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余
作者信息:222231,江蘇連云港,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下車中學
中學生的英語閱讀需要能夠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的推斷來理解生詞的含義、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找出文章的主旨以及中心思想,能夠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來獲取信息,除教材外,課外的閱讀詞匯量應該累計達到15萬詞左右。這是教育部的相關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為了有效地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適當地將傳統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做些轉變。閱讀作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對人類的生活以及對認知世界十分重要。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這主要的原因還是教學的過程中仍然以教師為中心,沒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只是分離地閱讀,沒有真正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進行英語閱讀的教學時,缺乏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觀念上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中心地位,只是一味地單方面傳授知識,枯燥乏味的講解使課堂失去了趣味性,學生也一點點失去了積極性,慢慢地學生就處于一種被動聽課的狀態,注意力開始不集中。傳統的教學是教師拼命地灌輸知識,學生拼命地記錄。這種方式沒有讓學生充分地發揮想象的空間、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讓學生失去了理解閱讀問題的主觀能動性(孫曉燕 2011)。比如,在講解課本上某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沒有給學生留足夠多的時間朗讀與理解,便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講解,學生被動地理解哪一句難、哪里有知識點、哪里有語法點、哪里是需要背下來的段落,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的閱讀技能很難提高,也影響著課堂的效率。
通常教師深受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采用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過于傳統,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性、趣味性,沒有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只是一味地單方面講解單詞、語法以及句子,并沒有著重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閱讀理解的能力,使得初中生學習英語閱讀的課程成為了講解單詞、品讀詞匯、分析段落結構等的課程,這樣的教學方法太過于單一,不僅使課堂缺少趣味性、多樣性,也讓學生感到上英語閱讀課很乏味,并且使他們變得上課不再積極參與,從而形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的效率不高,注意力也不再集中。
在課堂上傳授英語知識的時候,學生閱讀的資料通常都是教師代替其進行選擇,無論是試卷、參考資料還是教材,這些重要的課上學習資料,學生沒有選擇權,都是被動地按照教師的要求購買,并且在學習中同樣按照教師的指令進行機械地執行,這也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自主閱讀的興趣。此外,在英語課堂上教學時,教師應該將所閱讀文章的中心思想帶入文章,從而把握文章的主旨,使學生學起來更有信心。這就要求教師教學時應同時抓住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師水平限制,加上能力不足,就目前來講,教學多數不重視文化方面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傳授語言形式上的學習。
有的學生喜歡大聲地朗讀文章,有的學生習慣用手或者筆對著單詞逐個閱讀,造成閱讀效率不高、效果也不理想。更不容易理解文章通篇的主旨思想。另外,學生在更注重把握閱讀的速度還是閱讀的質量上感到迷惑,不知道應該更加側重速度還是質量。對于中學生來講,不能只是側重某一方面,要同時兼顧,既要保證效率,也要保證速度,這樣才能提高閱讀理解水平。
中學生英語課堂深受傳統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影響,學生與教師彼此之間互動很少,枯燥乏味的講解使課堂失去了趣味性,學生失去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喪失。根據新課標的教育理念,教師應該徹底摒棄過去的教學方式(黃曉娟 2011)。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學生主宰課堂,有充分的發揮空間,并且轉變教學重點。比如說,選自八年級教科書“新目標”的英語課文Will people have robots?文章主要講機器人如何使用及其發展史,教師可以讓學生調查一些相關資料并且小組討論,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小問題,如:What is robots?Why the robots can help people?等,讓學生能夠多方面下手理解文化背景,理清思路,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思考和討論,通過一系列的訓練,讓學生意識到能自主學習,學會學習。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閱讀時的主觀能動性,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摒棄用低效的方式來教學,體現新課程改革的英語課程標準,形成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嘗試多種教學活動,明確和把握教學內容重難點的教學,同時增強課堂趣味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閱讀時形成好的學習習慣,最終提高英語閱讀學習的效率。比方說,選自八年級教科書“新目標”的英語課文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的內容,給學生布置課下任務,提一些引導性的問題來指引學生思考,這樣不僅讓學生樂于參與討論,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的積極性,也提高了閱讀學習的效率。另外,教師需要多種方法來對不同難度的課文做針對性的教學,比如,選自八年級教科書“新目標”的英語課文It must belong to Carla,文章難度相對來說復雜并且很難,可以讓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文章或略讀文章的方法來學習,提高學生的快速篩選識別信息的能力,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要結合書本上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自身的學習現狀和年齡特點來進行教學,不僅僅要在課堂上教學,也要通過課外閱讀的滲透來充實學生的英語閱讀,從而提升學生有效率的閱讀學習。比如,學習八年級的教科書“新目標”的英語文章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時,教師可以滲透一些中西方文化特征,讓學生了解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差異性來補充教材知識(孫景然 2011)。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來搜集party上的日常對話、party上需要的美食等各個方面的資料,這樣不僅使學生增大了閱讀量、學會了很多生詞,也能對西方文化多一些了解,逐漸豐富自己的英語知識,提高閱讀水平,這樣才能符合新課改對學生各能力培養的要求。
中學生處于剛剛接觸英語閱讀學習的階段,很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閱讀習慣,比如閱讀時大聲地朗讀文章,有的學生習慣用手或者筆對著單詞逐個閱讀,對于這些錯誤情況,教師要及時地發現并且糾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閱讀時抓住文章的重點,抓住段落中的中心句、中心詞,把握文章主旨大意,遇到不會的單詞不要著急查字典,要試著聯系上下文揣測大概意思,閱讀時聯系上下文,把握前后關系并注意轉折詞與關聯詞。通讀全文后一定要知道文章講什么,大意是什么,判斷推理文章給出的重要信息和線索。中學生在學習英語閱讀時,只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有效地提升閱讀的水平與效率。
綜上所述,在中學生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的教學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摒棄過去的傳統教育方式與教育理念,從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充實教學內容、改變不良的學習習慣等方面著手轉變,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從而有效地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