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蓋全生命周期”視角下學前兒童體育政策研究——關于國務院2013年40號文件解析
劉灣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福建 廈門361021)
21世紀是一個以追求健康等各類多元化需求的新時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有了一個質的飛越,由此產生了對生活需求和質量的更高追求。健康觀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們心中所占的位置不斷加強,人們關于健康的意識不再局限于“不生病”,而逐漸偏向于“治未病”。如果說醫療服務是治療疾病的最終選擇,那么體育則是大健康中疾病預防的最好選擇,各種能鍛煉身體的體育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親睞。國家在把握健康趨勢走向、公民多元化需求的大前提下發表了40號文件,即《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中著重提出建立以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并由此打造能夠促進健康的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業產業集群,進一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這也成為我國第一個以健康服務業為主要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文件中首要重心是使人的整個生命周期,即從出生到死亡都可以享受到該體系的成效,積極推動該產業鏈在社會中的發展。
另外,《意見》要求支持發展多樣化健康服務,提出“大力支持青少年、兒童體育健身,鼓勵發展適合其成長特點的體育健身服務”,大健康作為熱議話題,大健康中發展的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健康服務業也成為主流趨勢和未來走向。人的許多習慣通常是在兒時被養成,兒童,尤其學前兒童,處于各種知識、技能的初級學習階段,整體思維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自身發展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響,緊緊把握這個關鍵時期,并對其加以引導和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社會各界在此時加強學前兒童對于體育知識的教育,對于增強其體質、提高心理素質都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此外,對于其今后的發展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1學前兒童體育在“全生命周期”中發展制約因素分析
學前兒童一般指 3—6 歲年齡階段的人。我們所理解的學前體育主要是以游戲等方式為操作手段,以培養兒童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思維的靈敏性和良好的性格為目的,在家庭環境下由家長為主導所進行的活動。也就是指整個學齡前時期的體育教育及身體活動。學前兒童進行體育鍛煉,對其以后的健康成長和體育生活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全生命周期”中處于基礎建設地位,然而有著如此重要作用的學前兒童體育在生命周期中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中國是有著幾千年文化歷史的古老國家,歷史的沉淀不僅讓各類習俗扎根于人們生活當中,也使得許多家庭在育兒方面固守傳統,育幼方針沒有與時代相結合,缺乏科學的指導。望子成龍是每一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很大程度上也就影響著父母在培養孩子方面的教育行為,孩子基礎知識學習牢固重要,一種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讓更多的家長開始重視起兒童的學前教育。但很多家長往往把兒童早期教育理解為主要是對智力的開發,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智力訓練,而忽視了兒童的身體及心理健康教育。家長缺乏學前兒童進行體育鍛煉的思想意識和體育鍛煉的方法,使得越來越多的學前兒童健康堪憂,何談智力的發展。另外,學前兒童體育活動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也是家長考慮是否讓其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學前兒童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在體育活動中稍不留神就容易產生各種損傷,父母自然就減少學前兒童的體育活動機會。而現在的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等建設主要考慮的都是成人體育活動的需求,較少考慮兒童體育活動對場地、設施的特殊需求,學前兒童人均占有運動場地有限,器材、設施嚴重短缺,這些因素都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學前兒童體育活動的開展及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性。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高中生和大學生群體是許多學者在研究體育政策時選擇的主要對象,對于兒童體育政策的研究比較少。我國學前教育不在九年義務教育范疇內,與有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所保護的學校體育相比,關于學前兒童體育,國家沒有專門的法律條文進行具體的規范以及保障。這種情況下,往往造成地方政府不夠重視,經費投入不足,官員在學前兒童體育鍛煉意識上比較淡薄,政府機構對學前兒童體育缺乏有效的組織與管理。法律法規的缺失,造成我國學前兒童教育存在風格各異的辦學體制和截然不同的學前教育模式,有著明顯的區域性,公立與私立、城鎮與鄉村之間的學前兒童教育有著天壤之別。目前在各類師范教育中,學前兒童體育專業教育很少,投身此行業的專業人士更少。由于幼兒園辦學門檻低,各種私營幼兒園層出不窮。沒有法律的保障,有些幼兒園的辦學條件令人堪憂,教學設施不合格,教師素質不高。這些幼兒園至多只是起到臨時監護孩子的作用,何談學齡前兒童的全面發展。對于教材的選擇及課程的設置,一般都是幼兒園自行決定,因此很多學生在“全生命周期”中就缺失了學前兒童體育教育這一塊。另外,由于兒童進行體育鍛煉的危險系數較大,容易產生安全事故糾紛,這方面的法律責權比較難劃分,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出現,人們往往會強調以安全為主而選擇忽視體育活動。
2“覆蓋全生命周期”理念下開展學前兒童體育的必要性
健康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息息相關,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甚至是全人類的發展。與體育運動息息相關的大健康理念的形成,讓人們在關注健康的同時重視體育鍛煉,關注全生命周期中每一個階段的體育鍛煉。
每到冬春季節,醫院的兒科經常是人滿為患,有的幼兒甚至因此留下病根,影響以后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缺乏鍛煉。有規律的進行運動,不僅可以加強對環境,如氣溫突然變化的適應力、增強兒童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免疫系統功能、降低傳染病的發病率;也能強化兒童各生理系統的功能,如促進幼兒的新陳代謝、增強呼吸及消化系統的功能。同時,對兒童的肌肉和骨骼發育有促進作用,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體健康、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能夠很好的遏制肥胖、彎腰駝背等癥狀。學前兒童期間對性情、習慣的培育尤為關鍵,幼兒有了良好的鍛煉習慣,不但身強體健,能夠為未來發展奠定健康基礎,而且更容易養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一生都受益無窮。
有關研究表明,兒童早期的行為習慣、性格形成及體質狀況是人一生發展的基礎。通過各類形式多樣、趣味十足,并以確保科學為前提的體育教育活動,學前兒童能充分解放天性,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學前兒童體育為步入以后的學習、生活做好了充分的身心準備。古語有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知學前教育是人整個教育階段中投資獲益最多的一個階段。因此,學齡前教育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不容忽視,而體育作為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更是值得人們注意及加強。
目前國家有關兒童體育的政策頒布仍較少,大多于不同的條例、文件中提出,但仔細分析后不難看出體育在其中重要性的體現。如在《在幼兒園管理條例》中提出“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應當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和諧發展”。此條例把“體”的發展排于首位,可見學前兒童體育應是幼兒園教育的首要任務,幼兒園方面不能忽視兒童的體育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在第二十六條規定中對于體育方面的規定也是萬變不離其宗,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方針中體質仍作為首要因素被提及,這無疑體現了體育這一要素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國社會主義的土壤里,作為中國最早建立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之一,婦幼衛生體系與醫療系統和衛生防疫系統是有很大區別的,并且獨立于兩種體系。婦幼衛生服務的工作特點在于,通過個體到全部,以先建立各類單項服務為始,逐步全面化推動,建立更為全面的服務。如今《意見》的出臺,更是從深層次肯定了體育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人們都趨向于追求健康、美好的生活,不單單只是關心醫療服務體系的保障,也越發注重健康服務體系的發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愿望愈加強烈。而《意見》提出的關于發展“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意味著此后政府機構將更加重視健康管理及群眾的強身健體,滿足各個人群、不同層次的健康服務需求,不斷提高各服務行業水平。作為“全生命周期”中基礎建設的學前兒童體育,《意見》的出臺則大大滿足了學前兒童體育的健康需求的渴望。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是“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國家政府的推動作用下,能夠不斷提高人們健康的觀念和健身需求的意識,增強民族身體素質。擁有正確的健康觀及豐富的健康知識的健康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健康知識不足的健康,那只能說是運氣。《意見》的出臺使得政府開始著力引導人們進行健康消費、注重培育人們的健康理念和意識,在全社會形成重視和促進健康的社會風氣,學前兒童體育也將如沐春風,得以健康發展。中國將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業體系,學前兒童體育作為全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在《意見》的出臺后,學前兒童相關的健康服務業必將引起廣泛關注。
3結語
體育運動是現代人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健康的概念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而變化,大健康理念的出現,標志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生命質量的提高。對于促進人體健康而言,體育鍛煉行為無疑是最重要的、最經濟的、也是最便捷的手段之一。《意見》的出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前瞻性,對于覆蓋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問題起著決策導向作用。為此,《意見》中涉及的學前兒童體育在兒童早期教育中應該占有重要的地位,理應受到教育者及社會各界的關注。《意見》的出臺在保障健康服務業的良性發展時,加強了人們在全生命周期中對體育健身意識的重視,也必將使學前兒童體育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2013年40號文件.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2013-09-28)[2013-12-1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14/c1001-23196616-2.html.
[2]陳娜,韋宏浩.學前體育教育問題初探[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8(9):69-70.
[3]付承堃.中國將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業體系[N].經濟日報,2013-10-29(3).
[4]李俊梅,周慶波.學前體育與學校體育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08,7(1):4-5.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4號文件.幼兒園管理條例[EB/OL].(2012-11-15)[2014-09-12].http://www.gov.cn/fwxx/bw/jyb/content_2267003.htm.
[6]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EB/OL].(2006-12-29)[2014-09-12].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6-12/29/content_554397.htm.
[7]袁一丹.淺析體育運動鍛煉對學齡前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性[J].運動,2011(2):7-8.
[責任編輯江國平]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以國務院2013年40號文件中提及的"覆蓋全生命周期"為邏輯起點,在對學前兒童體育發展制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總結體育參與對于學前兒童發展的重要價值,并從政策層面分析文件的出臺對于學前兒童體育發展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全生命周期;學前兒童體育;政策
Research on the Children Sports Policy in the View of Covering Whole Life Cycle——Based on the No.40 Document Propo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13LIU W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Abstract:In the view of Whole Life Cycling which was proposed as No.40 document in 2013 by the State Council, this article is proved to motivate influence to sports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 based on analysis the restricted factors by means of documentation, and put forward to some conclusions and influences that the document will have for the preschool sport.
Key words:whole life cycle; preschool children’ sports; policy
中圖分類號:G8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413(2015)02-0081-03
作者簡介:劉灣(1990—),女,江西宜春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民俗體育。
收稿日期:2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