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 卜文文 蔣正中
摘 要:為增強宣州區水稻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提升全區水稻產量水平,2014年開展了秈粳雜交稻新品種“春優84”多點展示試驗,為該品種的大面積示范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結果表明,春優84綜合表現較好,產量較高,平均單產達697.3kg/667m2
關鍵詞:春優84;展示試驗;秈粳雜交稻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2-25-03
1 前言
宣城市宣州區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耕作制度以油(麥)-稻、稻-稻為主,常年水稻種植面積約6萬hm2,水稻生產在全區農業生產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增強宣州區水稻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筆者在宣州區五星鄉、黃渡鄉、沈村鎮、養賢鄉開展了單季秈粳雜交稻品種“春優84”(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展示試驗,通過新品種的展示,尋找適宜宣州區推廣應用的秈粳雜交稻新品種,從中摸索出與良種相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促進水稻生產全面持續穩定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 試驗設計
2.1 品種及來源 由宣城市農家樂種業從浙江省種子公司代購,品種為春優84,數量200kg。
2.2 試驗目的 通過展示試驗,考察“春優84”秈粳雜交品種在宣州區不同地區所表現的秧苗素質、主要生育進程以及產量,尋找適合該品種配套的相關高產技術栽培模式,探索適宜全區大面積推廣應用的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
2.3 試驗小區安排 本次品種展示安排了4個試驗點:沈村鎮、養賢鄉、黃渡鄉、五星鄉,試驗面積均為1.33hm2。供試水稻品種為“春優84”(秈粳雜交),沈村鎮、養賢鄉、黃渡鄉、五星鄉展示試驗的播種期分別為:6月3日,6月4日,5月25日,6月6日。
3 田間管理
3.1 播種 試驗點播種方式采取直播和拋秧2種,每667m2播種量分別為:黃渡1.5kg,養賢2kg,沈村2kg,五星2kg。為確保“春優84”品種生育期的準確性,展示品種種子均經過曬種、侵種和催芽至整齊發叉后播種。
3.2 肥水管理
3.2.1 施肥情況 基肥:播種前施過磷酸鈣20kg/667m2,種芽肥:種子翻針時結合化學除草,施尿素3kg/667m2,幼苗肥:2葉1心至3葉期,播種后7~12d,施尿素5kg/667m2,分蘗肥:間苗補苗完當天,施尿素8kg/667m2,氯化鉀5kg/667m2,幼穗分化肥:分化一期施尿素6kg/667m2、氯化鉀
7.5kg/667m2,后期肥施尿素2~2.5kg/667m2。“春優84”生育期較長,一般在154d左右,試驗產量較高,因此其施肥量也相對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對較低,約占50%左右,而且分蘗肥和孕穗肥并重。
3.2.2 水分管理 水稻播種至3葉期宜保持土壤濕潤,做到田不白、不濕潤不灌水,返青期深水層管理,完成分蘗肥和除草劑混施后,堅持淺水層灌溉與露田相結合,打藥治蟲(飛虱、螟蟲),宜灌薄水;對大齡螟蟲,在施藥時要結合灌深水。長穗期要淺水灌溉,孕穗至齊穗期堅持深水層灌溉,齊穗后自然落干后采用干濕交替方式灌溉[1],收割前5~7d斷水。
3.3 大田要求 所有品種展示試驗田塊地力要相對均勻,大田整地達到“早、平、適、暢”要求,即早翻耕、田面平整、畦面軟硬適中、溝渠暢通,開好田間一套溝,達到內外溝系配套,能灌能排。
3.4 栽培要求 直播播種方式的要盡量做到均勻播種,播種方法采用“一撒一補”法,按畦稱種勻播,先播80%,后用20%補勻,防止稀密不勻。播種后20d左右,根據出苗情況進行移密補稀,查漏補缺,使秧苗分布均勻。
3.5 病蟲害防治 直播稻田間雜草多且草相復雜,如防除不力,將嚴重影響產量。因此,可在水稻1葉1心期(立苗期),每667m2用30%丁·芐可濕性粉劑100~120g,或10%丁·芐微粒劑500~600g,拌細潮土撒施,能有效防除稗草、莎草等雜草;水稻3~5葉期,每667m2用50%二氯喹啉酸可濕性粉劑30~35g,或“稻杰”兌水噴霧,防除稗草。另外,2014年宣州區8月中旬至9月上旬,正是水稻孕穗至揚花期間,此期出現了連續的低溫、陰雨、寡照天氣,降水偏多20%,平均日照時數偏少1~2h,延緩了水稻生育進程,并直接導致稻飛虱、稻瘟病等病蟲害在一些地區發生程度較高。因此,齊苗后要注意螟蟲和稻飛虱等蟲害的發生甚至大發生,可用康寬、吡蚜酮等藥劑進行防治。
另外,結合春優84品種易發生惡苗病和稻曲病的特性,要注重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春優84易感惡苗病,播種前用25%咪鮮胺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0%多森銨膠懸劑200倍液等藥液浸種,浸種時間不少于24h,藥液量應高于稻種表面30cm,消毒期間攪拌若干次,撈出后直接催芽或陰干后直接播種,可有效預防惡苗病的發生。稻曲病的防治不容忽視,可選用井岡霉素、米鮮胺、多菌靈、三唑酮等殺菌劑防治。用藥時間分2個階段:第一次全田1/3以上莖稈最后一片葉子全部抽出,即俗稱的“大打包”時用藥(約距出穗時間5~7d左右),此時正是病害的初侵染高峰期,這時抓住時機及時用藥,防治效果最好;第二次是在破口前5~10d再用一次藥,以鞏固和提高防治效果。
3.6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施用 2014年宣州區夏季溫度普遍偏低,陰雨天氣過多,直接影響了展示品種“春優84”的生育進程。針對這種情況,可噴施“碧護”或磷酸二氫鉀等促進生長發育,不僅能促進提前抽穗、安全齊穗,而且起到了預防低溫抽穗造成的“卡脖子”或“抱頸”現象,提高結實率。
5 結論與討論
通過春優84在宣州區沈村、黃渡、養賢、五星4個鄉鎮的展示試驗,根據定期田間調查記載的農藝性狀及最終產量數據表明,該品種苗期植株矮壯,返青快,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株高適中,抽穗較為集中,倒三葉長而挺,受光態勢好,后期耐寒性較強,轉色好,抗倒伏能力強,穗型大,著粒密,穎殼黃色,穎尖淡紅色,適應性廣。而且產量較高,根據專家測產驗收數據反映,春優84在宣州區平均實際單產達697.3kg/667m2,與全區平均單季稻單產530kg/667m2,增產167.3kg/667m2。
此外,與同地區種植的皖粳糯1號,武運粳23等品種相比,春優84稻瘟病發生程度明顯較輕,該品種抗稻瘟病能力較強。與其他粳稻品種相比,稻曲病發生程度較重,發病率達17%左右,對米質的影響很大,給后期的銷售帶來很多困難,因此,生產上要特別注重“春優84”稻曲病的防治,將損失減至最低。
參考文獻
[1]苗曉杰,黎銀忠,蘭良福,等.不同播種期對3種水稻產量的影響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4,6:34-37.
[2]朱錦樂,黃專.仙游山區一季中稻直播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4,32(1):29.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