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強
河北省圍場縣朝陽灣中學
如何打造高效作文教學課堂
范國強
河北省圍場縣朝陽灣中學
作文教學既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怎樣有效提高學生快速作文能力,打造高效的作文教學課堂?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反復研究,我們認為首先應轉變師生思想觀念,幫助學生掃除畏難的心理障礙;其次,再通過豐富學生作文形式,激發寫作興趣熱情;注重學生平時積累,歸類記憶,方便取用;培養學生讀書習慣,賞析優點,記錄感悟;傳授學生作文技巧,增加亮點提高自信;優化作文課堂教學模式等等方法,長期訓練,綜合實踐,就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作文課堂。
轉變觀念;激發興趣;注重積累;培養習慣
長期以來,學生怕寫作文,寫起作文來都是“腳踩西瓜皮”“現場直播”,作文像記流水賬,作文內容假、大、空,使作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
如何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消除學生作文時的畏難心理?教學研究的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和學生都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更新作文思想理念,掃除學生心理障礙,為寫作打好基礎,鋪平道路。
1.要作文,先構思。
“行成于思而毀于隨”。構思是寫好文章的前提和關鍵。寫作文就像蓋樓房,必須先要拿出樓房設計圖紙,然后按圖施工,才能達到預期目標,建造出漂亮的房子。作文提綱就像樓房的圖紙,作文題目、主旨、文體、脈絡結構、各部分大意以及要采用的表達手法等等都應在提綱里一一列出來,然后再 “按圖施工”,這樣寫出來的作文起碼不跑題,不偏題,能夠做到立意正確,層次合理清晰,中心主旨明確,稍加修改潤色就能達到二類作文的要求。若缺少構思,直接進入寫作狀態,對于學生來說,往往顯得顧此失彼,丟頭忘尾,漏洞百出。
2.變寫“我”為寫“他”。
從小學到初中,我們的語文老師大多在教學生作文時,一再強調一定要寫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而學生大多都是過著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他們的認識能力、社會經歷、情感體驗都十分有限,要求學生寫出各種題材的作文,的確有些勉為其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學生難免陷入假、大、空的窠臼。
我們在教學“我能”的話題作文時,學生遲遲不能動筆。的確,“我能干些什么呢?”寫小事覺得不值一提,寫大事吧又有些浮夸,所以學生在選材上覺得捉襟見肘。于是我們借鑒范文《堅信我能》的提綱“……司馬遷因為堅信‘我能’,而繼續著夢想完成前人所不能、后人為之稱道的《史記》……;……哥白尼因為堅信‘我能’,終于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霍金因為堅信‘我能’,堅持與病魔作斗爭,創下了‘黑洞’理論……”,教學生變寫“我”為寫“他”。更新了學生的寫作理念,這樣很快就打開了學生思維的匣子,拓展了學生思維角度,學生們很快就寫出了各具特色的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長期沿襲下來的“封閉式”作文教學,總是讓學生“閉門造車”,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興趣索然。教師要不拘泥于每周2節的作文課,把作文訓練延伸到家庭、社會、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進行寫觀察日記、讀書筆記,召開演講會、辯論會,舉行廣播稿寫作、口頭作文、小報設計等比賽,組織學生參觀然后寫游記等多種形式的作文寫作,從多渠道、多方位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熱情,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如我們利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布置“今天我當家”的作文,讓學生在家里和父母換一天崗,然后把經歷感受寫進作文里。學生一個個興趣高漲,接過父母給的錢,買菜、做飯、洗衣、拖地,寫起作文來洋洋灑灑,情真意切。大多數學生感到生活的不易和父母的勞累,既是一次作文訓練,又是一次思想教育。每星期我們都要開展一兩次形式豐富的寫作活動,或演講比賽,或小報設計比賽,或參觀游記,或廣播稿寫作比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大大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學生參與率和作文能力水平。
1.素材的積累。
在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每天把積累的詞語、文章精彩片斷、名人名言、古詩文千古佳句等等用卡片整理下來,在班上經常交流評比,看誰整理得最好,內容最多。對于制作的卡片上積累的內容,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并運用于作文或片斷練習中去。長期堅持這樣做,卡片越集越多,腦子里積累的素材越來越多,學生就會有一種成就感,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積累興趣。廣開素材積累之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須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恒心,有毅力,分門別類地一點一點的積累記憶,才能在寫作時快捷地從腦子里調出來,從而方便應用提高課堂效率。
2.構思的積累。
作家劉厚明強調:“寫作是一種能力,凡能力都是練出來的;好比游泳,不跳到水里去練習,就永遠不會游。”進行作文構思的訓練,是一種省時高效的理想作文訓練方式,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它有以下優點:一是省時。大腦作文比筆下作文速度要快許多倍。一般三五分鐘就可以搞定一篇作文的構思。二是可以一題多構,方便優化。通過比較、修改,從而選擇較好的構思進行行文,而紙上修改無法收到大腦修改方便、系統、全面、深入的效果。三是適應性強。腦中作文便捷靈活,稍有空閑,即可迅速成篇,偶遇靈感便能迅速捕捉。不像紙上作文正襟危坐,需要占去大塊時間,需要一個安靜適宜的場所;有時還受到興趣、心境的影響、干擾,常常搜腸刮肚而難以句成篇立。
所以,作文課要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打造高效的作文課堂,必須針對以上幾點堅持長期訓練綜合實踐,做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都占有了,作文的高效課堂自然就水到渠成打造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