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曌穎 楊曉帆
(河南科技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3)
企業形象設計教學實踐改革方法探索及成效分析
尤曌穎 楊曉帆
(河南科技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3)
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企業形象設計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專業課程,但在該課程的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設計訓練等諸多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基于項目導入式的企業形象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具有整合優勢,文章對該課程的教學及實踐環節進行改革,探索了具體的改革目標與方法,并對已獲得的成效進行了分析。
企業形象設計 教學實踐改革 項目導入式教學 課程群
企業形象設計作為視覺傳達專業的綜合性重點專業課程,不僅是對專業基礎知識的全面考量,更是學生與社會實際相結合的密切紐帶。通過對以往教學方法及實踐效果的反思及對相關院校同類課程的教學觀摩,并結合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課程進行了如下教學實踐改革。
1.構建“課程群”,優化教學資源,增強課程教學的相互關聯性。“課程群”是把具有相關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課程編排到一起,系統地學習和教授。它具有“建設集約化、系統開放性、成員團隊化、連環互動性等特點,以學生培養為主線、以課程的邏輯聯系為紐帶、以教師合作為支撐、以質量效益為抓手、以深化教學改革為動力”。
表1 河南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四能力、四層次、四平臺”的實踐教學體系[1]

企業形象設計“課程群”,首先集合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所有課程,在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多加入后期實用性設計領域的范例,讓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的運用性有較深刻的心理認知,建立環環相扣的教學體系。
在教學過程中,各任課教師整合優化教學資源,互相了解學生學習的現狀與效果,先行課程根據后續課程的教學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訓練及內容調整。課程群體的建設,促使教師不斷提高專業修養,了解社會需求,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在群體中增強教學責任心,強化教師職業道德,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課程群的建立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為提高學生企業需要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供理想途徑,充分體現我院實踐教學體系中“四平臺”的相互關聯性和可實施性。
2.提高對實踐性教學的認識,樹立“項目導入式”教學新模式。按照地方本科院校培養面向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的目標,各專業課程的學習必須加強實踐教學。認識到實踐教學是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環節,缺少這一教學環節,培養應用型高級人才的任務便無法完成。為了更好地貫徹實踐教學的新理念和學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該課程開啟了“項目導入式”的實踐性教學新模式?!绊椖繉胧健苯虒W模式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
一方面,以實際企業的真實案例為載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優秀案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方式的教學,涉及的國家地域及行業領域廣泛,并且教學過程中圖文并茂,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課程重要性及實際應用性的認知。
另一方面,“項目導入式”還體現在設計實踐訓練中。企業形象設計是一門與實際密切結合的課程,在課程設計訓練環節中引入實際企業項目讓學生進行調研分析與設計實踐。實際項目的獲得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借助創新教學中的學科競賽環節,以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臺灣時報金犢獎設計比賽等中切實的企業策略單為項目;第二,相關設計網站上招標的實際企業標志設計、企業廣告設計及整體形象設計等項目;第三,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通過走訪觀察發現的一些需要導入企業形象或升級改良企業形象的真實企業,在獲得許可后進行的命題項目。
項目導入的設計訓練,一系列的流程都注重其階段的完整性和整體的統一性。一個項目的完成,不僅能掌握設計的整體流程,全面考核專業課程知識,鍛煉實際操作的能力,而且能讓學生真實地了解到企業形象的社會性作用,為今后踏上工作崗位進行了預演。
項目導入式的教學和實訓模式,以學校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項目(SRTP)、全國廣告藝術大賽等為依托,大力開展大學生課外科技制作創新活動,積極爭取參加省級和國家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競賽活動。從基礎層的科技活動或社會活動項目,到綜合層的大學生競賽活動項目,再到提高層的大學生創新作品,是一個逐步強化和不斷提高大學生競爭能力的過程。同時有效貫徹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和競爭力強的高級人才的辦學目標。
3.具體課程教學結構模式的調整與考核方式的改變。在企業形象課程的教學改革過程中,由于實踐性教學思想的提升及“項目導入式”教學方法的開展,使得教學過程的結構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動,課程考核的方法進行了變化。
(1)教學模式調整。本項目組將該課程分為5個環節,分別為理論講授、課外調研、設計實訓、設計匯報討論、成果展示及成績評定。以本課程48個學時為例,各個環節課時分配及內容如下:
①理論講授。盡管課程以“項目導入式”為主進行教學,但理論講授環節在整體教學課時中所占比例仍舊最多,約為21個學時。主要講解企業形象設計的概念、構成內容、涉及的步驟及原則等。該環節全部在多媒體教室完成,通過加入大量相關案例的圖文并茂的課件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講解方法,讓學生對課程的理論內容有較清晰的認識,為以后的設計實踐打下理論基礎。
②課外調研。本環節約8個學時,根據理論講授的內容進度,調研分為企業整體現狀調研和企業視覺形象調研2個部分,前者主要調研企業自身目前在相應領域的發展現狀及未來預期,以及外界社會大眾對其的總體評價;后者主要調研企業的視覺形象系統,包括企業的基本要素系統和企業的應用要素系統。通過這兩個方面的調研,分析總結企業的現狀與不足,提出形象改革或導入新形象的定位計劃,并撰寫企業形象調研分析報告,從而讓學生了解企業形象中各部分的重要性及相互關系,為后續VI手冊設計打下基礎。調研以小組形式進行,每小組2-3位同學,由大家自由結合。
③設計實訓。在不同階段理論學習及調研的基礎上,各小組分階段進行企業形象的目標定位及再設計,即設計實訓環節,該環節約分為2-3次,由小組成員在課外進行,不計入總學時。該環節尤為重要,只有合理、成熟的方案才能保證最終設計成果的價值。在實訓過程中小組成員會產生強烈的思想碰撞,最終設計出成員都較滿意的設計方案,同時在實訓過程中是對同學的手繪表現能力及軟件操作水平的巨大考驗。
④設計匯報討論。在每一次實訓過后,為了檢查同學們是否理解了相關企業形象的知識,也為了各小組進行相互學習和提高,進行設計匯報與討論。此環節是本次教學改革的重點環節,不少于16學時。
在本環節,每小組每次要有一位同學對階段實訓的成果以PPT形式進行全班匯報與展示。匯報時,全班同學及老師了解各小組的設計進度及效果,小組之間進行競爭,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考驗匯報者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各小組每次匯報人員要不同,讓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得到鍛煉和展示。小組匯報完成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充分討論,提出廣泛的修改意見與建議,確保后續實訓工作順利完成,最終設計出滿意的企業形象設計作品。
⑤成果展示及成績評定。該環節作為課程的最終環節,一般為3學時。
(2)考核方式改變。企業形象設計課程的考核方式多為大作業形式,以往的考核重點最終變成了對企業VI手冊設計能力及效果的考查,忽視了對形象定位、策劃分析等其他方面的考核。改革后的課程考核分為5個部分:
第一部分,理論知識考核。主要采用平時課上問答的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該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情況。
第二部分,調研分析能力考核。主要通過調研報告的撰寫情況判定,包括理論知識運用的準確性、報告的邏輯思維性、分析問題的能力、報告的格式等。
第三部分,設計實訓能力的考核。采用實訓匯報及討論時以每位同學匯報的設計成果及匯報時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依據。
第四部分,VI手冊設計制作能力的考核。主要是看手冊設計制作的質量及美觀度,以及軟件的實際操作水平。
第五部分,平時考勤情況。
這五部分共同構成了該課程的總體考核內容,平時成績一般占到考核總成績的30%,包括理論知識考核、設計實訓能力考核、考勤;期末成績一般占到考核總成績的70%,包括調研分析能力考核核VI手冊設計制作能力考核。
1.通過對實踐教學體系的貫徹,重新分配了企業形象設計課程教學中“教”與“學”的比例,強化實踐性環節,突出應用型設計課程本質。
2.通過貼近現代學生生活的實際教學案例的添加,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模式。
3.以“項目導入式”的教學模式為指導,鼓勵學生多參加相關綜合性設計比賽,以賽代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建立更加完善的實踐性課程考核標準。
5.將優秀的課程實訓成果轉化為作品集的形式進行保留和發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的同時,也對自身的教學成果進行有效肯定。
[1]劉剛田,曹慧敏,馬駿.地方院校藝術類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2,7(149):95-98.
[2]葛培.《企業形象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探索——以南通職業大學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1(131):172-173.
[3]林成.企業形象設計教學模式改革[J].青年文學家,2013,(29):231.
[4]趙文琰.設計專業CI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31):517,480.
1.河南科技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類一般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3Y-094);
2.河南科技大學人文社科領域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4SQ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