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石河子大學本科生課余鍛煉行為調查研究
王 健
(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1.1 研究對象
以石河子大學本科生課余鍛煉行為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隨機選擇石河子大學各院系大一和大二學生共2295人,其中男生1032人,女生1263人。
對石河子大學四年制本科生隨機發(fā)放問卷2300份,回收2300份,其中有效問卷2295份,有效率99.8%。然后用excel 2007統(tǒng)計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最后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
由表1可見,相對來講男生比較喜歡體育運動,每周鍛煉次數(shù)相對較多,單次鍛煉時間在一小時以上。女生對于體育鍛煉的喜愛程度明顯不如男生,每周的鍛煉次數(shù)較少,單次鍛煉時間在一小時以內者居多。
楊劍等(2014)研究指出:體育鍛煉者實際參與鍛煉的時間越長,其體驗的鍛煉滿足感、獲得的社會支持及自身運動承諾也就越高,就更容易堅持鍛煉行為;反之,如果僅僅是期待參與身體鍛煉而并沒有付諸行動,其鍛煉滿足感、社會支持和運動承諾也就越低,鍛煉行為也就越難堅持。這一研究結論進一步驗證了石河子大學男女本科生鍛煉基本情況的差異。男生喜歡鍛煉,鍛煉時間較長,獲得的滿足感及自身的運動承諾較高,從而使得每周鍛煉次數(shù)增多,鍛煉時間較長,形成良性循環(huán)。相反,喜歡鍛煉的女生雖然也不少,但是鍛煉次數(shù)少,時間短,達不到一定的運動量,很難獲得理想的鍛煉效果的,不能獲得期望的鍛煉效果又導致她們體驗到的滿足感較少,會減弱鍛煉者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和意愿,再加上中國社會具有贊頌女性內斂、文靜等氣質的傳統(tǒng),社會支持度不夠高,因此女生的運動承諾較低,容易放棄鍛煉。

表1 體育鍛煉的態(tài)度、每周鍛煉次數(shù)、單次鍛煉時間統(tǒng)計表

表2 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
表2調查問卷中的問題包括社交、外貌、健康、能力、樂趣5個維度,共計15個選項,其中社交動機包括:想增進與朋友的友誼、想認識一些新朋友、想保持良好的社會關系;外貌動機包括:想保持或改善體型、想控制體重、想使自己的外貌更有吸引力;能力動機包括:想提高現(xiàn)有的運動技能、想獲得新的運動技能、想保持目前的運動技術水平;健康動機包括:想保持身心健康、想過健康的生活、想擁有強健的體魄;樂趣動機包括:想保持愉快的心情、想享受快樂的生活、想?yún)⒓訆蕵沸詮姷幕顒印1疚恼J為,體育運動帶來的社交成功和鍛煉過程中享受到的樂趣屬于運動的較高成果,只有長時間投入鍛煉者才能獲得這兩種成果。而外貌的改變,健康狀況的維持和運動能力的提高屬于體育鍛煉的直接附屬成果,一般體育鍛煉者都以此為動機參加鍛煉。
數(shù)據(jù)顯示,男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第一動機是保持健康和提高運動能力,其次是享受運動的樂趣,最后是社交和外貌動機。而女生的第一動機為健康,其次是外貌和樂趣,最后是能力和社交。說明由于體育教育和社會影響大學生都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但是,男女生的區(qū)別在于男生希望通過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或者運動技術,從而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女生希望通過體育鍛煉獲得健康的身體并改善外貌,從而享受運動的樂趣。這就解釋了表1中為什么男生鍛煉次數(shù)多,時間長,而女生容易放棄鍛煉。體育鍛煉改善外貌需要經(jīng)過長期連續(xù)的運動過程,而大多女生難以堅持鍛煉次數(shù)和時間,無法獲得改善體型的效果,逐漸放棄了運動。并且,男女生在社交這一動機上也有很大不同,許多男生已經(jīng)把體育鍛煉作為結交朋友,維持友誼的途徑,女生顯然還沒有這種意識。
表3中針對大學生日常鍛煉方式設計了四個維度,13個小項,分別是大球類:籃球、足球和排球;小球類: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戶外有氧運動類:跑步、登山、自行車、太極拳;室內運動:游泳、健身房、健美操。
石河子大學的男女生大多采取戶外有氧運動(主要是跑步和自行車)的鍛煉方式。跑步是一種單調枯燥的鍛煉形式,趣味性較低,需要的物質投入較少,比較符合大學生的身份和經(jīng)濟狀況。男生在大小球兩種運動方式的選擇上沒有明顯差異,女生卻明顯偏重于小球類運動(調查顯示:無論男生女生,羽毛球和乒乓球運動均被普遍接受)。本文以為,這種現(xiàn)象是競技體育對國民運動產生影響的表現(xiàn)。我國的乒乓球和羽毛球競技水平高,人們從競技體育的成果中獲得了對國家和民族認同感,因此,這兩種運動普及程度高,受大眾喜愛,包括大學生。
由調查不難看出,大學生對石河子大學的運動基礎設施基本滿意。然而,選擇勉強可以接受的人數(shù)多達46.3%,感覺非常滿意的人數(shù)較少。由調查表中最后一題“您對大學生體育鍛煉和我校大學體育教育的建議”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室外場地少,室內場地少且收費。筆者以為,這和高校擴招不無關系。石河子大學現(xiàn)有體育館1座,田徑館2座,標準田徑場4塊(內含3草坪足球場),籃球場25個,羽毛球場30個,室外乒乓球臺80臺。公共體育場地總面積75752.42m2,風雨草場面積15215.42m2,場地面積看似可觀。但是石河子大學現(xiàn)有在校生34651人,外加教職工2507人,相比之下,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明顯不足,公共體育場地也不寬裕。
調查顯示,認為指導效果還不錯或很好的學生占到總數(shù)的52.7%,剛剛過半。說明在指導大學生體育鍛煉方面,石河子大學體育課還有可改進的余地。調查顯示,學生不滿意的原因包括課時較少,室內課較多等,他們希望開展內容豐富的室外體育課。這和新疆的氣候也有一定關系,新疆冬季寒冷且時間較長,掃雪成為冬季體育課的第一課,外地學生尤其不適應。

表3 日常體育鍛煉的方式

綜上所述,石河子大學普通本科生均喜歡體育鍛煉,整體情況較好,男女生在鍛煉動機上有所不同,在鍛煉方式上沒有很大差別。但是女生的鍛煉次數(shù)和單次鍛煉時間都不符合體育鍛煉的規(guī)律,應加以引導,使其改進。石河子大學體育課仍需進一步改革,提高效率,在通過體育課指導大學生日常鍛煉方面應有所側重。本文提出以下建議。(1)大學生自身應該增強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學習運動知識,自覺地形成并維護有規(guī)律地進行鍛煉的習慣。(2)從學校層面應該提高對學校基礎體育設施的投入,在修繕舊場地的同時增設新的籃球場、羽毛球場及輪滑場地。(3)廣大體育教師應以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拓展課程內容,豐富課程形式,從方法和理論上增加對大學生(尤其是女生)日常鍛煉行為的指導。
G806
A
1674-151X(2015)04-118-02
2015-03-12
王健(1981 ~),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