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謝善利 孫慧麗 魏曉邢 劉思琦
《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數量居世界第一,主體為30歲以下年輕群體。如何利用網絡正面引導、吸引凝聚團員青年,維護團員青年權益,成為團組織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將針對團組織利用新媒體宣傳的重要性、發展趨勢及相應措施進行綜合分析。
社交網絡宣傳工作青年吸引力新媒體如今已經直接或間接地改變著廣大青年的思想和行為,同時也為共青團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如何利用微博、微信、人人等社交網絡吸引凝聚青年成為共青團組織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團組織利用網絡吸引凝聚青年的必要性
1.網絡已成為廣大團員青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的主體仍舊是30歲及以下的年輕群體,占到中國網民的68.6%;網民每周上網時長為19個小時/周。當代青年中的絕大部分為網民,對網絡的長時間使用促使其產生某種情感依賴,網絡已成為青年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網絡化非正式青年組織給團組織帶來巨大挑戰
隨著網絡和網絡化非正式青年組織的快速發展,首先,淡化了傳統青年組織的概念;其次,弱化了傳統青年組織的影響。在服務、凝聚青年的過程中,傳統青年組織由于客觀原因而導致了部分職能缺位,而恰好網絡化非正式組織給青年提供了一個交流、娛樂的平臺,提供了一個自我實現的機會,擴大了在青年和社會中的影響,從而相對地弱化了傳統青年組織的影響。
3.網絡對團員青年的負面影響
網絡是一個信息的集散地,良莠不齊。團員青年作為網絡的一個龐大的使用群體,由于其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穩定性,使得網絡對青年的負面影響顯得尤為突出。網絡造成信息泛濫,使青年道德意識弱化、政治觀念淡化、民族意識虛化;網絡的隱蔽性導致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網絡的虛擬性特征造成青年非人格化的傾向。
二、團組織利用網絡吸引凝聚青年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1.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突出服務青年的定位
積極開辟網上陣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團員青年,發揮網絡在教育引導服務青年中的積極作用。把握青少年多樣化的網絡需求,利用網絡手段為青少年的生活、學習、成長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把教育和服務結合起來。
2.發揮團員青年的主體作用
充分認識廣大青少年作為網絡的使用者和建設者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參與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建設,使廣大青少年成為互聯網建設的一支積極力量。
3.把共青團組織優勢和網絡優勢結合起來
充分發揮共青團的優勢,引導廣大青少年參與共青團網絡建設。注重利用網絡傳播的新技術、新手段,探索網上教育引導服務青少年的新思路。
4.堅持開放的工作機制,著眼長遠,穩步推進
推動形成黨政支持、社會資助、共青團主導、青年網民參與的工作機制,共同推動共青團網絡建設,積極利用網絡吸引凝聚青年。
三、團組織利用網絡吸引凝聚青年的具體措施
1.介入社會網絡平臺,逐步吸引凝聚青年,擴大團的影響
(1)通過各種方式在有影響力的社會網站上了解、吸引、凝聚青年。如采取新媒體平臺建設、開展主題論壇等方式,加強網上思想輿論引導;開展網絡社情民意收集,政策形勢宣傳,解答青年疑惑,掌握網上輿論主導權;加大正面宣傳力度,積極宣傳團的工作和團的服務項目等,擴大共青團的影響,形成有利于團工作的主流輿論。
(2)積極與網上青年自組織聯系,為他們的活動提供幫助。積極地給予支持和鼓勵,做好其核心人物的工作,有意識地引導其承擔一些現實中的公益性工作,把網上青年自組織培育成共青團在網上的一個工作站,為我所用。在有條件的網上青年自組織成立網絡團支部,通過論壇上的跟帖、發帖開展團員登記、入團申請、投票選舉、表決議事等工作,在虛擬世界中嘗試團建工作。進一步整合網上青年自組織,由共青團主導成立類似“網絡聯盟”的正式組織,促使網絡組織朝著團組織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2.完善團組織社交網絡平臺,創新吸引凝聚青年的宣傳模式
(1)微博建設。通過微博,不僅可以時時傳達學校的快訊,也可讓同學第一時間了解國家的時事新聞。以微博為平臺依托,凝聚廣大團員,并為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提供全面的在線服務,形成一個團員廣泛參與的網上組織活動陣地,使之成為廣大團員的網上精神家園。
(2)微信建設。以宣傳學校活動為核心,深入推進團組織的網絡信息化建設,實現“提問在線、回答在線”的創新工作方式,設置自動回復等相關信息,方便同學們隨時隨地了解各方面信息。
(3)人人網建設。建設人人網絡,豐富網站內容,突出特色項目,開發多種功能,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在線服務,建設一個高效便捷的綜合性青少年網絡服務平臺。
(4)網絡和其他信息傳播方式的有效整合。首先,和廣播、電臺的結合。如HIT直播間等,通過動感時尚的節目,以多種多樣的互動手段以及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獲得越來越多聽眾朋友的喜愛。其次,和手機短信結合。基于網絡平臺采取手機短信投票、短信征文等形式,實現網絡、短信的互動,吸引青年的眼球。
3.利用網絡平臺,舉行主題活動吸引凝聚青年
(1)團組織要順應網絡時代青年自主、個性、時尚的要求,以青年的口味來決定服務青年、凝聚青年的項目內容和方式方法。通過設計一些自主型、實用型、娛樂型、學習型的網絡項目來吸引青年網民的積極參與,同時力爭特色,打造品牌,擴大影響,吸引更多的青年網民參與,并滿足其心理和興趣需求,從而達到組織動員青年的目的。
(2)開辟青少年專屬自己的網上陣地,豐富網站內容,完善網絡功能。在欄目設置、板塊功能、內容側重、表現形式和技術水平上都應突出鮮明的共青團特色,多開設一些青少年感興趣的特色活動、網上論壇等,增強互動功能,為青少年提供教育、維權、咨詢、創業、就業等服務,滿足新時期青少年群體的多層次需求。
4.加強團組織利用網絡吸引凝聚青年工作的長效機制建設
首先,各級團組織要高度重視利用網絡吸引凝聚青年工作,把這項工作作為加強團組織建設、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加強領導,積極推進。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共青團網絡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機制,形成團的網絡工作骨干力量;再次,要深入研究共青團在利用網絡吸引凝聚青年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對網絡的實際需求,認識和把握網絡技術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加強理論研究,用以指導實際工作。
參考文獻:
[1 ]王之華.如何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增強共青團組織對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J ].新聞三昧,2000,(3):18-19.
[2 ]曹文.關于共青團組織利用網絡吸引凝聚青少年的思考 [J ].中國共青團,2008,(3):31-33.
[3 ]朱孟芳.對網絡新聞宣傳的幾點思考 [J ].日照日報,2013,(10):2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