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摘 要:在現代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也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243-01
在現代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也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創造了條件,注入了活力。恰當合理地把多媒體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的導入、講授與總結這三個環節中,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導入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級教師于漪也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要想達到“課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就必須講究課堂導入的藝術。
1、音樂導入法
借助與課文內容聯系緊密的歌曲作為導入的途徑。這種方法靈活多變,利于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如:我在教學《三打白骨精》這篇文章時,先播放了《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由于這首歌大家都耳熟能詳,所以有的同學便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于是我順勢問道: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電視劇的主題曲嗎?生齊聲答道:《西游記》。我又問:你們最喜歡《西游記》里面的誰?為什么?于是,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孫---悟---空。我指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原因,然后根據同學們的回答引入主題:看來同學都喜歡孫悟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和孫悟空有關的文章《三打白骨精》。這樣,很快就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一節輕松愉快的語文課就在這種輕松的導入方式中拉開了帷幕。
2、圖片導入法
圖片具有可視性,直覺性。圖片導入可使學生直觀具體地感受到所學課文的內容,尤其是對于難以理解的課文,運用圖片導入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又生動形象,容易激發學習興趣,驅遣他們的想象。如:我在教學《煙臺的海》這一課時,因為學生們根本就沒有見過海,見也只是在電視上看過,對海不是太了解。因此,我在課前搜集了大量有關海的圖片,在課堂一開始就展示給學生看,然后問他們通過觀察,發現海有哪些特點?海美不美?美在哪里?再順勢導入“今天我們和作家孫為剛一起走進煙臺的海,看看作者筆下煙臺的海是什么樣子的。”這樣既調動了學生認識海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海的美好印象,又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講授
1、直破重難點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如:《畫楊桃》一文中“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的樣子也各不相同”這句話,對于小學生來講比較抽象,所以是課文的教學難點,如果應用電教媒體的動畫功能,對楊桃的各個不同角度進行翻轉、定格,讓學生設身處地從不同角度反復觀察,使平常的教學跳出時空的界限,學生即可迅速進入動態的教學環境,從而學得生動活潑,興趣盎然,同時,課文的難點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了。
2、營造好氛圍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維,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電教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并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背景,能把學生帶進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為課堂教學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以此撥動學生的心弦,蕩起思維的火花,使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學習。如:《老人與海鷗》這篇文章,海鷗對老人的思念對于我的學生來說既是文章的重點,也是文章的難點,在教學這部分時,為給學生營造憂傷的氛圍,我播放老人與海鷗在一起的畫面,配上傷感的音樂,讓學生閱讀體會,有的學生讀著讀著竟熱淚盈眶,從學生的朗讀中我能感受到學生已體會到了海鷗對老人的思念……,在同學們寫話時(海鷗對老人說的話),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總結
課堂結尾是總結規律、理清順序、提示中心的重要環節,具有畫龍點睛之功效。
1、延伸擴展
這種結課方式就是利用多媒體,把學生的視點由課內引向課外,喚起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寫作水平。如:我教了《煙臺的海》一文后這樣結課:“煙臺的海,有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輕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充實與忙碌,煙臺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大屏幕上適時展現學生們熟悉的畫面:郁郁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水河,高聳入云的山峰……這些生動、逼真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這時,我因勢利導:“誰能用《煙臺的海》一文的寫作方法來夸一夸自己可愛的家鄉呢?”學生們興趣盎然,個個躍躍欲試。這種結課方法,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視聽效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2、欣賞深化
這種結課方式是借助錄音、投影、錄像等媒體,讓學生進行與課文密切相關內容的視聽欣賞,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又不乏趣味性,同時能使學生情感形成又一個新的高潮,起到鞏固擴展知識的作用。如:對《荷花》一文,我是這樣結課的:“同學們,荷花可真美呀!它清香四溢,姿態優雅端莊,色澤異彩紛呈。古往今來,贊美荷花的文章可真不少!下面,我們就來欣賞我國北宋文學家周敦頤寫的膾炙人口的《愛蓮說》。這篇文章贊揚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堅貞品格”然后在大屏幕上出示《愛蓮說》的原文和譯文,并加以補充講解。學生們入情入境,對荷花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進一步培養了欣賞能力。
多媒體教學,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同時,它也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探索,尋找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最佳結合點,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