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
(黃淮學院圖書館,河南駐馬店 463000)
?
應用型大學戰略選擇與高校圖書館轉型發展之路*
楊 艷
(黃淮學院圖書館,河南駐馬店 463000)
應用技術大學戰略改革;圖書館轉型;發展路徑
地方高校圖書館應抓住應用技術大學戰略改革的歷史機遇,深度審視并有效地解決圖書館轉型中存在的問題,理清思路,創新服務模式,找準切入點,明確轉型定位,實現資源建設、空間設計的多元化,創設轉型發展的良好氛圍,建立數字化、智慧型、多元化的服務體系。
2014年4月25日,首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舉行,論壇以“建設中國特色應用技術大學”為主題,推動、引導一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1]。目前,隨著高校轉型的熱潮,高校圖書館要抓住機遇,審時度勢,改變思維模式,從理論和實踐上大膽摸索并探討轉型發展的走向,充分利用圖書館的優勢主動搭建高校和地方的信息樞紐平臺,積極推動高校與地方的聯盟,參與校地互動、校企合作、資源共享、信息共享,一方面達到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另一方面達到壯大圖書館規模、提高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水平、實現地方高校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目的[2]。
1.1 宏觀認識存在欠缺
從表面上看,高校圖書館轉型只是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方面的問題。其實不然,圖書館轉型與高校頂層設計、圖書館領導的理念以及圖書館整體改革都有直接的聯系,其不僅涉及戰術層面,更關系到戰略層面。因此,高校圖書館轉型必須要著眼宏觀,熟悉當前國際上圖書館領域變化的進程和特點。圖書館領導要有超前的思維和先行的理念,從而影響學校關于圖書館轉型的頂層設計改革方案,加大圖書館轉型的力度,提升圖書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1.2 內涵建設不到位
為了適應高校轉型,圖書館在內涵建設方面要有重大突破,要圍繞“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高?!钡霓k館目標,構建服務教學科研、貼近學生實踐教育的服務體系,以內涵提升為抓手,加強資源建設,優化內外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努力使圖書館實現從知識中心向學習中心、文化中心的轉變。
1.3 轉型依然存在許多發展的障礙
圖書館如何轉變長期形成的傳統的大空間大流通格局;如何構建嚴肅的科研服務與閱讀多形態、休閑文化方式等多樣化服務體系;在資源建設方面如何協調以學科專業為基礎的大體系建設和新增專業、應用專業集群建設之間的矛盾;如何實現傳統紙質圖書建設與數字聯盟和移動網絡飛速發展下的數字資源之間的并重發展,這些都是在應用技術大學背景下轉型亟待解決的問題[3]。
高校圖書館轉型發展首先要理清思路,結合實際,抓住機遇,敢于挑戰,創新服務模式,找準切入點,明確轉型定位,創新圖書館業務流程,變革服務方式,建造新的服務環境和社會交流空間。圖書館要積極融入地方發展,積極與地方政府、各行業和社會團體、企業進行深入溝通,共同搭建高校院系與地方聯合的平臺,形成產學研共建、共享的柔性機制。圖書館要充分利用網絡和資源優勢,建立教育培訓基地,實現與用戶需求的無縫對接。此外,圖書館還可以在縮小社會上新出現的“技能鴻溝”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完善圖書館轉型發展服務機制,立足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承擔社會賦予高校圖書館的責任和使命,走出一條符合圖書館實際的特色之路。
3.1 資源建設的多元化
高校圖書館轉型發展的關鍵是要重新調整資源結構和布局,并重發展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資源建設多元化,其理念主要體現在:①館藏結構多元化。館藏文獻資源建設要以學校專業建設為龍頭,滿足學校的教學、科研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并向重點學科、新增專業、特色專業傾斜,以“應用型”為支撐,以重點學科為主,集文、理、工、貿、經、體、藝等多種學科為一體。②數字資源多元化。在數字資源建設上,高校圖書館應將科研型和應用型數字資源結合起來,注重資源種類的多元化建設,既引進科研類數據庫,提高保障教學科研工作的能力,又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把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各類資格考試的應試能力列入資源建設的重點工作,大力購買、自建適應教學和學生自學的數據庫以及適應用戶需求的應用數據庫。③人才培養多元化。根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要求,聘請知名的社會學者和大學生創業的成功人士做報告,介紹他們的經驗和教訓,以增強和提高學生的開拓精神和競爭意識。④資源建設渠道多元化。圖書館應注重高校專業建設的需求和讀者閱讀取向的發展,引進應用型的書籍,擴展資源的獲取渠道,從而使資源建設能支撐專業發展、貼近讀者需求、適應閱讀趨勢。
3.2 空間設計多元化
對于現代圖書館空間的認識,必須注重兩個層面。①虛擬空間的建設。移動終端的普及為學生獲取信息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徑,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的核心,首先就要讓讀者能夠便捷地獲取各種資源。其通過將圖書館中文電子圖書數據庫、中英文期刊數據庫、報紙、論文、標準、專利等各種文獻系統地整合于同一平臺,實現了紙質文獻資源與電子文獻資源的一站式檢索。圖書館還可以利用館際互借、原文傳遞等方式幫助讀者獲取文獻、整合數字資源,形成科研參考、視頻教學、網絡自修、電子閱讀相結合的完整體系,從而成為服務于高校和地方的數字資源學習中心。②物理空間的設計。圖書館作為現代化的學習中心,應該具備豐富的功能、和諧的學習環境和完善的設施。圖書館在設計和布局上要充分體現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特點。因此,其要在原有的傳統閱讀大格局的基礎上,完善文化氛圍建設,優化微環境,建設多元學習空間,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述求[4]。3.3 建立數字化、智慧型、多元化服務體系
高校圖書館的轉型重點和中心任務是要建立數字化、智慧型、多元化服務體系,加強網絡服務平臺建設,提供資源共享平臺,積極拓展信息服務的新方法、新途徑,構建互聯網、高校與地方的網絡服務平臺,以功能現代化為標準,建立數字圖書館系統、自動化管理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電子監控系統、多媒體導讀系統、通信系統、咨詢系統以及文獻查閱系統等,從而使整個圖書館的流通借閱系統和信息輸送服務系統更具現代化和自動化效果。圖書館要依據用戶的需求創建智能化信息服務模式、個性化推薦服務模式、知識管理服務模式,加強信息溝通和統籌,建立綜合信息服務門戶網站,提供一站式服務。
圖書館要充分利用數字化與信息技術,以電子資源為切入點,以網絡聯盟為途徑,整合基礎設施資源、人才資源、網絡資源、讀者資源,擴大流通領域和流通渠道,變擁有為付出,變靜態為動態,變分散為整體,變自足為共享。圖書館要積極搭建政府信息網絡中心與高校網絡中心聯合的平臺,借助圖書館數字資源平臺,構建集高校、社會和科技情報所三位于一體的資源整合共享機制,形成統一的大型數字圖書館資源庫。圖書館還要充分利用共享資源,通過館際互借、原文傳遞、開展咨詢解答等,形成集定題服務、課題跟蹤、個性化服務、重點讀者服務于一體的智慧型咨詢服務體系。
3.4 創設轉型發展的良好氛圍
應用技術大學環境下的圖書館轉型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高校領導在頂層設計方面的支持以及宏觀的管理和引導。創設良好的轉型發展氛圍,需要圖書館以追求環境優美、技術先進、服務一流、流通多元化、讀者滿意等為目標,以資源數字化、流通網絡化、信息個性化為突破口,在開發、整合、流通、傳播、應用等工作中實現創新。對于圖書館轉型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重視矛盾、分析矛盾、逐一化解矛盾,從而切實解決圖書館轉型發展中的一些瓶頸問題。此外,還要加強對圖書館轉型發展的宣傳,創設有利于館企合作的制度環境,利用圖書館的信息技術、數字資源以及數據庫,建立應用科研機構,逐步形成產學研結合的長效機制[5]。同時,高校圖書館還要堅持“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聯盟平臺,發揮圖書館在資源、人才、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優勢,全力支持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積極參與和開展應用技術大學的科學研究項目,促進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承擔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服務職能。
地方高校圖書館轉型是緊密配合地方高校實施應用技術大學改革的一種必然選擇,也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大勢所趨。作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圖書館早改革,早受益;晚改革,晚受益;不改革,不受益。地方高校圖書館轉型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任務艱巨,挑戰巨大,涉及制度建設、資源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方面面,必須統籌規劃、有序推進。因此,其應徹底拋棄等、靠、要思想,圍繞“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高校圖書館”這一目標,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加快高校圖書館轉型的進程,實現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1] 張祺午.駐馬店論壇:多視角關注本科轉型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2014(12):44-48.
[2] 孟慶國,曹曄.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路徑選擇與內涵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13(18):68-71.[3] 何青芳,姚俊蘭.“第二屆(2014)新技術時代大學圖書館領導與管理創新國際會議”綜述[J].圖書館雜志,2014(8):110-112.
[4] 王麗萍.美國高校圖書館的轉型與創新——基于在美國的訪學感受與體驗[J].圖書與情報,2014(3):92-96.
[5] 倪代川.大學圖書館創新發展探析[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4(5):31-34.
(編校:嚴 真)
2015-02-01
楊 艷(1979—),黃淮學院圖書館助理館員。
*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課題招標重點課題“河南省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 的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4019。
G250
A
1003-1588(2015)05-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