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王亞莉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多媒體網絡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徐潔王亞莉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信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網絡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大力的推廣,對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普遍認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多媒體課件遠程網絡教學,個性化自主學習等將成為新興的教學手段。基于網絡的多媒體技術在信息上實現了人類有史以來儲存和流通的最大化,同時各種網絡引擎搜索功能強大,為信息的傳播和交流提供了更為方便的工具。
多媒體技術;網絡;大學英語教學
信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網絡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大力的推廣,對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論文檢測。2004年1月教育部頒發了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要求各高校進行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教學改革試點,目標是提高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普遍認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多媒體課件.遠程網絡教學.個性化自主學習等將成為新興的教學手段。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作為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得力助手和輔助手段,對廣大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將從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概念.特征,優勢以及在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多媒體網絡技術就是把聲、圖、文、視頻等媒體通過計算機集成在一起的技術。多媒體網絡教學就是通過多種多媒體信息的采集.傳輸.輸入和共享來實現常規教學的教學模式。建立在網絡基礎上的多媒體系統,可以把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結合起來,實現信息量最大程度的傳播,管理和交流等。多媒體網絡技術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視聽結合。
著名的教學心理學家特瑞赤拉實驗表明,正常人對知識的吸收率為視覺83%,聽覺11%,嗅覺3.5%,味覺1%,觸覺1.5%,也就是說人們通過視覺和聽覺所獲取的信息占了94%。多媒體網絡技術是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形象生動,甚至還融合了美學、文學等多種人文學科,為學習者提供了視覺和聽覺交互式的語言學習環境,逼真模擬或表現英語日常溝通場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了常規教學中的單一枯燥的“照本宣科”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論文檢測。
2.互動性。
多媒體網絡技術有很強的互動性,又稱之為智能性。它可以實現在人與機器,人與人之間實時的互動.反饋和交流。學習者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對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進行存儲、顯示和播放等,依據學習基礎興趣的不同對選定信息進行重復的強化練習。同時,網絡技術為學習者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也提供了便利的平臺。
3.信息最大化。
基于網絡的多媒體技術在信息上實現了人類有史以來儲存和流通的最大化,同時各種網絡引擎搜索功能強大,為信息的傳播和交流提供了更為方便的工具。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大大提高課堂信息的容量,不再局限于教師本人有限的知識范圍,使課堂內容更加充實。同時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搜索功能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學習的能力。
1.教學方式多元化,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動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聲形結合,靜動結合等特征來設計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的教學場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想象力。英語語言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英語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在教學實踐中偏重于語法.詞匯等單方面的訓練,啞巴式英語還是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不得不說是跟我們長期以來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以及極其有限的教學資源有很大關系。在英語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Flash,原聲電影欣賞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造講英語張嘴說英語的良好環境,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2.教學活動的靈活性,打破時空界限。
基于網絡的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打破了時空上的界限,可以隨時隨地在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現在多數高校都開發有校園網.圖書館信息庫等系統,學生可以通過專業的學習系統在課內或課外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并可通過網絡留言或在線溝通等方式隨時和教師保持交流,不再局限在傳統的50分鐘有限的課堂活動時間內,突破了由于現在大學英語大班授課,教師精力有限難以對學生個性學習需要的針對性指導和教學的現狀,同時,這種溝通也有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3.教學內容的實時更新,緊密聯系現實生活。
多媒體網絡技術學習者提供了大量純正的英語書面知識和視聽材料,這種活生生的與時代同步的知識在傳統的教材中是很難獲取的.近年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廣泛使用的且受到認可的教材常見的有《新編大學英語》.《新視野大學英語和《21世紀大學英語》等,在專業英語高年級教學中普遍使用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高級英語(修訂本》以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新編英語教程(修訂版)》,綜觀各個高校雖然使用版本不用,新舊版本交錯,但教材更新速度慢,特別是有些專業英語使用教材出版時間都在十年左右。在這樣一個信息更新速度之快的時代,英語知識尤其是交際需求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近來來網絡交流成為人與人交流的一個被受關注的方式,網絡英語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生活里,被廣大的年輕人所喜歡。常見的一些網絡英語詞匯,比如:
newbie(菜鳥,比喻網絡新手)
knowbie(大蝦或大俠,比喻有經驗的網絡高手)
bump(灌水,指在論壇中為了獲取積分而反復留言,在回帖時不做任何交流性評論的行為)
lurk(潛水,指在論壇.聊天室等只瀏覽而不發言的行為)
類似的網絡常用語言還有moderator(斑竹,論壇的管理者),post/thread(帖子),blog(博客),sticky(帖子置頂)等,由于網絡詞匯跟單詞內涵本身有一定差距,在現實生活網絡交流中意義被延伸。所以,單純依靠傳統的教材或者是工具書是找不到相對應的詞匯的。而這些只有通過多媒體網絡技術展示給我們的更寬闊的網絡交流平臺,在與外國朋友的交流中或者閱讀最新的英語課外刊物等活動中才能學習到。多媒體網絡技術所提供的學習材料,是跟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突破了傳統的教材有限知識的約束,更有助于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在由教師和學生一起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學過程。這個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學生的歡迎和認可,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大多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多媒體網絡技術下教學應該從單純的教師為主導的模式向教師引導為前提,學生為主體的方向發展,創造開發式教育環境,利用多媒體課件,校園網建設,網絡課堂等方式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真正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論文檢測。
2.傳統課堂教學和多媒體網絡教學相結合。
傳統課堂教師面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在有限時間內教師對教材的集中教學重點講授并在學生之間開展集體討論等活動,提高了課堂時間的有效利用率,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共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多媒體網絡教學以其技術上的優勢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兩者要相互結合,根據英語聽說讀寫等技能培養方向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選擇和設計教學活動,比如,在培養學生聽力的課程中,提倡廣泛的使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揮其圖文并茂,聲形結合等優越的視頻優勢,通過觀看英文原聲電影,收聽在線新聞等方式進行專門的聽力訓練,同時也避免了常規聽力課堂中錄音機主導的單一模式,提高了教學效果。
3.多媒體網絡技術的硬件支持。
我國多媒體網絡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起步較晚,數據庫和局域網等系統管理不夠成熟,對設備維護和操作上也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對一些習慣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師由于年齡等問題,難度比較大,需要我們克服苦難從頭學起,積極迎接時代對我們提出新的要求。
多媒體網絡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為大學英語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對廣大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積極調整心態,優化教學模式,學習新的技術手段。然而多媒體網絡教學不可能完全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如何更好的把多媒體網絡技術應用到大學英語的教學中,仍然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總結。
參考資料:
[1]高菲,陳望忠.網絡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授課教師角色的轉變[J].醫學信息學.2007.(1)
[2]李英軍,李柯.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和探索[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6.(4)
(此論文為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信息時代多媒體教學在高職英語課堂上的應用》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41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