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衛華
基于案例教學法的高職外貿英語能力教學方法探究
況衛華
外貿英語課程作為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和國際商務專業的一門重要必修課,在外貿人才的培養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目前高職院校外貿英語課程存在著很多不足,學生的外貿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要。因此,基于案例教學法來探討高職外貿英語能力教學的方法,以期在實踐教學中幫助高職學生提高專業技能。
案例教學法;外貿英語;教學方法
目前高職院校的外貿英語課程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教學方法陳舊,以至于學生無法將知識學以致用,外貿英語的應用能力較差,培養的學生無法滿足企業對外貿人才的需要。針對這些問題,本文試將案例教學法引入高職外貿英語的教學中,以期改善外貿英語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外貿英語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案例為基礎,將案例素材展示給學生,將學生帶入特定情境,讓學生積極討論,對案例進行分析,探討解決方法,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扮演鼓勵者和引導者的角色。
(一)目的明確
通過典型案例,讓學生能夠充分思考、分析,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思維方法和思考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賀月2012)。
(二)綜合性強
案例分析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較高要求。案例內容豐富,學生能夠從中分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同時由于案例的情況復雜,學生在分析時除了必須具備相應的理論基礎外,還應具有舉一反三、理論聯系實際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以學生為主
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指導學生進入案例中的情境,分析案例中的問題,從而提出解決方法。
(一)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法中,以教師教授、學生聽講為主,教師單向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告訴學生應如何做,學生只需將教師教授的知識記住,課堂氛圍乏味無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而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不會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做,而是讓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
學生在對案例進行獨自思考后,勢必會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為了使自己的觀點、見解易于被他人理解,必然會努力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通過交流,學生的溝通能力得到了很大鍛煉,學生可以在交流中取長補短、發現自己的不足和他人優點,同時也能夠激勵自己努力學習,積極進取,超越他人。
(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在企業工作中,知識并不等于能力,只有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為企業創造效益,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在案例教學法中,學生為了分析、討論案例中實際出現的問題,必須熟練掌握基本知識,同時能夠將這些知識綜合運用,轉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企業的需要。
(四)縮短與實際外貿情境的差距
在學校里,學生往往無法體會到實際的外貿情境,學生在學習中無法掌握重點,適應性較差。而案例教學法通過對現實中實際案例的展示,搭建了學生與企業之間的橋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了外貿的實際情境,提高了學生對日后的實際工作的適應性,增加了學生的競爭籌碼。
(五)教學相長,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既是教學者也是學習者。教師應在教學中掌控進程,引導學生思考,組織討論、總結、歸納成果。同時,教師還要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在學生的發展中得到啟發,從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注意案例的選擇
案例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應對案例進行精心、嚴格地挑選。案例的編排要不斷更新,以適應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讓學生不斷提高思考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學習、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盧雪良2009)。
(二)注意案例教學時間的把控
案例教學法耗時多,所以教師應注意開展組織案例教學的頻次,切不可只求數量,忽視質量。過于頻繁的案例教學容易減少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熱情,同時產生厭煩、抵觸的情緒,不利于教學的良性循環。同時在案例時間控制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課時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節,確保時間控制的合理性。
(三)教學過程中要以外貿英語的應用為先導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對外貿英語的應用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要將其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保證學生能做到學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但考慮到案例教學法耗時較多,因此所選擇的案例應該具有代表性,并充分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使學生能應用所學知識并參與案例討論,最終提高教學效果。
(一)案例準備
案例準備是開展案例教學的起始階段,在該階段中,教師首先需要確定高職外貿英語教學的教學背景與教學任務,確定本次教學的基本目標。與此同時,還要重視對教學資料的收集,通過調研、考察等活動,收集與本次教學相關的資料,保證教學過程的科學性。在獲取相應的案例后,教師根據相應的結構對資料進行處理,最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案例。
(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的核心就是“分析”,即在了解案例的基本內容后,對案例的相關要素進行分析,判斷案例所學知識的教育性,最終強化學生對外貿知識的認識,使其能更好地應用到社會實踐過程中。
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所制作的案例資料展開教學,并明確案例中的相關知識點,指出本案例中所涉及的外貿知識,必要時可借助名人軼事強化案例的真實性。在案例講解之后,將全班級學生劃分為多個討論小組,對案例資料進行討論。討論的內容包括:①案例所講述的基本內容、案例要點與教材之間的重合處。②案例中包含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措施又是什么?③根據所學知識,如何才能有效解決外貿問題?
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教師通過實際問題指導教學,并通過小組學習方法,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實踐機會,為提高教學效果奠定良好基礎。
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到高職外貿英語的實際教學中,能夠改善外貿英語教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社會培養優秀的英語與外貿能力兼具的復合型人才。
引用文獻
賀月.2012.應用課堂展示法提升高職外貿英語學生職業能力[J].教育與職業,(24).
盧雪良.2009.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外貿英語函電課程中的應用[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
作者信息:338000,江西新余,江西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