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河北省元氏縣宋曹學區
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
張曉敏
河北省元氏縣宋曹學區
英語教學是通過基本訓練的途徑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欲,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求知欲,學習熱情大減,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英語教學大綱指出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學習的興趣是英語教學的生命。所謂快樂教學,就是通過師生、生生之間情感、言語交流,激發師生教與學的熱情,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自然而然地應用它。長期以來,英語教師都想使課堂教學對學生有吸引力、有趣味性,以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實踐證明,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對學生的舉動給予肯定、贊揚和鼓勵。而學生在得到鼓勵后,會激起對老師更真誠的信賴和尊敬,產生上進的信心與決心。如此良性循環,會產生教師所期望的效果,心理學家把這種作用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情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之以情”這句老生常談之言道出了情與教的關系。這教育過程中,教師的真誠感情是打開學生心靈之窗的鑰匙,。真誠的感情是愛的使者,可以架起師生之間相互信賴的橋梁,使教師順利地實現教育目的英語是一門培養語言交際能力的實踐課,要成功,“開口”是第一要素。因此,作為低年級英語教師,必須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建立融洽的師生平等協作關系,這樣有助于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和主動性。鼓勵為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任何教學內容的講授,只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體現在英語課堂上,就是置學生于真實語境中學習真實語言,堅持用英語組織授課,誘導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教師要以自己自然、形象的表演,靠身體的語言,包括多變的手勢、豐富的表情,抑揚頓挫的語調去設計語言環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能在歡樂的氣氛中獲取知識并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活動,教與學都能和諧地達到預期效果。由于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貧乏,知識面比較狹窄。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從感性認識開始,要使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因此我充分運用實物、頭飾、圖片、卡片、簡筆畫、幻燈、錄音等學手段來創設和渲染情景氣氛,,讓學生各個感官都動起來,在自覺不自覺中去看、去聽、去說、去感覺,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例如在講授一年級“Food and Drink”一課時,我和學生一起搜集了各種食品包裝紙、包裝盒和現成的、方便攜帶的食品,使整個課堂變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快餐店,先是老師扮演waiter,讓孩子們扮演小顧客購買自己心愛的食品。老師要問:“Whatdo you like?”學生要回答:“I like(hamburgers)”etc.答對了的就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使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去交際。一年級小學生可高興了,他們很快便興奮地投入到游戲中去。不一會兒便學會了這兩個句型。然后又讓孩子們分成小組分角色扮演,既練習了句型,又掌握了單詞。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孩子們已經是“學在其中”“樂在其中”“用在其中”了。可見,情景創設得巧,再賦予濃濃的情,兩者完美結合,效果就出來了。
小組活動是發揮學生主人翁精神,使每個人都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提高教學效率的極為有效的方法。它不僅可以組織機械和記憶性的操練,更主要的是可用來組織學生間相互協作的意義性、交際性語言活動,從而培養相互合作的創造性的言語活動能力和合作競爭精神。為了便于開展語言實踐活動,我建立了語言活動小組,每組四人左右,由一名組長負責,句型和課文的演練、識記單詞、背誦課文、聽寫、角色演練等多種活動都以小組形式進行。這樣保證了每個學生有多次演練集會,加大了練習廣度。并且使那些不愛講英語的同學也敢于在同學面前開口了。小組或個人競賽法對于具有自尊榮譽感的少年兒童來說,是絕對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的,各類接龍記單詞比速度、比質量,形式可以是書面的、聽力的、對話的、游戲性的。讓學生公開參與競爭,及時了解自己,調整自己,從而讓學生通過集體評價,個人努力順利前進,質量不斷提高。
這是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英語、培養學生運用英語能力的關鍵。意義和交際性的語言操練、情境對話、角色表演、看圖敘述、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等都是啟發思維、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有效方法。學習情景對話、課文時,我們可以采用幻燈、錄像錄音,視、聽、說領先的方法:先完整地邊看幻燈邊聽錄音,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然后發揮豐富的想象力,主張自由描述幻燈圖片,或就圖片內容根據錄音內容回答問題,最后又綜合成整體,創造性地描述課文,這樣學生不僅充分培養了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學習興趣盎然,培養了創造性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低年級同學學習句型時,可先讓他們就圖片、掛圖內容,說出盡可能多的句子。開始時可能是一、兩句,漸漸地就能說到五六句。這個活動過程,既鞏固了學過的知識,又引導學生創造性地使用語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表現欲望,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要做到這些,首先要求我們教師學識淵博,思維敏捷,富有愛心和幽默感,具有自如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小學英語教學不僅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又是一門藝術。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