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斌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使用,大量的多媒體進入課堂,成為新的教學資源,也產生了一種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設計將會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對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進行數學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創設逼真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有利于問題的探索和發現,還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突破課堂教學難點,增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筆者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1.多媒體加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于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動機和興趣。同時,多媒體的形象直觀能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地觀察對象,并能夠突出要點,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例如,對于新課的導入,我改變了以往陳舊枯燥的方法,而是可以用一個具體實例入手,利用計算機制作出立體逼真的事物,由教師給學生講解與授課內容有關的小故事,并配課件演示,引導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下投入到思考和探索所學的知識中來,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活躍了課堂氣氛。
另一方面,運用多媒體教學可改變傳統的視覺感受。傳統教學一律是黑色的黑板展現在學生面前,現在使用計算機,教師可以自己設計出光線柔和的、顏色清新的、令人賞心悅目的板面用作教學中的“黑板”,還可以別出心裁地在板面的四周布置幾束漂亮的小花,調劑課堂氣氛。
2.多媒體可以創設逼真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有利于問題的探索和發現。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思維活動是在感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感性認識是思維活動的源泉和依據,而感性認識來自于情境。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創設逼真的情境,提供給學生情境化的學習活動,使課堂由靜態的學習變為圖文聲像并茂的動態傳播過程。通過一環扣一環問題的創設和層層深入的啟發,使學生求知欲望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和主動性,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從而有助于學生智力的提高和發展。
例如:在講述立體幾何中的對各種柱體、錐體、臺體、球體認識和面積、體積計算公式推出時,就可以利用空間圖形的分、合、轉、并、移、裁、展等多種形式的動畫,結合必要的解說和優美音樂,使學生能身臨其境,產生立體效應,同時通過啟發性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自我挖掘各圖形間的內在聯系以及有關計算公式的推出。通過動畫模擬不但能徹底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憑空想象、似有非有、難以理解之苦,同時還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化被動為主動,產生特有的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交互性特點,可編寫出較強的帶有控制性的模擬演示,充分體現數學中的數形結合的動態效果。例如:在研究函數圖像平移、旋轉、對稱等位置變化,直線和拋物線的位置關系,方程、不等式與有關函數圖像關系,錐體與柱體的關系等等時,可以通過帶控制性的模擬演示,使學生深深體會各知識之間內在聯系,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有利于問題的探索和發現。
3.多媒體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突破課堂教學難點,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計算機具有高分辨率的作圖功能,繪制的圖形色彩豐富,形象逼真,能形成動態化和立體化的圖形。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有趣,因而能化抽象為具體,創設開放式的教學情景,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利用多媒體開展數學實驗研究,通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能夠有效地突破數學教學的難點。利用有趣的數學實驗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定義,對突破知識的難點也有幫助,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對年輕教師的基本功訓練不利。
每一個新生事物出現的時候,我們總是不斷夸大它的積極方面,甚至于無限夸大,進而在任何場合下都提倡運用,以至于濫用,而對它的消極方面很多時候視而不見,多媒體教學同樣如此。很多年輕教師把多媒體看做“包治百病”的藥方,凡上課必用多媒體。過多依賴多媒體,教學內容掌握不扎實,在數學證明過程中對著課件見招拆招,在講授過程中不能發現問題,也不能引導學生思考,既不利于學生掌握,同時對年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訓練也非常不利。
2.多媒體內容固定,不利于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我們知道多媒體課件是我們事先做好的,這樣就存在問題。教學是教與學相互促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對教學內容要進行講解,學生基礎層次不一樣,有的學生對這個知識點掌握不牢,有的對那個知識點模棱兩可,對于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教師在授課時靈活的進行變通,對掌握不牢的地方多次強調,對模棱兩可的地方引導學生細致的區分,也就是說需要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教學,而多媒體的劣勢是內容都以課件的形式固定下來,在與學生反饋中需要重點講解的地方難以實現,而板書卻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內容的增刪,在教學過程中,隨時產生的靈感也可以通過板書及時的表達出來。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多媒體在課堂上的運用只有遵循教學本身規律,遵循因材施教原則,遵循效益性原則,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達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標, 我認為應注意如下幾點:
1.注意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性。
多媒體作為先進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固然有其優點,但只有用到實處才能發揮出來,并非所有的數學教學內容都適合,在教學中必須針對數學教材自身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選用。
2.注意使用多媒體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適時性。
在課堂教學中,并非整個教學過程都用多媒體就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把握好該用時才用,用得恰到好處。
總而言之,只有合理運用,做好各種教學媒體的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發揮它們的優勢,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效率,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縣石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