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李強 趙良中 張鐸 陳爽 李妍
免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臨床免疫學檢測已經涉及到發病機制、疾病診斷和治療等方面,為臨床免疫學檢驗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啟示和思路。作為醫學檢驗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臨床免疫學與檢驗》,本研究把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檢驗人才作為課程建設的主線,通過優化教學內容、改進考評體系、開展第二課堂等方式,進一步提高了我校臨床免疫學與檢驗課程的教學質量。
臨床免疫學與檢驗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臨床免疫學與檢驗》作為醫學檢驗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為了提高醫學檢驗人才的培養質量,通過近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本課程已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進展。
一、圍繞免疫學檢驗發展,優化教學內容
1.優化理論課教學
現在基礎免疫學研究涉及到免疫信號轉導、免疫識別及新的效應機制的發現等前沿知識,大力推動了臨床免疫學的研究的發展,已經涉及到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移植免疫和腫瘤免疫等多個臨床分析和研究。免疫學檢驗是構建基礎免疫學與臨床免疫學之間的橋梁,是臨床醫學借以研究疾病的技術手段。為了適應免疫學及免疫學檢驗的發展,以免疫學檢驗工作任務為依據,以臨床免疫檢驗項目為載體,培養具有能夠勝任臨床檢驗相關專業的操作人員,我們從教學的課時和教學內容上進行了合理分配。在理論課中確立臨床上用的上的理論和技術,將一些不用或較少應用的知識點及技術進行適當刪減,對內容相關的章節進行整合,如將自動化免疫檢測分析中的比濁與液體內沉淀進行整合、免疫球蛋白檢測與免疫增殖病合并等。在課堂上選取同學感興趣的檢測項目如過敏原的檢測方法進行講解和討論,這樣可以將生物傳感器等新的檢測方法進行滲入,同時對比不同檢測檢測方法的優缺點。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擴展了新的檢驗技術的學習。
2.改進實驗課教學
實驗教學是免疫學檢驗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臨床免疫學檢驗發展迅速,而教學所用的儀器設備、實驗室條件也遠遠落后于醫院的檢驗科,造成所學知識未出校門已經落后,不能適應臨床檢驗工作需要的局面。因此,我們在實驗教學中保留傳統的免疫學檢測項目的同時重新編排實驗,增加臨床常用的免疫學技術。比如,ELISA、免疫比濁、熒光免疫技術及流式細胞技術等,不僅更貼近臨床的檢測項目,而且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改革課程考核方案,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的考核方式仍采取期末閉卷考試與平時成績、實訓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平時成績(出勤、練習、答問等)占10%,實訓成績(實訓報告、單項考核)占10%,期末考試成績占80%,共100分。根據該課程的特點我們加大了實訓成績占的比例,使其增加到20%。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學生完全按照課本上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而不思考為何這樣操作,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實驗結果出現問題不分析原因,這都不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實驗課上安排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由學生分析討論并解決方案。比如,用ELISA方法檢測標本中甲胎蛋白含量時,不同實驗組檢測的甲胎蛋白含量不盡相同。因此,在實驗課中組織同學相互討論,分析結果并查找問題。實驗結束時每組派一名代表對實驗方案、檢測結果進行說明,由其余同學進行提問及評價。老師最后做出點評,并對同學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情況及同學的提問及評價給予打分。
三、開放第二課堂,加強學生與科研的密切接觸
第二課堂活動具有突出作用,能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科研的最大優勢就是,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與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宗旨是一致的。我們教研室老師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因此,我們選擇適合難度的項目。例如,中藥的抗腫瘤活性研究為主線,開展了以科研為主的第二課堂。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實施:第一,將同學分組,布置不同實驗內容,查閱文獻自行設計實驗并做好實驗準備,討論并準備實施。這種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而且加強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第二,實驗中期和結束時分別進行考評,老師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例如MTT檢測細胞增殖時,為什么對照孔OD值偏低、重復性不好等進行提問,同學們經過再次查找文獻或討論寫出書面報告進行分析和總結。通過實驗循序漸進的進行,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求真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第三,實驗完成后,最終以論文的形式總結本次試驗,為其以后得論文寫作打下基礎。另外,通過論文的寫作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個實驗方案。通過在第二課堂開展科研的研究,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和協作能力等,同時使本科與研究生教育的培養順利地銜接起來。
參考文獻:
[1 ]鄧念華,沈富兵,陳曼.臨床免疫學檢驗實驗教學及考核改革初探 [J ].衛生職業教育,2011,(22).
[2 ]景曉紅,茍興春,張淑莉.豐富多樣的第二課堂提升醫學生綜合能力 [J ].醫學研究與教育,2011,(5).
[3 ]韓邦興,陳乃富,劉傳芳.“以科研促教學”的幾點探索與實踐.中國民族民間中藥,20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