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星新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論藝術體操項目的特征與本質
盧星新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藝術體操是隸屬于體育運動范疇的一項藝術性較強的女子體育項目,是以藝術和優美為主要特征,以塑造健美體形、形成優美體姿、培養高雅氣質為主旨,在自然體操的基礎上,融入音樂、舞蹈、輕器械等元素,運用體育與藝術相結合的手段,在一定空間和時間內,將各種優美的身體動作、巧妙的器械運用、動聽的旋律以及協調的服裝色彩等諸多美的因素融為一體,完美表現女性身心美與氣質美的體育運動項目。它既是一項具有廣闊創新空間的高難度、高水平的競技體育項目,也是一項適合女子生理、心理和身體聯系特點,能有效增強女子身心素質的大眾性體育活動和表演藝術。
藝術體操作為競技體育項目之一,也具備著競技體育的基本特點:激烈的競爭性、廣泛的社會性、高度的公平性、獨特的觀賞性、巨大的功利性和無止境的追求等。
2.1 從歷史角度看藝術體操的特征與本質
藝術體操起源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洲。歐洲在經歷文化復興、宗教改革和法國十月革命之后,各種思想、學派和爭論相互碰撞,得到自由發展。在德國“體操運動之父”古茨.穆茨、瑞典體操學派創始人佩爾.亨里克.林、法國著名舞蹈家弗.德爾沙特等創新先驅者們的智慧下,將美學與自然體操相結合,藝術體操逐漸地孕育而成。20世紀40年代傳入美洲,20世紀50年代傳入亞洲。從20世紀60年代,藝術體操開始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壯大。在我國,藝術體操起步較晚,從嘗試探索階段到如今的不斷發展強大,中國藝術體操隊逐漸取得驕人的成績。2008年奧運會,集體項目取得藝術體操項目奧運獎牌零的突破,獲得銀牌。2013年第22屆世界藝術體操錦標賽中,鄧森悅獲得個人全能第四的好成績。在各類全國藝術體操賽事中,新人輩出,成績優異,這足以說明我國藝術體操的發展正處于上升期,不斷地向前超越,有著巨大的潛質。
2.2 從國際競賽規則的視角看藝術體操的特征與本質
競賽規則是競技體育比賽的法寶,也是一把標尺,既規定參賽者的條件,又制約著參賽者的行為,是引領項目發展的航標燈。藝術體操作為一項獨有的女子奧運項目,其規則也隨著時代和項目自身的發展在不斷地改善和更新,2013年藝術體操新規則出臺,競賽評分體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難度評分體系由身體難度、舞步組合、結合旋轉和拋的動力性動作、器械熟練性難度四個部分組成,最高分值為10.0分(見圖1)。規則規定:在一套動作中,身體難度的數量至少6個,最多9個;舞步組合至少1個;結合旋轉和拋的動力性動作至少3個;對于器械熟練性動作的數量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其中舞步組合至少出現一次,且持續8秒,這一新規定導致身體難度之間的連接離不開舞步組合的藝術再現,賦予成套動作編排更高的藝術價值。結合旋轉和拋的動力性動作推動身體難度動作的升華,這樣的評分體系的重組,強化了成套動作的高難度藝術性。對于器械熟練性動作的數量不設限制,足以看出新規則對于器械熟練運用的高要求和新的發展趨勢特征,“舞步”與“器械”的不可分割性更加說明新標準將引導藝術體操身體與器械的雙重藝術化。該項動作的藝術化又從屬于難度體系,雖然分值只有0.3分,但仍說明了新周期難度藝術化的發展趨勢。
2.3 項群歸屬及專項特征與本質
運動訓練學理論將競技體育項目的特征分為三個層次:一般特征、項群特征和專項特征。一般特征和項群特征主要是從基礎和宏觀的角度概括多個項目或一類項目的一般共性,在總體方向上為運動訓練提供目標和依據。專項特征是一個具體運動項目的專門特征,在細節上對專項訓練進行指導。專項特征分為外部特征和本質特征。外部特征包括技術、戰術、體能等顯性特征。而本質特征則指外部特征所蘊含的生物力學、生物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和運動智能學等方面的特征。外部特征與本質特征的關系是表象和機制的關系。不同項群的運動項目特征可以從體能特征、技能特征、戰術能力特征、心理能力特征與智能特征等清晰地將它們區分開來。
田麥久的項群理論將競技運動項目以運動員競技能力為主導決定因素、以運動項目的動作結構和運動成績的評定方法為標準進行分類并建立體系。根據競技能力主導因素,藝術體操屬于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藝術體操項目強調器械與身體動作的完美結合,重視能夠展現各項器械特性的基本技術組的運用,同時注重技術運用的多樣性,提倡高難度、高價值技術的發展,鼓勵復合及混合動作技術的使用。藝術體操項目更是要求技術準確、優美,并充分展示動作美、音樂美、形態美、空間構圖美、服飾美等綜合藝術性。根據運動項目動作結構分類,藝術體操是多元動作結構的運動項目,其組合類型是固定的,也就是說該項目要求運動員在比賽中完整地“再現”訓練中千百次重復練習的動作組合。從運動成績的評定方法上來看,藝術體操顯然是評分類項目,在評分類項目比賽中,裁判員按特定的規則和評分辦法,對運動員所完成的動作質量給予評分。藝術體操評分從動作難度的構成和完成質量上進行評分,在難度上以10分為上限對已構成難度動作進行相應加分,在動作完成質量上以10分為基礎對失誤或失敗進行相應減分,得分為最終難度分和完成分的總和。
2.4 生理生化特征與本質
目前,采用生理生化指標對優秀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進行檢測和監督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不同的運動項目,其運動員的生理生化指標也有所不同。運動員的身體機能的變化主要受訓練負荷、恢復措施的影響,而常用的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的生理生化指標為運動強度、運動量、訓練方法和訓練效果、營養等恢復措施的監控指標。藝術體操項目對運動員的形體有著特殊的要求,必須在高挑和纖瘦的形體基礎上保持良好的身體機能水平,以保證科學的、適量負荷的和大運動量的訓練。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應根據藝術體操項目和運動員的特點選擇訓練方法和手段,制定細致的強度分級,科學檢測和評價有氧能力的發展水平以及有氧能力水平對專項成績的影響,使有氧訓練與有氧—無氧訓練、無氧訓練等不同強度的訓練內容有機地結合,確定符合藝術體操項目和運動員具體情況的最佳運動負荷。
2.5 心理訓練特征與本質
藝術體操的運動技能是通過無數次的訓練和比賽,才能達到動作與形象完美結合的境界。在高水平競技中,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得到最佳控制的狀態下,才能穩定地發揮出技術水平并獲得突出的運動成績。心理訓練在藝術體操的全面訓練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與身體、技術、戰術訓練相輔相成。由于藝術體操屬于技術類表現難美的項目,心理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可作為戰術訓練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務是培養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的條件下,善于控制自己心理狀態的能力。運動表象是藝術體操心理訓練可采取的重要方式之一,可分為積極的動作表象和消極的動作表象。積極的運動表象對運動員成績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運動表象不受場地、情景和時間的限制,也就是說運動員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運動表象,尤其是在運動員受傷后不能進行正常身體訓練時,運動表象可以幫助運動員彌補正常訓練的損失,因此培養運動員運動表象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初級和高級運動員都鼓勵采用漸進性運動表象。

圖1
樹立運動員的自信是心理訓練的關鍵,充足的自信心是運動員最大限度地完成和表現動作的保證。教練員每一句積極的語言都能維持和提高運動員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應該盡可能多地表揚運動員高質量完成的技術動作,適時、積極地表達對運動員的滿意和接受的關懷情感。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利于其內心情感的抒發并最大幅度地完成所有動作,幫助運動員的動作達到優美、舒展、協調等要求,促使其身體動作的表現力達到最佳的效果。
G834.1
A
1674-151X(2015)04-049-02
2015-03-14
盧星新(1990 ~),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