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英
(福建省清流縣實驗幼兒園 三明市 365300)
在幼兒園開展不同的區域活動,能夠為不同年齡的幼兒創造豐富的活動感受,有效增強幼兒的活動能力。但是,當前大部分幼兒教師缺乏對本土區域舊材料的重新設計。如果全面否定幼兒區域材料,便會導致幼兒園區域材料出現“年年做”“年年換”的固定老模式。然而,如果直接套用本土區域材料,又無法調動起幼兒操作的興趣。因此,我們幼兒教師在設計本土區域材料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新的目標需求,有效結合舊材料,重新設計區域材料的外形,從而有效增長區域材料的使用時間,讓區域材料真正為幼兒的成長服務。
在幼兒園本土區域材料的設計過程中,其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幼兒園本土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向幼兒提供的材料必須具備無毒、無味和無傷害,并且還需要在幼兒玩耍前進行徹底地清洗和消毒處理,盡量做到天然、環保、安全、衛生,從而確保區域材料的安全性。
《指南》指出,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所以我們應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因此在保證幼兒園本土區域材料安全的基礎上,還應該加強區域材料的包裝和制作,增強材料的藝術性。
在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豐富的區域材料能夠有效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其中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于投放的本土區域材料不僅僅只是購買豐富多樣的玩具材料,還應該不斷去挖掘豐富的自然資源,從而為幼兒活動提供更多豐富的活動材料;二是,由于幼兒性格活潑,有自己較為感興趣的一些事物,如:一些幼兒擅于建構、一些幼兒擅長繪畫、一些幼兒擅于描述等。因此,在幼兒開展本土區域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投放材料的豐富性還表現為幼兒園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增加幼兒的選擇性。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條件。因此,在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投放的材料不能夠僅僅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材料,而應該先認真的觀察幼兒,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投放區域材料。只有堅持這樣的方法,才能夠讓幼兒區域材料真正發揮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的潛能得到有效開發。
在小班活動中的“曲奇餅”可以改編成為中班的“數字餅”。在幼兒小班本土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在美工區制作“曲奇餅”,然后老師再在幼兒制作好的曲奇餅上貼上1—10的數字,以此作為中班幼兒數學活動排序的材料。在活動中,教師要求幼兒根據曲奇餅的數字從小到大進行排序,這樣不僅能夠調動起幼兒的興趣,而且又具有較強的挑戰性。通過采取這種方法,能夠大大節約幼兒本土區域的材料,而且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起幼兒學習的好奇心,為幼兒的活動添置一批新的玩具。
第一,師幼共建式,讓幼兒成為材料的主人。所謂師幼共建式,就是老師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有效結合區域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材料,讓幼兒進行制作或者老師制作一半再留給幼兒完成。通過采取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減少幼兒教師制作區域材料的時間,而且能夠讓幼兒更好的參與到活動過程中,充分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為區域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班班共建式,讓老師享有智慧共享的機會。所謂班班共建式,就是打破傳統的班級界限,讓不同班級在區域材料設計中進行互動式交流,有效改善不同班級幼兒教師區域材料設計的理念。在一般情況下,幼兒教師區域材料設計的種類較多、數量不等,而本班級幼兒在活動開展之后很容易將材料閑置在角落,但是其他班級卻可以借用已有的區域材料。這樣不僅能夠節約區域材料制作的成本,而且又能夠豐富不同班級的區域材料,從而充分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創新區域材料首先需要老師全面了解幼兒的興趣特征,然后根據區域活動的特點創新區域材料,做出讓幼兒感興趣的材料。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玩具。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一般小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會表現出獨立的行為。他們能夠自己嘗試洗手、吃飯等,但是由于受到智力和能力的限制,一些行為動作仍然表現出遲緩的現象。因此,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能力,以及幼兒的實際心理需求,不斷創新區域材料,以此調動起幼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區域材料的價值最大限度的體現出來。
[1]宋麗靜.幼兒園語言區域材料的投放與有效性初探[J].幼兒教學研究,2014(5):12-14.
[2]陳麗瓊.幼兒園區域材料投放的游戲價值研究[J].教師,2014(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