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英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桂嶺中學 賀州市 542800)
本人在2014年10月28日參加了八步區生本教育“同課異構”高中語文和數學教研觀摩活動。即同一學科教師,選擇同一教學內容,采用不同教學風格,塑造各具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數學是高一數學必修1《冪函數》第一課時。要求教學模式體現生本理念,目的是三所學校對生本進行一次實質的交流、探索。
根據生本課的要求,我準備了一份前置小研究,一份詳細教學設計,另外,再用PowerPoint軟件精心設計了一個多媒體課件,結合前置小研究的內容,一個問題一張幻燈片,并且每個問題都給出了一個自己認為比較精準的解答。
根據生本課的要求,要提前布置前置小研究給學生,讓學生做好明天上課要展示研究的成果。我在與所教班級學生見面的時候,用了一些鼓動性較強、較幽默的語言,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我的距離,并鼓勵學生上課時要敢于表現、敢于質疑、敢于表達、敢于展示,學生的情緒被激發起來了。但在嘗試操作多媒體的時候,由于上課教室的電腦上沒有安裝數學編輯器,導致我的課件有些數學符號呈現不出來,學校答應明天安裝好,我心里卻想著要做好不用課件上課的兩手準備。在第二節聽另外一位老師上課時,我發覺學生比較沉默,我不知道是學生課前準備不足還是學生知識點沒弄明白,我有點擔心我那一節課的效果。所以利用下課十分鐘與學生又進行了一次交流。
上課的時候,學生因為有了之前的交流,上課的情緒比較高。但當我打開我的課件時,才突然發現我的課件在昨天試的時候第一、第二問的兩張幻燈片不翼而飛了。我心里一驚,但隨即想到用實物投影儀把這兩個前置問題投影出來,叫學生打開課本77頁,結合課本導入的五個實際問題進行解答。下面是我給學生的前置作業:
第一,思考:以上問題中的函數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第二,冪函數概念:
一般地,我們把形如y=xα的函數稱為冪函數,其中x是自變量,a是常數。思考:冪函數的定義要注意什么?
第三,判斷下列函數是否為冪函數.

第一,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出冪函數 y=x,y=x-1,y=x2,y=x3,的圖象,并填寫下表。

函 數 y=x y=x2 y=x3 y=x2 y=x-1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奇偶性定點
第二,冪函數的性質。
(1)所有的冪函數的圖象都過定點__;
(2)a>0時,冪函數的圖象都過__兩點,且在(0,+∞)?上是__函數;
a<0時,冪函數的圖象都過__點,且在(0,+∞)上是
函數;并以兩坐標軸為漸近線;
(3)當a為奇數時,冪函數為__函數;當a為偶數時,冪函數為__函數。
第一,冪函數概念的理解。課本79頁習題2.3第一題:已知冪函數y=f(x)的圖象過點(2,),試求出這個函數的解析式。
第二,冪函數的圖像及性質的應用。一是利用單調性判斷下列各值的大小。
(1)5.20.8與 5.30.8;(2)2.5-2與 2.7-2.
二是課本78頁例1:證明冪函數f(x)=在[0,+∞)上是增函數.
三是如果函數f(x)=(m2-m-1)xm2-2m-3是冪函數,且在區間(0,+∞)內是減函數,試確定實數m的值。
對于第一、第二兩個問題,學生都很積極踴躍的講出自己的觀點,但都沒有提到關鍵,我啟發學生從底數和指數方面進行考慮,學生終于明白冪函數的底數是自變量,指數是常數,并且是單純的y=xα形式。在前置小研究一的第3題時,有個男同學對為什么是冪函數不是很了解,講解的女同學給出了y=x-2的形式,這個男同學恍然大悟。我本來還惦記著用我好不容易做好的課件,但很快我就發現:我用課件,學生沒有辦法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要學生展示,我就沒辦法使用課件。稍一思考,我還是選擇放棄課件,讓學生上來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在前置小研究二中,有一個小組上來展示并解說的時候,有兩個地方出錯:一個是y=x2的值域,寫成R;另一個是 y=x-1的單調性,寫成在(-∞,0)上單調遞增,在(0,+∞)上單調遞減。其它組指出并糾正了。第2小題有些同學不理解,我用那五個冪函數進行了解讀,學生終于弄明白了。在前置小研究三中,第2大題的第一小題,學生對為什么考察冪函數y=x0.8且為什么只考慮(0,+∞)上的單調性有疑問,其它組解釋:底數不同,指數相同,考慮用y=x0.8的單調性,又5.2和5.3都是正數,所以只考慮(0,+∞)上的單調性。第(2)小題,即課本78頁的例1,學生還給出了作商法。最后一題由于時間關系學生沒有上來展示。只是提示學生系數為1,指數小于0,然后便結束了這節課。
課后反思,這節課有好的地方,同時也存在不足。
第一,好的地方有幾點。一是在布置前置小研究時,能很好的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贏得學生的好感與認同。作為一個教師,學生認同你了,才對你的提問、你的啟發感興趣;只有感興趣了,學習的態度才能積極,學習的熱情才能高漲。這樣的課堂,才是學生想要的課堂。二是在上課過程中,最終放棄用課件上課,選擇讓學生上來展示,甩開了課件這個包袱,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互相探討、交流,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點有更深度的理解和領會。三是啟發學生思考問題時善于掌握火候,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熱情有準確把握,比較到位。啟發學生努力思考,慢慢打開思路;學生非常想說出而又不能很好地表達的時候,啟發學生回歸概念、明確做出結論。四是沒有在課堂上盲目追求“容量”、追求“深度”而忽視學生的現有基礎。我在設計前置小研究時,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基礎,出的題目緊扣冪函數的定義,并在研究五個冪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時,用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思考,降低了難度,使學生更樂于研究。
第二,不足的地方也有幾點。一是作為一名現代教師,不能熟練應用多媒體,感覺很慚愧,雖然最終沒有用上課件。二是板書比較少,不管是我還是學生,除非講不清楚,才寫在黑板上,對數學課而言,可不是好習慣。三是沒有掌控好時間,有些問題討論的時間太長,比如第一個問題,學生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去表達,導致在研究冪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時用時又太少,間接導致最后一題沒有時間給學生展示。
總之,本人認為,不管何種教學模式,是生本教學模式,還是分層教學模式,還是其它教學模式,一堂課的內容只要學生聽得懂,理解得了,并且很享受學習的過程,這一節課就是成功的課。因此,教師要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自然而然的引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打造快樂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