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海
西安市公安局監管支隊,陜西 西安710061
公安監管機構能否有效發揮職能,深挖犯罪,對于公安機關進行相關案件的偵查,對于案件的破獲,對于日常工作的正常開展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建立以信息化為指導的新型監管體系則可以使監管場所的安全與職能發揮更加完善到位,監管民警在進行相關工作的時候也能夠更加得心應手的開展。
監管場所是公安監管工作的實施地,也是根本。在此其中管理的這部分被監管人員,教育矯治、深挖犯罪應成為重點,但是,當前監管民警對于監管工作的認識還有偏差,部分公安民警認為監管工作只需“死守”,人不跑人不死就算完成,監管成為了單純的“看管”,無法使監管工作真正發揮作用。
我國監管場所的設備、設施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也在不斷予以更新,但是,部分監管民警的執法理念并沒有隨之而得到提升,依然在沿用傳統的執法理念進行管理,沒有將信息化作為一種武器,一種保障,這也使得監管場所的管理出現不到位的情況,監管民警的管理工作與新設備、新設施的使用出現脫節現象。
當前監管場所的保障機制出現不健全的情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監管民警的警力配備不足,即人員缺額,沒有足夠的警力來實施信息化的落地,它造成了部分監管場所因為警力的限制而出現安全隱患;第二,監管場所的硬件設施不達標、設備更新不及時,信息化停留在口號階段,相當多的監管場所無法達到公安部的設定標準。監管場所的部分功能無法真正得以使用。
公安監管場所的信息化建設不僅關系到公安機關的工作能否更好的開展,其更加影響到社會的穩定,人民生活法制環境的建設,以及人民心理的安全感。因此,加強公安監管場所的信息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加強信息化管理其基礎首先應當加強對人的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因此,公安機關應當首先對監管民警進行信息化技能的培訓,使每名警員都能夠具備先進的監管理念,認識到信息化對自己工作的重要助力,掌握高新科技信息化設備的使用方法,提高其信息化技能,保證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做到熟悉、熟練。同時,監管機關還要建立標準化運行模式,對每名民警的行為和監管工作進行規范,保證監管民警的專業性。
公安監管信息化建設離不開設備的信息化更新,只有加強設備、設施的信息化,才能做到監管的信息化管理。因此,公安機關應當加大對設備、設施的資金投入,加大對其的更新速度。同時,公安機關也要努力爭取上級領導的支持,在財政部分設置專項資金用于定期的設施更換和建筑修整,保證監管場所的一切設施設備都為更好的進行監管工作而同步更新。
依托于信息化技術,在對被監管人員進行管理的時候,建立一套新的信息管理系統,做好整體控制,將所有被監管人員的生活記錄等各類管理信息記錄其中,保證他們的所有行為都在控制與可查之內。此套系統構建的首要,是建立管理流程策略,要求將被監管人員的生活實行何種管理的方式明確并一一錄入系統,全程安排被監管人員的生活和行為。其次,建立被監管人員的風險評估,針對每個被監管人員的心理變化、行為舉止,評判其風險系數,從而為警務人員的管理提供數據。第三,做好后期跟蹤,根據系統提供的數據個性化地動態管理被監管人員,并對監管的效果進行實時跟蹤,隨時進行管理手段的調整。這樣,一段時間之后,針對不同類型不同人員的各類管理方案將會形成一個龐大的數據池,依此構建監管知識庫,對監管工作的促進舉足輕重。
公安機關構建監管信息化建設同樣需要一個能夠進行交流與信息反饋的平臺,監管民警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一定管理手段的學習、管理實踐的交流以及與上級領導進行對話,反饋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同時,領導也要重視此平臺的建設,讓每一個監管民警都能夠獲得更加真實、暢快的溝通和交流,也通過這個平臺,讓領導層掌握日常管理中的問題。因此,完善溝通機制,構建交流平臺,能夠讓監管以信息化為依托,進行更好的發展。
公安監管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其需要相關監管民警的不懈努力以及領導的高度重視。只有做好監管場所的信息化,才能在新時期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也只有做好監管場所的信息化,才能保證我國社會的長治久安。因此,無論是各級機關還是一名普通監管民警,為監管場所的信息化建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都應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1]楊睿.新疆公安信息化應用教官的培養思考[J].云南警官學院學院,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