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福泉 仲崇民
[摘要]題名檢索點設置的有效性是決定讀者能否從題名途徑檢索到文獻的關鍵,而設置檢索點選用字段的準確性則直接關系到書目數據的規范性。本文以相關文獻中出現的實例為依據,就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指出了更為妥當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題名;題名檢索點;有效性;準確性
[中圖分類號]G25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4)11-0156-03
圖書館收藏文獻是為了滿足讀者利用,而讀者要想充分利用文獻,首先要通過圖書館提供的讀者目錄檢索到相關文獻的書目信息。由于文獻題名是讀者最喜歡和最常用的檢索途徑之一,因此如何確保題名檢索點設置的有效性是決定讀者能否從題名途經檢索到文獻的關鍵問題。而在確保檢索點有效生成的情況下,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或利用哪個字段來設置檢索點,則是影響到書目數據的規范性和書目數據的共建共享問題。下面以相關文獻中出現的實例為依據,就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
1、交替題名檢索點的設置
交替題名是指文獻正題名的第二部分,一般用“或”、“又名”、“原名”等詞連接正題名的第一部分。由于在兩部分題名之間存在不便于檢索的連接詞和逗號,所以通常應為交替題名單獨設置檢索點。
例1(取自郝戈非同志論文)
200 0#Sa 玉觀音,又名,在家等你Sf海巖著
517 1#Sa在家等你
例2(取自賈文科同志論文)
200 1#Sa女基督山伯爵,又名,麗人復仇記
517 1#Sa女基督山伯爵Sa麗人復仇記
討論:例1選用517字段為交替題名“在家等你”設置檢索點不僅是有效的,而且也是準確的。但問題是因其將200字段的指示符1改置為“0”而無法為第一部分題名“玉觀音”生成檢索點,本例應再增加一個517字段為第一部分題名設置檢索點,或者直接將200字段的指示符l設置為“1”。盡管此時不是第一部分題名的準確檢索點(因之后還包括(又名“在家等你”),但也是可以通過前方一致的形式進行檢索的。
例2選用517字段是準確的,但為交替題名“麗人復仇記”設置的檢索點卻是無效的,因為517字段只能為第一個Sa子字段的題名“女基督山伯爵”生成檢索點。事實上,在CNMARC中所有5——字段的Sa均為“不可重復”的子字段,也即5——字段(包括517字段)并不存在第二個Sa子字段,可能是作者誤將200字段的Sa“可重復”的特點借用到了517字段。另外,該做法還導致了對第一部分題名“女基督山伯爵”檢索點的重復設置(200字段與517字段)。
2、同一責任者合訂題名檢索點的設置
合訂題名文獻是指由多個作品合訂成一部著作但無總題名的文獻。這樣的著作既可以由同一責任者的若干作品合訂而成,也可以由不同責任者的作品組合而成。為方便讀者從不同作品題名角度檢索文獻的需要,所以應為每個作品題名設置檢索點。
例1(取自武伯軍同志論文)
200 1#Sa童年$a在人間$a我的大學Sf(俄)高爾基著
例2(取自郝戈非同志論文)
200 1# Sa朝花夕拾Sa吶喊Sa野草Sf魯迅著
304 ## Sa本書合訂著作還有:阿Q正傳/魯迅著
517 1# Sa阿Q正傳
討論:武伯軍同志認為,對于著錄于200字段中所有$a子字段的題名,無需再用517字段設置檢索點,理由是CNMARC中所有200$a子字段的內容均可被自動抽作索引。筆者不知其理論根據源于何處,但就目前CNNMARC格式而言僅有200字段的第一個Sa子字段具有檢索功能。例如,在《新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200字段指示符1的取值說明中指出:“指明編目機構是否把記入第一個Sa子字段的正題名作為檢索點處理”。在“5——相關題名塊”的內容注釋也有“200字段第一個Sa子字段中的題名,可以通過200字段的指示符1設定檢索點,不應在5——塊中重復”之說明。例2也是基于同樣的觀點,只為著錄于附注字段中的“阿Q正傳”設置了檢索點。由此可見,以上兩例均沒有為200字段的第二和第三個Sa內的作品題名設置檢索點,也即檢索點設置無效。
3、不同責任者合訂題名檢索點的設置
對于由不同責任者作品合訂而成的文獻,大部分都能用517字段為第一個作品之外的其他作品題名設置檢索點;也有少量通過為每個作品分別編制記錄再用423字段連接設置檢索點的(因為在每個作品記錄的200字段的作品題名是自動作為檢索點存在的);還有一部分既不用517字段也不用分別編制記錄而只在一條記錄中直接做423字段來處理的。
例(取自王松林同志論文)
200 1# Sa舌華錄Sf(明)曹臣編纂Sc宋瑣語Sf(清)郝懿行編纂
423 # 0S12001#Sa宋瑣語S1701#0Sc(清)Sa郝懿行S4編纂
討論:毫無疑問,用517字段和分別編制記錄的做法是可以為相關作品題名生成檢索點的。那么照本例這樣直接在文獻實體記錄中做423字段去嵌套第二個作品題名的做法,是否也可以為該題名“宋瑣語”生成檢索點呢?王松林同志說:“CNMARC書目格式包括423字段在內的所有4——字段不僅具有連接記錄和/或款目的功能,同樣也具有題名等的檢索功能”,其理論根據來源于225字段指示符的賦值說明。盡管在該字段指示符的賦值說明中出現了“檢索點形式”一詞,但它只是用來說明225字段客觀描述的叢編題名與410或461字段嵌套的被規范化的叢編題名是否相同,而與4——字段是否具有題名檢索功能(即能否生成題名檢索點)并無直接關聯。事實上,225字段用于標明叢編題名形式的“題名形式指示符”與200或5——字段用于生成題名檢索點的“題名檢索意義指示符”是有本質區別的,二者不可混為一談。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常識性問題是,4——字段是否具有題名檢索功能怎么可能由一個僅有描述作用而并無檢索功能的225字段來決定?這正如黨的事務怎么可能由一個連黨員都不是的普通群眾來決定一樣。由此可見,包括423字段在內的所有4——字段并無檢索功能,也即本例并沒有真正為“宋瑣語”設置檢索點。endprint
4、規范題名檢索點的設置
在文獻編目過程中,無論題名(包括副題名、分冊題名等)是否規范,在200字段均應按客觀著錄原則原樣照錄,但在題名標目時出于方便排檢和集中文獻之目的,應該對相關題名做規范化處理。
例1 (取自王彬同志論文)
200 1#Sa2001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517 1#Sa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例2(取自任學民同志論文)
200 1#Sa制度變遷與人口發展Se兼論當代中國人口發展的制度約束
517 1#Sa當代中國人口發展的制度約束
例3(取自逯仰章同志論文)
200 1# Sa簡·愛
540 1# Sa簡愛
討論:例1對不利于集中文獻的前面冠有年代的題名做規范化處理是好的,用517字段為規范后的題名設置檢索點也是切實有效的,但在選用字段的準確性上是有欠缺的。因為規范后的題名是被編目員修改過的題名,而并非原來存在的客觀題名,所以選用540字段設置檢索點更準確。另外,漏記“Sh2001”子字段也是不妥的,因為這會對區分同一題名不同年代的著作造成不利影響。
例2將副題名中沒有檢索意義的“兼論”二字排除是正確的,用517字段設置檢索點也是有效的,但同樣存在選用字段不準確的問題。對于有獨立檢索意義的副題名或分冊題名,通常情況下都是用517字段設置檢索點,但如果該題名經過編目員規范化處理,則宜改用540字段設置檢索點。
對于題名中存在的不便于檢索的標點符號,在不造成題名出現歧義的情況下應予排除。例3即是按這一常規做法處理的。從表面看來,上述做法并無任何不妥之處,檢索點設置有效,選用540字段有據可依(因為該題名被編目員修改過)。但經過深入分析卻發現本例也存在一定問題。由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Jane Eyre》一書,目前已被翻譯成20多個中文譯本,多數被直譯為《簡愛》,其次為《簡·愛》,也有少量被譯為《簡愛自傳》和《孤女飄零記》的。根據《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第二版)》“當同一種文獻的不同版本或譯本具有不同題名形式,應根據文獻的不同情況及實際需要選取其中著稱或常用的題名形式為統一題名”之要求,本例宜選用500統一題名為“簡愛”設置檢索點。
5、非規定信息源不同文種題名檢索點的設置
根據ISBD規定,并列題名是指出現于規定信息源上且與正題名對應的另外語種的題名。對于出現在文獻但不在規定信息源上的與正題名對應的另外語種題名,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并列題名,但因通常也具有檢索意義,所以也應為其單獨設置檢索點。
例(取自張燕寧同志論文)
200 1# Sa中國中學生百科全書
312 ## Sa封面英文并列題名:Teenaged encyclopediaof China
510 1#Sa Teenaged encyclopedia of China
討論:本例除了題名附注內容不妥(造成了312字段與510字段對同一英文題名的重復描述,宜改為“英文題名取自封面”)之外,最主要是選用510字段設置檢索點不準確。因為在有題名頁的情況下,其規定信息源即為題名頁,而出自封面的英文題名屬于規定信息源之外,也即它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并列題名,而510字段自動生成的題名附注卻是“并列題名:……”,彼此存在偏差。本例根據英文題名出現的實際位置選用512封面題名設置檢索點更為準確。如此處理的另一個好處是也無需在312字段由人工做附注,因為512字段自動生成的題名附注“封面題名:Teenaged encyclopedia of cllilla”已清楚標明其所在信息源為“封面”。
6、中文譯著原文題名檢索點的設置
根據ISBD規定,如果譯著的原文題名出現于規定信息源上,可以作為并列題名處理,若出現于規定信息源之外,則不能作為并列題名對待。由于中文譯著的原文題名均具有檢索意義,所以應根據其出現的實際位置選用相應的5——字段為其設置檢索點。
例(取自張燕寧同志論文)
200 1#Sa假如明天來臨
500 10Sa If tomorrow comes S mChines
討論:由于同一原著可能被翻譯成多種不同譯名的中文譯本,為避免因譯名差異出現文獻漏檢,CALIS制定了一律以原文題名(無論出現于何種信息源上)作為統一題名的文獻匯集方案。應該說這項規定的初衷是好的,但實際匯集文獻的效果卻未必是理想的。因為在中文譯著的現實出版過程中有很多是不存在原文題名的,對這樣的文獻一般編目員很難做到再想方設法找到其原文題名,并用500字段設置檢索點。就以美國作家西德尼·謝爾頓所著的上例圖書《Iftomorrow cones》為例,目前已被翻譯成不同譯名的多個中文譯本,如《假如明天來臨》、《假如還有明天》、《如果還有明天》、《如果活到明天》、《倘若能有明天》、《有朝一日》等,但有相當一部分(主要為上世紀翻譯出版的著作)并沒有原文題名。很顯然,靠原文題名匯集文獻是難以收到理想效果的,莫不如從中選擇一種更為人們熟知或常用的中文譯名作為統一題名來得實在。由此可見,上述做法雖然為原文題名有效設置了檢索點,但選用字段并不理想,宜改用按原文題名所在信息源選用相應5——字段設置檢索點的方法。
總之,在設置題名檢索點時目前還存在著設置無效和選用字段不準確的問題。希望上述問題能引起編目員和編目機構的重視,以期達到提高書目數據制作質量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