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 肯尼思·庫克耶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5年1 月出版
大數據領域公認權威、百萬級超級暢銷書《大數據時代》作者、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邁爾—舍恩伯格教授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了最前沿的理念——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教育。他舉出MOOC、可汗學院、多鄰國語言學習網站等案例,告訴我們,蓬勃發展的在線教育領域產生了大數據,教育不只是“你講我聽”、考試評分或是選修科目更多而已。歷史上第一次,我們擁有了強大、具有實證效果的工具,能夠空前的看到學習的過程,破解過去不可能發現的重重學習阻礙,讓教育可以實現“私人定制”,改善學習的成效。教師的工作不但不會被網絡視頻所代替,還會變得更高效,更有趣,學校和政府部門也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全新的教育時代正在到來。
人民日報評論部編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15年3 月出版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在不少場合,習近平都態度鮮明地表達出對傳統的重視。從中華文化中汲取力量成為習近平治國理政的鮮明風格。本書收錄了習近平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引用的典故135 則,并逐條對其背景義理和現實意義進行了解讀,是了解習近平語言風格、執政理念的重要參考。
高滿堂 李洲著 作家出版社 2015年1 月出版
1948年,北方農村的一場土地革命引發了一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恩怨故事。黃河北岸的麥香村,生活著一群祖祖輩輩在土里刨食的農民。長工家的兒子牛大膽,地主少爺馬仁禮,在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中,一夜之間顛倒了位置。牛大膽和馬仁禮明里暗里互不低頭,相互斗法。
呂思勉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5年1 月出版
《大中國史》原名《白話本國史》,是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的成名作,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通史著作。它以歷史事件為經,以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等為緯,詳細地記敘了中華五千年的朝代更替、制度沿革、風俗更易和疆域變遷等問題,內容涵蓋范圍極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