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博文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 201306
郵輪旅游民事法律關系的思考
秦博文
上海海事大學,上海201306
郵輪旅游主要涉及三組不同的民事法律關系,即游客與旅行社之間的旅游服務合同關系,旅行社與郵輪公司之間的委托合同關系以及游客與郵輪公司之間兼具海上旅客運輸合同與旅游服務合同的法律關系。文章同時分析了旅行社及郵輪公司在我國境外旅游特許經營模式下的法律地位,以及旅游服務合同和運輸合同之間的關系。
郵輪旅游;郵輪公司;旅行社;游客
郵輪主要是指專門用于旅游休閑度假的豪華船舶。近年來郵輪旅游在中國飛速發展,①郵輪旅游中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問題逐漸凸顯。由于我國在此問題上缺乏有針對性的法律規定,加上《旅行社條例》和相關政策對外資旅游經營者的限制,郵輪旅游中各方當事人之間關系并不清晰。筆者以經營郵輪業務的上海某旅行社網站上公布的合同內容及各著名郵輪公司網站上公布的合同為范本,具體分析這三者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
在郵輪旅游中,游客必須向具有經營境外旅游資質的旅行社購買船票,旅行社向游客提供包括岸上觀光、銷售船票、領隊、代辦簽證等旅游服務,兩者之間成立旅游服務合同。合同內容一般包括在旅行社向游客提供的行前須知、出行說明、登船指南等材料上,或者相應的網站上。
游客與郵輪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最為復雜。前已述及,游客在與旅行社達成旅游服務合同并接受郵輪公司的“承運條款”時,便與郵輪公司之間成立了合同關系。兩個合同系同時訂立。雖然大多數情況下,游客在與旅行社簽訂旅游服務合同時未必會仔細查看所附的“承運條款”,但旅行社可以通過提示等方式告知游客,游客不能以此作為抗辯理由不承認其與郵輪公司之間的合同關系。雖然郵輪公司并未直接與游客簽訂合同,也沒有直接向其出售船票,但是這并不妨礙游客與郵輪公司成立合同關系,且該合同關系的認定并不直接違反行政管理意義上的旅游特許經營。②兩者之間的合同關系的只是成立時間與游客和旅行社之間合同關系的成立時間重疊了。
關于郵輪公司與游客之間的合同性質,筆者認為應當以兩者之間的合同內容為依據。根據各大郵輪公司提供的“承運條款”的具體內容來看,③條款內容不僅包括海上旅客運輸的承運人權利、義務和責任限制等內容,還包括旅行證件、旅客健康狀況是否適宜旅行、醫療、旅游套餐獨立承包人、岸上觀光等內容。
一方面,郵輪公司向不特定的公眾提供國際海上旅客運輸服務,顯然具備運輸承運人的特征。盡管《海商法》規定的海上旅客運輸合同的承運人應當將旅客從一港運送至另一港,但筆者認為這里應該包括始發港和目的港是同一港口的情況。也有觀點認為郵輪旅游途中的每一運輸航程都可視為從一港運送至另一港,符合海上旅客運輸合同定義。此外,郵輪運送旅客及其行李實現海上位移,船票是海上旅客運輸合同成立的憑證,兩者之間成立海上旅客運輸合同關系,郵輪公司是海上旅客運輸合同下的承運人。
另一方面,郵輪公司在于游客的合同中并不僅僅只有運輸合同的內容。郵輪公司實際向游客提供了餐飲、住宿、觀光、休閑等各種旅游休閑服務,兩者之間并不僅僅是海上旅客運輸合同這么簡單。根據《旅游糾紛司法解釋》的定義,只要是以自己的名義經營旅游業務,向公眾提供旅游服務的人都應被認定為旅游經營者。因此,筆者認為郵輪公司作為旅游經營者與游客之間也構成旅游服務合同關系。
郵輪公司與旅行社之間一般會以合同約定由旅行社代理郵輪公司向旅客銷售船票,郵輪公司根據旅行社的銷售情況向其支付傭金。旅行社是郵輪公司的船票銷售代理人,他們之間構成委托代理合同關系。
隨著我國郵輪經濟的日益發展,可以預見將來越來越多的旅客會通過郵輪的方式旅游。與此同時,各類郵輪相關的民事糾紛也將不可避免地產生。筆者認為,這需要在立法上進一步明確旅游服務合同中的相關定義,厘清三方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為我國的郵輪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注 釋]
①<2014中國郵輪發展報告>指出中國郵輪產業已進入飛速迅猛發展階段,全球郵輪巨鱷紛紛搶占中國市場.根據“中交協郵輪游艇分會”2014年的統計,2014年中國大陸郵輪運營466航次,增長14.78%,其中母港航次366個,增長9.3%,訪問港航次100個,增長40.8%;出入境郵輪旅客172.34萬人次(86.17萬人),增長43.36%.
②方懿.郵輪旅游民事法律關系初探[J].中國海商法研究,2013 (2):44.
③如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的<乘客票據合同>[EB/OL].http://pages.ctrip.com/tour/pdf3/20131218a.pdf.
D922.294;D923文獻標識碼:A
:2095-4379-(2015)33-0249-01
秦博文(1993-),男,漢族,江蘇東臺人,上海海事大學國際法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海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