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慧
基于“詞塊理論”和“支架理論”的寫作探究
時慧
通過分析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對書面表達的要求,分析書面表達的分類和2015年高考試題以及高中生寫作中的常見問題,探究高考書面表達常考的體裁、題型以及作文備考方向。結合教學實踐分別從體裁、題型、特殊句式、從句、話題項目、功能意念項目等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利用“詞塊理論”和“支架理論”快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母語負遷移;詞塊理論;支架理論
英語寫作是一種跨文化交際行為,是學生外語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范曉迪 2014)。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寫作是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更是語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在高考英語試題中占20~35分。2003年教育部頒發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寫作的八級要求是:①能用文字及圖表提供信息并進行簡單描述;②能寫出常見體裁的應用文,如信函和一般通知等;③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進行簡單的評論;④能填寫有關個人情況的表格,如申請表等;⑤能以小組形式根據課文改編短劇。2015年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對寫作提出的要求是,考生能根據提示進行書面表達。考生能清楚、連貫地傳遞信息,表達意思;有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
從體裁來看,高考英語寫作主要以應用文為主,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也是比較常考的文體。從題型來看,提綱類作文在高考書面表達中占較大比重,其次是(半)開放作文、圖畫作文和圖表作文。
應用文主要包括信件(書信、電子郵件)、通知(口頭通知、書面通知)、發言稿(發言稿、演講稿)、日記(日記、周記)等,其中書信是高考考查頻率最高的一種應用文文體。書信一般包括感謝信、道歉信、邀請信、求職信、建議信、詢問信、投訴信等。2015年14套高考試題中有7套試題的寫作是應用文,主要考查信件,例如全國Ⅰ卷(給美國朋友彼得寫信約稿);全國Ⅱ卷(給外教露西寫邀請信);陜西卷(閱讀校報“英語文化節”的招聘啟事,寫一封申請信/應征郵件);四川卷(回復美國朋友Sharon網上帖子,寫封信表達自己幫助她提高普通話的意愿并給出學好普通話的建議);重慶卷(向Bookcrossing.com網站寫封申請信);北京卷(給美國朋友Tim寫封邀請信,邀請他參加龍舟訓練營);天津卷(給美國中文班Chris寫信介紹擬贈圖書的類型、冊數、用途等),主要涉及邀請信、申請信、建議信等。
記敘文,主要表現為寫人記事,要么講述個人經歷,要么介紹人物。2015年高考試題中共有2套試題的寫作是記敘文。如2015年湖南卷,記敘一件被老師表揚的事情;北京卷(第二節),以A Day with a Craftsman為題,介紹在“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中,向面人藝術家學習捏面人的過程。
議論文一般選取考生所熟悉的社會上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通過剖析事例、分析原因,最后發表個人意見或提出個人主張。2015年14套高考試題中有3套試題的寫作是議論文。如廣東卷(讀寫任務)中,談談自己對“班規”的看法;湖北卷以Questioning is a bridge to learning為話題,結合事例談談質疑與學習的關系;浙江卷以When I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為題,談談“當你的想法與大多數同學不一致時,你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并說服別人,還是尊重大多數同學的意見”。
說明文常常用簡潔的文字介紹事物的特征、功能、構造、成因、變化、結果等。高考中,常見的話題有產品介紹、地點描述、方位描寫、變化分析、圖片說明、圖表說明、旅游安排等(張良聚 2013)。2015年高考試題中有3套試題的寫作是說明文,如廣東卷(基礎寫作)中,介紹國外醫療行業出現的一項新技術;安徽卷,介紹人物訪談的內容:采訪對象、采訪原因、想提的問題;江蘇卷,要求分析交通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對個人的啟示。另外,全國Ⅰ卷的寫作雖然是應用文,但是中間也兼有對“校英語報”的欄目介紹、稿件內容、長度、交稿日期等的說明內容;天津卷的寫作也是應用文,但是中間也兼有對擬贈圖書的類型、冊數、用途的介紹;北京卷的寫作(第一節)也是應用文,中間也涉及對“龍舟訓練營”舉辦時間、地點、參與者的介紹。
從試題類型來看,2015年高考書面表達依然是以提綱類作文為主,14套試題中共有7套試題的寫作部分是提綱類作文,分別是全國Ⅰ卷、全國Ⅱ卷、四川卷、重慶卷、北京卷(第一節);安徽卷和天津卷;(半)開放作文有2套,湖南卷和湖北卷;圖畫作文有2套,北京卷(第二節)和福建卷;圖表作文有3套,廣東卷(基礎寫作)、陜西卷和江蘇卷。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平時的作文備考過程中,既要兼顧體裁與題型,還要兼顧話題與功能;既要重視應用文,也不能忽視說明文和議論文;既要關注提綱類作文,也不能忽略(半)開放作文、圖畫作文和圖表作文。只有全面、系統地備考,學生在應戰高考時才能從容不迫。
(一)詞塊理論
不同的語言學研究者對詞塊這一語言現象有不同的表述,Lewis(1993)這樣定義詞塊:詞塊,即詞匯組塊(lexical chunks),集語法、詞匯和功能于一體,可整體存儲、提取和產出(鄧浩潮 2014)。段士平把詞塊定義為“真實語言交際中以高頻率出現的大于單個單詞的以整體形式儲存在大腦中,并可作為預制組塊供人們提取使用的多詞單位”。作為語法、語義和語境的集合體,詞塊可以直接被整體地存儲在記憶中,在使用中又可以被整體提取出來,因此在學習時,如果以詞塊作為輸入的基礎,學生的記憶負擔可以被減輕,教學效率可以被提高。如果將詞塊的理論應用于寫作教學,詞塊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寫作的壓力,克服母語負遷移,提高寫作的地道性、準確性和邏輯性(陳錦英 2014)。
(二)支架理論
“支架”這一術語指的是學習者獲取新的語言結構的一種方式。簡而言之,就是將“支架”比擬為“建工程時的臨時腳手架”。從教學角度而言,“支架”指的是教師通過與學生的良性互動來引導學習者學習的一種方法。它是一種教學策略,教師和學生合作,參與一個問題的解決活動,由教師提供例子、支持、指導和輸入,然后由學習者逐漸獨立,教師再逐漸撤出(莊海濱 2014)。
“支架式教學法”是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
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結合話題詞塊與功能意念,按照學生的智力和理解有效搭建“支架”,那么學生就能實現從“現有發展區”到“最近發展區”的快速過渡,從而大面積提高寫作成績。
英語寫作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盡管近幾年高考作文難度不算太大,但依然有很多學生拿不到高分。學生的寫作錯誤特別多,既有詞匯拼寫錯誤、搭配錯誤,又有語法錯誤、句型錯誤;有的學生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表達不符合英語習慣,不自然、不地道;有的是亂用話題詞匯、誤用功能意念。再者,有些教師對作文訓練不夠重視,認為學生只要夯實基礎知識,然后再背誦幾篇范文就可以拿到高分。以上問題導致了學生寫作中中式英語表述多、詞匯和句式結構缺乏多樣性,或者面對寫作題目,學生無話可說,好不容易寫出的文章也是內容空洞、語言貧乏(殷志勇 2014)。
為解決以上問題,大面積提高學生的英語作文成績,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利用“詞塊理論”和“支架理論”有效開展作文系列教學活動,從單句翻譯到一句多譯,從話題詞塊到語篇輸入,從功能意念到話題訓練,從體裁訓練到題型訓練。從體裁角度,寫作訓練分為應用文(感謝信、建議信、道歉信、申請信、求助信、稿件、演講稿、日記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從話題角度,寫作訓練分為生活篇、學習篇、對外交流篇、文化篇、環保篇、社會熱點篇;從句子角度,寫作訓練分為特殊句式、從句、非謂語、功能意念等。
(一)學校生活話題常用話題詞塊
參加比賽take part in the competition;
參加英語演講比賽 take part in the English speech contest;
參加演講take part in/attend a lecture;
發表演講give/deliver a speech;
參加暑期培訓班attend a summer school;
參加夏令營attend a summer camp;
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take an active part in various after-class activities;
做志愿者工作do volunteer work;
贏得比賽win the match;
輸掉比賽lose the match;
獲得金牌win the gold medal;
打敗某人beat/defeat sb.;
堅持夢想stick to my dreams;
實現我的夢想realizemydream/makemydream come true;
達到我的目標achieve my goal/aim;
實現我的抱負fulfill/accomplish my ambition;
獲得成功gain/enjoy success;
與……相處得好get on well with sb.;
融入班級fit in with the rest of the class;
適應新環境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對生活有積極的態度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樂觀對待生活remain optimistic about life;
面對挑戰face/be faced with challenges;
接受挑戰accept the challenge;
應對挑戰handle the challenge;
鼓起勇氣take up courage;
永不灰心never lose heart;
失去信心lose heart;
考試失敗fail in the exam/fail to pass the exam;
成功通過高考succeed in passing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向某人求助turn to sb.for help/ask for help from sb.;
接受某人建議follow one’s advice/take one’s advice;
向某人伸出援助之手offer sb.a helping hand/ give a helping hand to sb.;
有規律地適度鍛煉doaproperamountofexercise regularly;
處于極大的壓力之下undergreatstress/pressure;
應對壓力deal with pressure/cope with pressure;
去度假take vocations;
欣賞美景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做兼職do some part-time job;
與某人交朋友make friends with sb.;
做運動do sports;
強健體魄build up one’s body;
豐富我們的學習生活enrichourschoollife/enrich our life on campus;
(二)句式訓練
對于打造精品句子訓練,筆者分別從特殊句式、從句、非謂語、功能意念等方面加以強化。特殊句式系列包括倒裝句、強調句型、虛擬語氣;從句系列包括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例如:
Not only is our English teacher humorous but also she is considerate and patient.
我們的英語老師不僅幽默而且對學生體貼又有耐心。(倒裝句)
It is my parents’care and encouragement that make me become more confident.
父母的關心與鼓勵使我變得更加自信。(強調句型)
I’m more than grateful to you for your help.But foryour help,Iwouldn’t havemadesuch great progress.
我非常感謝你對我的幫助。要不是你的幫助,我不可能取得這么大的進步。(虛擬語氣)
What is known to all is that hard work is what it takes to achieve our goal.
眾所周知,勤奮是實現我們夢想所需要的。(從句)
Although I have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I’ll keep practicing speaking it.
雖然我用英語交流有困難,但是我會堅持練習說英語。(非謂語)
(三)功能意念訓練
功能意念包括感謝語、道歉語、建議語、邀請語、遺憾與憂慮語、祝賀預祝愿語、計劃與打算語、征求意見語、觀點與態度、時間與空間、安慰與鼓勵、特征與計量、邏輯關系等。比如:
I can’t thank you enough for your generous help and kindness.
我十分感激你慷慨的幫助和你的善良。(感謝語)
We sincerely hope you can come back to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我們真誠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你能再來中國。(邀請語)
It’s a pity that you have to go back soon!
很遺憾你得回去了。(遺憾語)
Weplantoholdawiderangeofactivitiestocelebrate our graduation.
我們計劃舉行一系列的活動來慶祝我們的畢業。(計劃與打算語)
A farewell party for you will be held in Room 302 in the Sun Club this Saturday evening.
本周六晚上,我們將在陽光俱樂部302房間為你舉辦送別晚會。(時間與地點)
在這種基于“詞塊理論”和“支架理論”的寫作訓練過程中,筆者充分利用不同話題詞塊的積累,多角度、全方位搭建“支架”,提升學生的語言品質。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感受、接觸并運用豐富多彩的目標語,最大化地利用寫作教學的強勢協同效應。通過寫作預習案的編制,有效搭建“支架”,幫助學生實現“i+1”的輸入,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探究、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的有效引領,快速實現“現有發展區”到“最近發展區”的有效過渡。使用這種訓練模式,既可以增加學生寫作的多樣性、豐富性、正確性和流暢性,還可以讓學生在面對高考試題的時候游刃有余、信心百倍。“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高考備考中,教師只有不斷引領學生完成略高于其能力的意義構建,厚積薄發,才能不斷拓寬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而在高考作文中拿到高分。
引用文獻
陳錦英.2014.文本視角下的英語寫作教學例談[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4):52-55.
鄧浩潮.2014.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語塊習得探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21-25.
范曉迪.2014.英語寫作中的母語負遷移及教學啟示[J].中學外語教與學,(4):10-12.
教育部考試中心.2015.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篤勤.2002.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殷志勇.2014.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課程資源開發[J].中學外語教與學,(4):22-25.
張良聚.2013.新短文改錯·書面表達[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莊海濱.2014.基于支架理論的初中英語單元話題作文寫作教學探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35-40.
作者信息:274300,山東菏澤,山東省菏澤市單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