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婷
摘要:本文通過肖邦音樂美學思想來探討這位用高度完美的藝術形式至今仍激動著人們心靈的浪漫主義大師在音樂美學方面的造詣。從音樂美學的角度來理解獨特的“肖邦風格”。本課題主要從肖邦音樂美學本質特征,音樂法則以及社會功能和內容等方面內容進行闡述。
關鍵詞:肖邦風格 ?浪漫主義 ?音樂美學 ?音樂法則
浪漫主義是19世紀西方音樂發展史上最輝煌的一頁,當時的人們對浪漫主義音樂的偏好也推動了西方音樂的發展,作為以鋼琴創作為主的藝術家,肖邦在他短暫的創作生涯中,創作出的鋼琴作品體裁豐富、數量眾多,令世人驚嘆,為西方音樂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肖邦的鋼琴音樂具有抒情的旋律、動人的意境、創新的形式、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操,極富創造性,本文在文獻研究現狀的基礎之上,通過文獻資料法闡述肖邦鋼琴作品的中的美學思想。
一、肖邦鋼琴作品的音樂美學特征
(一)抒情的旋律美
在肖邦的鋼琴作品中,一首首天籟般的旋律從他手下流過,或憂傷,或深沉,或靜思,時而優美,時而亢進。使他無愧于最偉大的旋律大師的稱號。《降E大調夜曲》優美抒情,充滿了詩意;《降D大調前奏曲》沉思靜溢,似雨滴輕敲,每一首的旋律都給人以聽覺上美的享受,都會引人入勝。肖邦也喜歡運用變化的美,在多次回到主題時通過新的變體來豐富它,使新的意境出現。在變化發展中尋求一種穩定也是肖邦作品旋律中的一種音樂美學特征。
(二)動人的意境美
在肖邦眾多的鋼琴作品中,夜曲是其獨放異彩的音樂體裁。肖邦的夜曲,費爾曼曾說:夜間的狂風暴雨、霹靂雷鳴勾起的惆悵,夏夜溫存恬靜令人銷魂的陶醉,夜鶯熱情的歌唱若癡若迷的深情,這些動人的意境在你聆聽肖邦的夜曲時都能感受得到。
肖邦一生中共創作了21首夜曲。在這些作品中,肖邦運用他優美的旋律與豐富的和聲織體向人們描述了一個個令人心怡神往的音樂世界,縱然是在曲式上的變化都力求于夜曲所描述的情景的需要而運用。這是其他作品無法媲美的。就是首創夜曲的費爾曼也不及。
(三)創新的形式美與炙熱的愛國主義情操
浪漫主義時期之前的作品在形式上、體裁上總體比較單一,手法則大多是沿用前輩們留下的。肖邦的創作是打破常規的,他廣泛采用民族民間曲調,民族風格濃郁,正是肖邦這些多姿多彩的音樂體裁形式為音樂美學思想上增添了一抹淡雅的美麗。肖邦愛國主義情操也體現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這些都是與波蘭民間生活、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創作過很多與波蘭有關的曲子,獨具典型的浪漫主義色彩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讓肖邦的音樂更加不朽。
二、肖邦鋼琴作品的音樂內容及功能
肖邦鋼琴的音樂內容,在他的音樂美學中筆者就已經提及,從美學的角度上來分析,主要體現在他的鋼琴音樂的風格特征、浪漫主義思潮、個人性與民族性上。
(一)肖邦鋼琴音樂的風格特征
肖邦6歲開始學習鋼琴,7歲創作了《波洛奈茲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滿20歲時已經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勿容置疑,肖邦是一位音樂天才。他是音樂史上唯一一位僅用鋼琴來創作的作曲家,他所創造的鋼琴曲的數量與質量都是深得人心的。肖邦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祖國家鄉的思念創作了很多的鋼琴曲。肖邦早期的作品情緒清新,詩情畫意,溫柔纏綿,抒情優美為主。之后開始滿含憂傷,悲憤,哀愁,正是由于這個特殊時期,肖邦的作品開始變得靈活起來,豐富,多姿多彩。肖邦為波蘭彈奏,波蘭音樂開始為世界所知。
(二)肖邦鋼琴音樂的浪漫主義思潮
音樂跟文學,建筑一樣,作為一門藝術,深含浪漫主義思想,用主觀情感和幻想,抒情的方式來描述自然景物,民間色彩,但肖邦的浪漫主義卻不僅僅限于此。事實上波蘭音樂的浪漫主義有著強烈的民族情結和愛國主義,波蘭的情感始終與祖國聯系在一起,不脫離現實,不只是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扎實于祖國大地與社會實際。那個時候正是民族爭取解放,爭取覺醒的時期,肖邦就在這樣一個復雜環境成長起來的。
三、肖邦鋼琴作品中音樂美學思想所帶來的影響
肖邦的音樂給后世帶來很多學習的地方,肖邦是一位杰出的鋼琴藝術家,在世界音樂史上,可以說是個性獨特,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肖邦對后世具有重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他的創造特色上,表達方式的新穎上,不拘泥于傳統,不背古典思想束縛,他的鋼琴曲是每個鋼琴學習者必備的資料,他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常人無法達到的高度。
(一)創造特色上的影響
創作特色上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旋律,表現手法特色,即興情趣特色。肖邦夜曲旋律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具有聲樂性。讓人的心跟著曲子動。 新穎的和聲及獨特的轉調手法在夜曲創作上的應用,肖邦可以說是19世紀浪漫派音樂中和聲方面的創新者。作品中的即興性情趣,讓他的樂句更富詩意,讓人心隨己動,隨心所欲。讓人內心的情感得到有力的訴說,讓音樂的自由主義盡情釋放,給之后的鋼琴藝術家更多想象的空間。
(二)表達方式上的影響
表達方式上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節奏、旋律、和聲、音色、情感方面。肖邦不甘于受古典時期音樂的束縛。在節奏上,他大膽創新,運用變化無窮的形式來給自己的音樂作不同的演繹。他的演奏格外仔細,用心把握。 肖邦的夜曲是其旋律上最深的造就。他運用獨特的和聲感覺,寬廣的形式安排和弦。肖邦獨立出右手旋律,發揮他演奏的全部表現力。以其得天獨厚的天賦,獨創性性地把半音的不協和與轉調的手法推向前人未曾涉足的領域,創造了“和聲空想”。
四、結語
作為浪漫派藝術頂盛時期的肖邦鋼琴作品,他的每一首樂曲都堪稱劃時代的經典之作,他用鋼琴演奏與創作人類史上聞名的藝術,以其完美的演奏風格、技巧、創新能力,為世界藝術史上填寫下輝煌燦爛的一筆,肖邦作為一位杰出的音樂家,他的創作涉及鋼琴音樂的各種題材,作品或委婉抒情,或熱情奔放,或華麗輕盈,或感傷憂郁,品位高雅,無不具有無窮的魅力。他的作品涉及多種形式,內涵深刻,風格卓越,不拘常規。以其典型的浪漫主義色彩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對后世界音樂產生著長久的影響,并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1.
[2]林洪亮.肖邦傳[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3]張澤民.李斯特論肖邦[M].高士彥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