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沛縣安國中學 盧世國
“我的村莊我的國”綜合性學習課程的實踐與思考
☉江蘇省沛縣安國中學盧世國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里“綜合性學習”和“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共同組成語文學習的五大板塊。綜合性學習作為一個獨具特色的教學領域,首次成為我國語文課程體系的有機構成部分,成為我國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它以其獨有的魅力越來越深入地影響著中國當代語文特別是中小學語文教學,在語文學科領域產生的沖擊使建國以來的中小學語文教學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使語文學科教學走向了與歷史有效銜接、與未來真正接軌,而且帶來了學生學習方式及語言思維的涅槃。
我們的省規劃課題《農村初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選題指導研究》以綜合性學習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我的村莊我的國”綜合性學習課程為載體開展實踐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1.“我的村莊我的國”綜合性學習課程的主要內容
兩漢文化看徐州,徐州文化看沛縣,沛縣文化看安國。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在徐州沛縣,劉邦生活在沛縣安國鎮的時間比較長,安國鎮有一個村子就叫劉邦村。在安國鎮不超過五里的地方,出了三個諸侯將相,所以安國鎮素有“五里三諸侯,一帝三丞相”的美譽。關于劉邦及其團隊的神話、傳說、故事,在安國老百姓中廣為流傳。另外,安國鎮瀕臨美麗的微山湖,境內絳侯湖AAAA濕地公園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團隊,安國鎮依托漢文化資源和環境區位優勢著力打造旅游強鎮。地域特色和鄉鎮發展契機為我校開設“我的村莊我的國”綜合性學習課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我的村莊》課程開設在初中一年級,主要內容有:村名的來歷、村里的歷史典故、名人軼事、風俗人情、物產特色等。學生通過調查、訪問、攝影、繪畫、寫作等方式,了解所在村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比如有學生家在安國村,他就寫出了《安國村名是怎么來的》這樣的文章。文章中有這樣的語段:我們安國鎮素有“五里三諸侯,一帝三丞相”的美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美譽呢?“三諸侯”是指漢初的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他們的故居皆在我們安國境內,絳侯周勃生于周田村,安國侯王陵的府第在安國集,潁陰侯灌嬰的食邑在灌嬰村,三地成品字形,相距均五里,故稱“五里三諸侯”。安國侯王陵的府第在安國集,也就是我們安國村,這就是安國村名的由來。這是多么值得驕傲的事情啊!
《我的國》課程開設在初中二年級,以班級為單位命名,比如(1)班命名為江蘇班,(2)班命名為北京班,(3)班命名為西藏班等,一個班級對應一個省,若干個班級涵蓋了整個中國。課程的主要內容有:該省的概要介紹,調查了解該省的歷史、地理、文化、名勝、物產等。學生通過上網查資料、與名家QQ在線訪談、讀書、旅游等方式,了解某一個省的歷史、地理、人文、資源、環境、特產等。比如西藏班所寫的《遙讀西藏》:西藏對于我們班級同學而言,是遙不可及的,但我們把《天路》這首歌當作我們的班歌的時候,我們感覺西藏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讀西藏的故事,也讀那首詩: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
《我的國》課程也開設在初中三年級,以班級為單位命名,比如(1)班命名為美國班,(2)班命名為日本班,(3)班命名為印度班等,一個班級對應一個國家,若干個班級涵蓋了整個世界。課程的主要內容有:調查該國的概要介紹,了解該國的歷史、地理、文化、名勝、物產等。學生也通過上網查資料、與名家QQ在線訪談、讀書等方式,了解某一個國家的歷史、地理、人文、資源、環境、特產等。比如有班級這樣介紹日本:我們班算是最倒霉的一個班,人家有的班叫馬爾代夫,是亞洲最小的一個國家?!斗钦\勿擾》男女嘉賓最向往的國度,多美!可是我們班叫日本班,倒霉透了。可是班主任給我們講,只有當你以極大的悠情去了解一個最不喜歡的國家的時候,你就有可能成為這個國家的發言人……
2.“我的村莊我的國”綜合性學習課程設計與實踐
課程建設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加強校本課程建設,完善課程體系結構,素質教育的實施方能進入教育改革的核心地帶。校本課程集中體現了學校教育價值的取向,影響著學校各類課程的教育活動方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展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同時為教師提供表現與創造的無限空間,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基于這些認識,我們提煉了我校的辦學理念:辦“自覺、自主、自然”的教育,培養具有“安邦定國”情懷的中學生。依據這個理念,我們定位了四個維度:家園情結、祖國情懷、世界眼光、未來思想。我們希望通過這四個維度,達到我們的辦學目標,而“我的村莊我的國”綜合性學習課程成了實現這個目標的載體。課程從低年級開始,呈循序漸進式,每周1-2課時。課程開設不重結果重過程,不求數量看質量。雖然課程開發時間還不長,但校本課程開發實現了學校課程的創新,從根本上解決了“以校為本”的學校個性化課程建設問題,為學校辦學特色建設與發展提供了一個政策性課程空間和運作平臺,相信今后我們能夠做得更好。
1.課程凸顯語文性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里,“綜合性學習”是語文學習的五大板塊之一,雖然我們把它獨立出來當作一個課程來做,但它還是語文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依然要凸顯語文性。比如,我們舉行了這樣一個活動,霸王別姬。這個故事有很多學習元素,《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曲:京劇《霸王別姬》全本唱詞:劉邦:〔引子〕運籌帷幄,韓信:〔引子〕掌兵符。劉邦:〔引子〕決勝策。劉邦、韓信:〔引子〕神出鬼沒。眾漢將:(白)參見主公!劉邦:(白)平身!見過元帥!……在我們這里“霸王別姬”就是一道菜:一般甲魚要在二斤以上,雞三斤左右,老雞為佳。把姜、蔥、陳皮、丁香等佐料放入挖空的蘋果中,再把蘋果放在雞腹內,用高壓鍋把雞蒸熟后放在一邊。甲魚放血,沖洗干凈,用鍋蒸熟,澆上老雞湯,稍微燜一會。然后把甲魚放在雞上邊,甲魚頭同雞頭別在一起?!鞍酝鮿e姬”味道十分鮮美,是初春和冬季的上等佳肴?!鞍酝鮿e姬”不僅造型優美,香氣馥郁,而且營養豐富。甲魚中含有豐富的動物膠和角蛋白,對人體有滋補和保健之功效。我們的課程這樣安排:用說明的方式給客人介紹這道菜,學會唱《霸王別姬》歌曲,背誦《垓下歌》……這一系列活動,凸顯了語文學科的特點,讓學生在綜合性的學習中提升語文素養。
2.課程凸顯實踐性
在課程的基本理念里,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在課程目標里,綜合性學習活動則是一種課程形態。處于這兩種情形下的綜合性學習,應分為綜合性學習方式與綜合性學習活動(或稱為“以項目為話題”的語文專題活動)。“我的村莊我的國”綜合性學習課程更注重課程的實踐性。比如,我們發現,成語的出處有很多,有些成語我們可以閱讀有關典籍了解其本源和深意;有些成語描述的是真人真事,故事的發生有其具體的時間和地點。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成語故事發生的具體地點,到實地訪談當地的人,也許能夠對成語的本源和意蘊有更深切的認識。把這個訪談過程拍下來,能夠給更多的學生提供學習的素材。成語數量驚人,浩如煙海,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拍出更多的成語??紤]到這個原因,先以我們地區為主,拍出屬于我們地區特色的成語地圖來。活動中,學生聯系,學生采訪,學生剪輯,學生后期制作,學生把成品發到網上。這一切雖然有教師的指導,但學生是主角。這就是語文課程的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3.課程凸顯綜合性
什么叫綜合性呢?綜合性應包括課程內容的綜合性、教學方式的綜合性和教學手段的綜合性。比如,《雷雨》:魯侍萍:(大哭)這真是一群強盜?。ㄗ咧林芷济媲埃┠闶瞧迹瓚{什么打我的兒子?這里面有課程內容:感嘆句和反問句、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省略號的用法等,體現了課程內容的綜合性。教學方式有很多種,講解法、示例法、演示法等,體現了教學方式的綜合性。比如用講解法讓學生理解什么是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用探究的方法讓學生研究此處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的作用。教學手段也有很多,觀看視頻、聽錄音、舞臺表演等,體現了教學手段的綜合性。這里的綜合性,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各學科的綜合性。這個綜合性,就是以語文學科為基礎,綜合各類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基于語文素養的綜合能力。比如“我的村莊我的國”綜合性學習課程,學生不僅要用語文的方式學習,還把歷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等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體現了綜合性學習課程的特點。
綜合性學習課程是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省規劃課題“農村初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選題指導研究”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是如何使我們的研究進一步深入,我們還在探索中?!拔业拇迩f我的國”綜合性學習課程還會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我們的工作才剛剛起步,我們愿繼續探索,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本文是江蘇省十二五規刻課題“農村初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選題指導”(B-b/2011/02/161)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