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圍繞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基本構架、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開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與完善的有效途徑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對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提出了一些理論性建議。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 ?財政預算 ?改革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在預算制度的基礎上衍生的創新制度,意味著我國財政資金運作方式的革新,該制度的建立目標是構建和完善以國庫獨立賬戶為基礎、資金調撥以國庫集中支付為主導的國庫管理體系。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從2001年開始正式運行,直至2005年已經覆蓋全國范圍,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到政策、財政、國民認識等多方面的影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縣級的開展中遇到了許多問題。筆者以四川省某個縣級地區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為案例,對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與完善途徑進行分析。
一、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基本構架
該縣級地區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主要是致力于建設國庫獨立賬戶體制,完善支付調撥流程,
形成國庫集中支付的統一運作體系。該地區的國庫集中支付基本構架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一個建立、兩個原則、三個保持、四個統一。”一個建立是指終止各個預算單位自主銀行賬戶,通過財政機構來建立國庫獨立賬戶,將所有資金都劃入國庫獨立賬戶的管理范疇。兩個原則是指統一設計,分步開展原則及改善用款,提升效率原則。三個保持是指在開展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保持原有預算單位的執行主體、保持預算單位對于財產的使用權利、保持預算單位對于財務的管理權利。四個統一是指統一網絡操作平臺、統一付款程序、統一資金深度、統一信息收集。
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開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執行松懈
要想全面貫徹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必須在部門預算的基礎上,嚴格通過用款計劃等方式來執進行定期支付。在原先的部門預算制度中,基本支出所需資金的缺乏,會導致單位的基本支出偏高,使單位支出不能夠完全根據用途進行支付,使預算工作不夠規范,缺乏統一性。除此之外,單位沒有對部門的預算制度進行有效分解,使大部分單位的預算沒有細化至具體的用途或人員,導致集中支付過程中沒有可靠的依據作為支撐。
(二)配套制度缺乏
該地區在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途中,多次因為相關法律法規或制度規章的不完善,導致在會計核算或支付過程中遇到問題,無法通過法規或制度進行解決。以該地區社保資金賬戶為案例分析,如果使用國庫集中支付的方式,國庫部門會依據相關規定將社保撥入到對應賬戶中,其中屬于低保的一部分資金需要撥入至民政局等機構。但由于各縣級單位的實際賬戶已被取消,只保留了一些單位小額度賬戶,導致民政局等機構失去收取資金的途徑,他們只能通過社保專用賬戶撥入到非稅收賬戶中,這種工作方式極大地降低了資金流轉效率,并改變了資金的本質。
(三)項目資金管理較差
開展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之后,實現了在事前、事中、事后對資金的持續跟蹤和監督,但在項目資金的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一些需要通過政府購買而形成的項目資金并沒有劃入政府采購計劃中,而是將項目資金轉移到一些非項目執行機構,用于日常支出,或是將項目資金通過撥款的方式轉移至二級單位中,利用項目資金來補償單位中個人或公共支出。
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與完善的有效途徑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具有極大的政策性,牽涉到很多方面,因此要想確保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順利開展,必須有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作為保障。相關機構應盡快完善現有的《預算法》及《會計制度》等法規,并結合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現狀,或根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制定一些新的法律法規制度。使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工作在法律法規制度的保障之下不斷完善,不斷進步。
(二)強化銀行賬戶管理
相關財政部門及各級單位在開展工作時需要開通一些專用賬戶,是小額度賬戶之外的實質賬戶,對于這些賬戶應予以規范和完善,并強化對其管理力度。首先便是要對開戶條件及資格進行嚴格管控,非經嚴格審批的賬戶不允許開通。除此之外,還應規定各級行政機構應根據上級財務部門或政府單位的相關要求,需開通專用賬戶來立項的,均不能通過實有資金的方式開通銀行賬戶。最后,還應加強對于不良賬戶的清理力度,財政單位應與銀行共同聯合,對現有的實質資金賬戶進行嚴格的審核及調查,對于超出以上范圍的賬戶進行吊銷。
(三)深入部門預算改革工作
部門預算是開展國庫集中支付的基本工作,但就現階段而言,部門預算發放時間通常需要半年左右,且發放前只能以上年度的標準作為參照標準進行發放,這樣就導致了一年中有百分之三十的時間都處于預算執行沒有可靠依據的狀態中,對一些較為硬性的預算支出項目帶來許多不便。以該地區為案例,部門預算在發放之前對于硬性要求實施的項目只能通過過戶借款等方式進行解決。與此同時,還要將預算下達前已實施的情況與下達后的情況進行比較,若存在偏差需進行適當調整,這樣大大增加了預算的工作難度。因此建議部門預算在制定時間方面應考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要求,以每年6月份之后為時間節點,對下年的部門預算進行制定,并準時在下年度1月份下達預算。
(四)提高集中支付效率
要想提高集中支付的工作效率,最快速的方式便是縮減支付程序,具體可以取消基本支出用款計劃中的批準過程,在預算單位進行申報之后,由國庫部門進行直接批準,對項目用款支出過程的批準環境也進行一定的簡化。其次便是對財政服務進行適當改善,執行部門集中、定期辦理等制度,任何一個審批環節從受理至結束不應多于3天。
參考文獻
[1]劉寧.地方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經濟,2007,(3):24.
[2]李莉.對加快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再認識[J].商業會計,2006,13:37-38.
[3]郝十周,竇丙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會計之友,2007,2:64.
作者簡介:趙淑君(1976-),女,漢族,河北涉縣人,就職于涉縣財政局,本科,中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