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濤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與創新實踐探究
裴濤
傳統英語教學將教學重點單純地停留在詞句的分析和理解層次上,已不符合現代英語教學的要求,如何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已成為現代英語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通過教學實踐分析,建議在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倡創新教育,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完成學習目標。
初中英語;合作創新;課堂教學;活動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去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教師只有善于和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學生才能對教師產生親密感,對英語產生親近感。比如,當學生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時,教師應以“Well done”“Wonderful”等語句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當學生遇到困難或受阻時,筆者常常以“Don’t be afraid”“Try it again”等方式鼓勵。教師應該充分地重視和賞識學生,使學生得到成功的滿足感。教師可以和學生交談體育類、時尚類的話題,暢聊閱讀過的書籍等。教師應該對學生在學習中的一些良好習慣給予贊賞,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培養融洽的師生情感,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在素質教育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比較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愉快地學習。例如,當需要進行一個以“環保”為主題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和生活關聯較密切的方式導入新的課程,引導學生快速回答問題。這種方式對學生學習非常有幫助。
T:There is much pollution all over the world now.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
Ss:Water pollution;Air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Soil pollution etc.
T:Do you know what causes water pollution?
Ss:Factories pour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T:All the factories?
Ss:No.
T:What factories?
Ss:Paper factories,printing and...
符合生活情景化的導入通常包括:針對某一主題預先要求學生準備一首歌、一首詩、一句名人名言、一幅畫、一個場景或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個游戲等。該方式具有形式多樣、課堂氣氛熱烈等優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熱情,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
例如,某一堂課的話題是電,筆者就讓學生談“How to save electricity”,學生感興趣,也就有話說。再例如,筆者在教授Go For It中When was he born?這一話題時,要求學生課前搜集課文中自己最崇拜的明星,如Li Na,Liu xiang,Deng Yaping,Michael Jordan,David Beckham等人的資料。以了解到的資料信息為背景,筆者組織學生用英語介紹和交流信息。在這樣的教學環節中,學生是用語言進行真實的實踐活動,而不是單純的背誦和記憶。
游戲同樣也可以激勵學生去思考問題。例如在導入新課sports之前,筆者讓幾個愛好運動的學生擺出幾種正在運動中的pose,并問其他學生:“Whatkinds of sports are they doing?”一般筆者對學生的回答都會給予如“Wonderful”“Well done”“Excellent”等肯定和鼓勵。諸如“The most popular and happiest topic this summer,and the most popular but angriest topic last summer in Guixi”這些題目,本身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因此筆者對學生的回答都是進行靈活的處理,并適當地給出肯定,如:“Wonderful”“I think all of you did very well,but who has the best idea?”等。讓學生在這樣一個真實的愉快的學習氛圍下進行語言情景的體驗,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強烈的學習意愿(教育部2003)。
《新課標》中提到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要轉變教師觀念,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學習環境中,采取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為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筆者建議從以下兩點出發。
(一)創設任務型團隊活動
創設團隊型實踐活動任務,為學生提供愉快的情感體驗和輕松的學習環境,能在學生之間形成有效互動,提高學生的表達技能。例如,對于“交通出行方式”這個話題,可以設計成任務鏈的模式進行。先布置初級任務,讓學生互相采訪從家里到學校的距離,平時上學出行的方式,耗時的長短。緊接著布置第二項任務:鷹潭景點一日游,突顯語言交際功能。第三項任務:聽力訓練,聽一段語言材料,了解世界各地的人們上學或上班出行方式的差別。第四項任務:小組討論任務,對當前旅行或出行方式的環保建議。
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實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避免了單一、乏味的活動模式,并從不同的角度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讓整個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
例如,對于Unit 6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一章節來說,重點就是“Transportation”,對于如何圍繞這句“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以及“How long does it take?”還有“How far is it?”進行層層的展開。再如:教授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這一課題時,筆者給學生播放了幾種不同類型的音樂,然后提問:“What kinds of music they are?”大多數學生對音樂比較感興趣,頓時興奮了起來,紛紛說出他們喜歡的音樂類型,滔滔不絕。筆者順勢問道: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Who is your favorite singer?How often do you go to a concert?Do you know Michael Jackson?當學生正在熱烈討論時,筆者又提出movie這一話題,讓學生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然后繼續提問:Do you know how many kinds of movies?What’s your favorite movie?Who is your favorite movie star?How often do you go to movie theater?這個時候,筆者會參與到學生的小組討論中去,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
接下來的環節是學生表演和欣賞。整節課學生的參與度都很高,筆者認為,在這種師生任務型合作活動過程中,不僅能將課堂教學內容予以延伸和拓展,而且能更為廣泛地調動學生的情緒和對學習的熱情,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培養學生的發散型思維能力
成功的英語課,應該重視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能力的培養。相較于“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對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方式更感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
一般在閱讀課上,筆者會留出時間讓學生閱讀材料,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最后通過小組討論等不同形式得出答案。
例如筆者在上課時問過學生這樣一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the best movie theater is?學生紛紛回答道“cheap”“great sound”“comfortable seats”等。對于他們的不同見解筆者從來不直接予以否定,而是加以引導。學生愿意提問、辯論和質疑,勇于表達出自己不同的觀點,才更能促進其個性的充分發展,激發其探究學習的熱情。隨后筆者繼續提出問題How can we keep healthy?學生便紛紛從自己的經驗談起。
最后筆者又給出幾個題目:
1.It is bad for your eyes if you watch TV for more thana day.
2.What day is Nurses’Day?
3.What day is No Smoking Day?
4.People in US can’t drink beer or wine before they reach.
5.Which(butter chocolate meat milk)can make you fat easiest?
6.If you want to keep healthy,how many hours of sport do you have to do in a week?
然后再讓學生進行討論“Why should we keep healthy?”得出可行的答案。
再例如,在學習保持健康的話題時,筆者先出示了一張胖男孩的圖片問為什么近年來在我國會出現這么多體型偏胖的孩子,學生各抒己見,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吃太多、缺乏鍛煉、吃的食物不夠健康、所吃食物油脂含量過高等。然后,筆者讓學生自行討論“Why and how should we keep healthy?”最后,筆者引導學生總結出各種可行的答案。
發散型教學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例如對于環保出行方式這一話題的討論,學生給出了政府綜合治理環境污染的建議以及為水循環設計合理的循環圖等。學生隨性地表達和添加新的內容,有利于學生用積極的態度來運用語言知識,真正實現學習英語的意義。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強調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只有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權利,才能對學生的學習潛能進行有效的開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引用文獻
教育部.2003.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信息:335401,江西貴溪,江西省貴溪市泗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