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華
運用簡筆畫教學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李慶華
教育源于生活、為了生活、更能改變生活。正因為教育的這一特性,我們所從事的任何教育活動都要遵循教育規律,尊重學生的發展。隨著辦學條件和教師多媒體操作技能的不斷增強,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已日益常態化。在眾多傳統教學媒體中,簡筆畫教學法以其操作簡單、形象直觀、無外界條件過多限制等優點漸漸為廣大教師所重視。
小學英語;簡筆畫;有效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簡筆畫是一把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簡筆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它具有作畫快速、表現力強等特點,是一種簡明扼要、高度概括的繪畫形式。而簡筆畫教學法則是教師在教學中利用板書,以凝練、概括的圖示形式,把知識點,特別是重、難點顯示出來,使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理解知識點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夠增添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李爭平、李莉2006)。
隨著辦學條件的改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學媒體的使用日漸多元化,其中多媒體課件以其靈活、方便、精美等特點受到師生歡迎,并日漸成為常態化的教學手段。但在實際教學中,過多地依賴多媒體課件影響了教學環節的流暢性和教學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多媒體課件的頻繁使用使得教師很少有機會走進學生,無形中拉大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朱慕菊2002)。實踐證明,多媒體的使用并不能替代師生課堂上真實的語言交流、思維碰撞、情感互動和人際交往等活動。
在眾多傳統教學媒體中,教學簡筆畫以其操作簡單、形象直觀、無外界條件過多限制等優點一直活躍于課堂。據調查,學生很喜歡教師運用簡筆畫,因為他們覺得“這樣課堂更有趣味性”。簡筆畫不但展示了教師的才華,更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這也充分印證了英語課標“對于小學生,教師應注意使用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使教學內容、形式與過程更為直觀、生動、形象,以適應兒童的認知特點”這一理念。
筆者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多年,期間觀摩的優秀英語課非常多,但有一節課至今印象深刻,那是一節由內地專家帶來的外研版教材的匯報課。一上場,專家就拿起一支粉筆,從容而流暢地在黑板上畫起一只只活靈活現的動物:tiger,lion,monkey...接下來,寥寥幾筆又勾勒出一個野生動物園的形象,真可謂栩栩如生,畫筆生輝。暫不說課堂的設計如何精巧,單是教師扎實的簡筆畫功底就已經深深吸引了現場的學生和教師。
也許有人會問,這些都可以通過課件或圖片來完成啊,為什么要不嫌麻煩地自己在黑板上畫呢?更何況還可能要冒畫不好的風險呢?這個答案還得學生來解答。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能調動小學生興趣的,他們樂于接受的,一定是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
課堂中,每當教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個生動的形象時,學生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那一支小小的粉筆上,這時的教師不但是傳授知識的教育家,更是一個“美術家”。簡筆畫遠比課件上那更為逼真的圖片受學生歡迎,因為這是來自教師的創作,是帶有教師情感的東西,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也由此展開。也許就是不經意畫的“超萌小漢堡”讓學生喜歡上了老師,喜歡上了英語,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外,為了營造更為純粹的純英文情景(English only),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簡筆畫將英語同客觀表象直接聯系起來,學生可以通過看畫、聽音、思義,不受母語的干擾,自然獲得語言知識。
簡筆畫教學法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是學習語言的一條途徑,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著現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其中通過圖片學習知識的相關描述如下:
一級目標:在聽做、說唱、讀寫等方面要求學生能夠在圖片的提示和幫助下聽懂簡單的小故事,說出單詞或短句,看圖識詞。
二級目標:要求學生能夠借助圖片聽懂簡單的話語、錄音材料或配圖故事;在圖片提示下用語言描述簡單的小故事;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根據圖片寫出簡短的語句(教育部2012)。圖片是一種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的手段,而教學簡筆畫正是以圖片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并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小學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在環節設計上環環相扣、豐富多樣,我們可以將簡筆畫教學法巧妙地運用于各個環節,如導入環節、詞匯教學、語法教學、閱讀教學(繪本教學)等,在下面的案例中,簡筆畫以其方便、形象、重難點突出等特點提高了教學效果。
案例一:課堂導入
在外研版五年級下冊Send an email導入環節,教師通過簡筆畫介紹朋友Angel,并創設要給Angel送生日驚喜的情景。接著用兩個電腦互傳文件的畫面啟發學生理解email的含義(見圖1)。

圖1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簡筆畫快速、生動、形象地完成了情境創設,隨著教師的導入語,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案例二:單詞教學
在The animalparty單詞教學環節,教師用字母形式分別畫出duck,cow,sheep,dinasaur四種動物形象,讓學生說一說這是什么動物,是由哪些字母組成的(見圖2)。

圖2
動物簡筆畫可愛、生動,并且是由字母組成的,學生在看圖找字母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積極。在繪畫的視覺享受中,拉近了師生關系。
案例三:語法教學
語法知識點:Therebe句型及方法詞。
教師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一棵樹,再在樹下畫一只dog,引導學生理解句型:There isa dog under the tree.
再畫一坐小山,山上畫一只山羊,引導學生理解句型:There isa goaton the hill.
接下來,依托已有畫面,繼續學習其他方位詞以及Therebe句型的復數形式。
寥寥幾筆,There be句型的語法概念和方位詞的含義就生動形象地呈現于學生眼前,不需要更多的解釋,學生就在輕松的氛圍中自然習得知識。
案例四:閱讀教學(繪本教學)
課題:Mother’sDay
呈現結合簡筆畫和關鍵詞的板書設計,突出閱讀故事的線索,以此幫助學生達到復述故事的能力目標。簡筆畫直觀、簡單、形象地呈現了故事線索,同時展現了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可愛的圖畫搭建了一座師生之間情感的橋梁,使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活躍。
師生間情感的交流和互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基礎。小學英語作業評價通常是用鼓勵性的詞匯“super,very good,excellent,great...”或等級“A、B、C”來評價,教師可以將簡筆畫運用到作業評價中,將鼓勵性評價語言和簡筆畫評價結合起來,這些圖案就可以發揮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起到評價作用,另一方面傳遞著教師對學生的情感,而學生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教師對作業的重視程度和對自己的關心。在這種自然而輕松的交流中,師生關系變得更為融洽。
當作業完成質量高時,教師可以獎勵學生一個“漢堡包”或是一朵小花;當作業質量欠佳時,教師可以畫上一個流淚的小金魚,再加上一句“Come on!”來提醒學生注意和改進。比起以往單純使用Very good,Super,Good等評價詞匯,圖畫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增加了學生完成作業的動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其實,教師運用簡筆畫教學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習的過程變得不再枯燥。
作業評價案例:

案例一:家庭聽寫作業

案例二:課堂聽寫作業

案例三:課本聽讀作業
教師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高教學簡筆畫基本功:
第一,挑選有關簡筆畫的書籍,圍繞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基礎主題展開訓練。依據課程目標,重點可以圍繞人物類、動物類、花草類、服裝類、水果類、蔬菜類、動作類等進行自學。
第二,和有較好繪畫經驗的美術教師交流學習,必要時可以依托教研活動平臺,邀請專業美術教師做培訓,從專業的角度來提高簡筆畫技能。
第三,重視備課中的板書設計環節。在備課中體現運用簡筆畫方法的板書設計。先設計好板書,再進行反復訓練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實踐。此外,還要關注課后的及時反思,找出板書設計中的問題并予以解決。
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講授者,其角色已經變得越來越豐富,我們說教師是:planners(設計者),facilitators(促進者),managers(管理者),monitors(監督者),involvers(組織者)……而這里我們還要再加上一種角色:artist(畫家)。
畫筆生輝——就讓我們用手中那一支小小的粉筆,在那塊樸素的黑板上畫出最生動的圖畫,讓我們用繪畫搭建起師生間情感交流的橋梁,讓我們的學生學好英語并享受英語帶來的快樂!
引用文獻
教育部.201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李爭平,李莉.2006.教師基本功訓練教程[M].北京:開明出版社:134-137.
朱慕菊.2002.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信息:830063,新疆烏魯木齊,新疆烏魯木齊市第75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