試教育”。“題海戰術”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空余時間。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大大小小的考試、補習,讓學生疲憊不堪,哪有時間和精力看書!
2.教師方面。
(1)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不能得到很好的體現。這主要是教學中存在兩個誤區:一是擔心完不成預定的教學任務,給學生的讀書、思考和語言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多或不充分,唯恐“浪費時間”,沒能讓學生充分感知文本。二是借學生的嘴巴說出教師要說的話,層層設問把學生引進備課時的答案即標準答案中,學生成了教師的傳聲筒,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個性閱讀。
(2)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意識不濃。教學目標不明確而造成課堂教學環節不合理甚至混亂的情況時有發生,課堂教學的流程和教學環節的設計不符合閱讀教學和學生認知的規律。教師在一堂課上提出幾十個問題,滿堂問,閱讀教學活動顯得零亂,甚至支離破碎;或者是隨口提問,一點思維力度都沒有,缺乏思考價值,無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3)教學流程不合理,課堂信息交流的形式單調而低效。教學重點無法得到體現,閱讀教學沒有突出文體特點。部分教師教法單調陳舊,學法指導欠缺;基礎知識積累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處理得不夠好。基礎夯得不實,各種能力尤其是質疑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培養與發展,閱讀教學失去了他原有的韻味。
(4)閱讀與寫作不能有機結合。在我們的閱讀教學中,一是紙筆訓練少,二是訓練的針對性不強,方法的指導、規律的揭示不夠到位,這影響了閱讀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目前農村中學閱讀教學的實際問題是:閱讀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正確的軌道。主要表現在:課內:沒有擺正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關系。教師是主宰,主宰著學生和文本,師生之間是一種控制與被控制、不平等的關系;沒有真正的對話;沒有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刀刃上,閱讀教學是繁瑣的課文內容的分析。課外:學生一方面缺乏可供閱讀的書籍,另一方面缺乏閱讀必要的指導。
針對農村的實際,要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應該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農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著重解決好以下幾方面問題:
1.扎扎實實抓好課堂內的閱讀教學。
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吃透新課程關于閱讀教學的要求,真正轉變閱讀教學觀念,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
一是堅持一課一得,讀寫結合,指導學生通過實踐明白自己閱讀中要注意的事項。二是堅持“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學會“讀書”。三是堅持讓學生做閱讀的主人,與文本進行直接的交流,培養閱讀的語感。四是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抓好課外閱讀的指導。
(1)開拓、挖掘書源,讓學生有書可讀。一是與家長溝通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聯系家長,通過家長會、家訪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對豐富學生的知識、開發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要求家長多帶孩子到書店、圖書館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二是完善學校圖書館,班級圖書角。根據情況在班級設立圖書角,通過各種方式提供與時俱進的報刊雜志,作為圖書館資源的重要補充,此外最重要的是閱讀課必須開足。學生閱讀有了實質的支持,感受到圖書館是一個學習的樂園,他們閱讀的興趣自然會增加。
(2)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一是實行課前演講。二是開展讀書交流課。三是開展讀書競賽。四是開展讀書考級活動。五是召開讀書報告會。
提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我們常思、常辯、常新,更需要有心人為之奮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