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玲燕
河北省安平縣北郭村農業中學
新課改下歷史教學策略
苑玲燕
河北省安平縣北郭村農業中學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讓學生由以前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組織者、引導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他們學習歷史學科的興趣。
用好教材;自主學習;實踐活動;多媒體
新課程改革推行歷史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的綜合變革,這就意味著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對原有的知識體系和學習能力進行重新編排組合,以適應新的教學標準和評價機制。因此本文從歷史教學實踐出發,提出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怎樣學會用教材怎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怎樣設計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合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挖掘教材,重組教材,了解學生的現有的知識儲備,以便更好的去設計教學,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例如:我在教授宋元文化時,我首先和同年級的語文和音樂老師交流,了解到學生在語文活動課上曾欣賞過王菲演唱的蘇東坡的千古絕唱《水調歌頭游泳》、以及京劇的《臉譜》,于是根據我掌握的信息,我安排學生課下收集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的詩歌,并學唱王菲的《明月幾時有》和京劇《臉譜》,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又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同時為自己設計教學活動提供了素材。學生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的到了巨大的滿足感。從而激發了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了以往課堂那種死氣沉沉的氛圍。老師的教學變得輕松,當然這是建立在課前充分了解學情和充分準備的前提之下的。此外,課前的自由閱讀卡和課后的材料閱讀也是教材的有益補充,教師在用教材時也要加以充分利用,這也是新教材在編排時的一個特色。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有益的討論也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有效的途徑。
首先,討論式學習是教師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學生經過自學思考,在教師引導下就某一歷史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主動探尋知識的教學模式。討論式學習對于學生在學習中活躍思維、深化認識、發展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等具有重要意義。在實施的過程中,一般是在教學難點、疑點處設計討論,給學生三至五分鐘交流時間,然后再讓學生代表發言,教師再加以點評。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是有些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比較散漫,不得要領。往往給人的感覺是流于形式。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在教學實踐中我逐漸感受到在討論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有梯度,有思考性的問題。討論題要具有啟發性,能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使其思維有一定的自由度。問題一般涉及三類:一為史實性問題,學生可以用簡單的語言表述。二為解釋性問題,根據教材可以基本解釋清楚。三為評價性問題,學生要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通過研讀補充材料,經過思考得出結論(每一學生的結論可能是不一樣的)。這一類問題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愿望,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如何評價洋務運動”、“你怎樣評價辛亥革命”等。
其次,討論題必須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接受能力、知識水平等,要選擇那些難度適宜,既能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又能使學生能力得到提高的問題。不同年級的討論題要有不同的層次和深度。針對初中學生年紀小,知識、能力水平有限,一般不宜開展較大規模的課堂討論,可以利用每課的思考題進行討論。例如,初中第三冊第3課教學中可以就“閉關政策對清政府有什么影響”展開討論。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從清政府推行這一政策的主觀目的和產生的客觀效果進行分析,這不僅使學生能夠進一步認識這一政策的實質,而且引導學生對開放政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是新課改所倡導的。例如在“宋元文化”教學中,我首先請一位男生吟誦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讓學生去感悟他豪邁的詞風,同時問有沒有同學會唱王菲的《明月幾時有》,然后讓會唱的同學給大家表演,此時課堂氣氛達到了一個高潮。接著我又請一位女同學吟誦李清照的《聲聲慢》,“冷冷清清,凄凄慘慘凄凄,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將李清照哀婉的詞風呼之欲出。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擺脫了以往講授文化課那種呆板的方式,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也真正讓我體會到了成功的感覺。
在歷史課中編排歷史劇,再現歷史場景,讓學生去感悟。例如: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為抗日戰爭最后取得勝利起了關鍵作用。為了讓學生明確西安事變發生時各派的態度,為什么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為此課下編排了符合歷史情境的歷史劇,讓學生對這一難點有了更明晰的認識,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課由于容量大,通過常規的教學往往不能充分的展開,所以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是新課改的要求。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育改革提供了條件,各苑玲燕種現代化科技成果被動用于教學中,既推動教學手段的更新,而且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投影、錄像的演示,擴大和改變視覺和聽覺途徑,提高視聽效果。再現場景與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圍中,感知歷史,陶冶性情,激發情趣,活躍思維。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的印象,提高了學生記憶歷史知識的質量。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對提高教學質量會產生積極的作用。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解決時間緊的問題,同時也可以使用視頻、豐富多彩的畫面去調動學習主動性,并且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當然,新課改背景下的歷史教學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等待我們老師去探索、發現,只要我們勇于實踐,就一定能將歷史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