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強+樓千里+劉勇明
【摘 要】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和社會對高技能人才要求的提高,高職院校必須關注大學生的成長環境,創造適合于學生能力培養、素質提升的教育氛圍,本文在分析學生管理中現存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高職院校開展書院制育人模式探索的設想。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 書院制 管理模式
書院教育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注重師生間的思想融通,強調對學生良好育人環境的營造,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代高等教育強調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國內外眾多高校在以學生社區為載體,實施與專業教育并行的書院制教育,經過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我國高校書院制育人模式發展現狀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唯一實行書院制的大學,該校高度重視人的全面發展,組織實施了全人教育,學校共設有9個書院,大學生可根據書院的辦學宗旨及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申請進駐書院。學校以每個書院為主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交流和育人活動,這使得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能夠深度交流融合,深得師生的歡迎。西安交通大學設立有八大書院,采取以年級為單位的管理形式,書院負責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學院只負責教育與科研。復旦大學成立了以通識教育為核心的復旦學院,將不同專業的學生混編到一個班級集中管理,同時安排不同學科背景的導師進駐相應的書院,指導學生學業。除上述高校以外,華東師范大學、廣東肇慶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均開展了書院制管理模式探索。
二、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問題
1.學生綜合素質亟待提高。目前高職院校中仍存在重專業教育、輕素質教育,重技能教育、輕文化教育的情況。為應對激烈的用人市場競爭,高校大幅增加學生專業技能的教學,弱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其次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著重視技能證書、等級考等顯性指標建設,忽視素質文化教育隱性指標建設的情況。
2.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存在弊端。長期以來,高校已經習慣了只要學生不出事就好,過分追求服從甚至盲從,忽視學生的具體需要以及情感體驗[1]。在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下,高校簡單的、壓制式的管理方式不僅無法調動學生參與校園生活的積極性,還將嚴重阻礙學生的個性發展。
3.二課堂活動成效不足。目前高職院校開展的二課堂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雖得到一定的鍛煉,但也存在著過度追求活動覆蓋范圍,活動缺乏針對性和指向性;校園文化活動感召力、影響力不足,學生缺乏必要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等問題。上述原因導致活動整體效果不明顯,不利于學生個性教育。
4.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資源利用不足。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參與育人教育工作較少,專業教師僅負責課堂教學與科研服務,很少關注學生的思想教育,導致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認同感不足,不利于學生培養。其次高校沒有充分開發、利用社會上的有利教育資源,引導有識之士參與高校育人工作。
三、高職院校實施書院制育人模式的幾點設想
1.創新學生管理模式。首先高校應當建立完善的書院制管理制度,規范運行管理流程,重點傾聽學生的意見和訴求,支持學生參與書院管理工作。高校應在書院制的基礎上,構建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機構,使學生變被動的管理為主動管理。同時應依托各書院明確辦學宗旨,引導學生成立特色鮮明的社團組織,充分激發學生的活力,使之更加貼近校園生活實際。
2.營造特色鮮明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是在高校教育傳統的基礎上,由物質文化環境、制度文化和師生活動共同構建的,在大學生價值導向和精神氣質上具有強烈的潛移默化的功能[2]。高職院校應通過書院制教育,探索挖掘凝聚師生的關注點,培養師生共同的理想信念,應充分利用與企業合作緊密的優勢,吸收借鑒優秀企業文化元素,總結提煉出特色鮮明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并通過長期的積累沉淀、發揚傳承,使之成為高職院校所獨有的校園文化。
3.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高職院校應以書院制育人模式為依托,通過制定明確的發展理念,組織實施通識教育,重點了解掌握行業背景特色、發展趨勢,拓展學生的視角,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應當充分利用高職院校技術技能突出的優勢,探索不同專業之間學生的交流互通,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應當組織策劃具有職業院校特色的二課堂活動,以書院為單位組織運作,這樣不僅可以形成豐富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歸屬感、認同感。
4.廣泛利用校內外有利資源。高校應通過聘任具有豐富閱歷的專任教師擔任學生導師,將優秀的教育資源引導到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更好地服務于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高職院校應通過邀請社會名家來校講學交流、組建活動沙龍、設立企業實習資助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人士、優秀校友等關注學校建設、參與書院建設,吸收利用各種有利資源,為學校發展服務。
四、結語
書院制本身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也曾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目前一些高校通過采用書院制,使學校的辦學理念傳承、學術水平提升、學生個人能力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績。當然,書院制是否適用于國內高校的辦學實際,是否可以普遍推廣仍然值得商榷。高職院校應當積極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探索出一條適合于自身發展的建設道路。
【參考文獻】
[1]杜麗娟.我國高校實施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的原因與現狀[J].教育與職業,2010(17):32-33.
[2]王玲.論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12):68-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