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吳家學校 王波
以學生為主體打造充滿關愛的物理課堂
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吳家學校王波
摘要:現代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終身的可持續發展為本,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示范者。在新的理念引導下,教師應該積極地嘗試轉變角色,放下權威,平等對待學生,相信和尊重學生。因為學生是具有生命的個體,他們有自我認知、思考和構建的能力,因此,我們要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打破傳統的說教模式,讓同學們有自己的學習空間,真正培養出健康的、全面的人才。
關鍵詞:學生;主體;探究;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166-01
無論是作為學生還是作為老師,都向往和追求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以學生為主體,打造一個良好的物理課堂是順應時代的。現在教育要求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氛圍何躍起來,讓同學們在一直積極的情緒下學習到知識,同時在這樣的氛圍下能讓更多的同學去參與思考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那么,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具體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我認為這一點是最起碼的,尊重和熱愛學生應當是教師做好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前提。新課改確立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將這一理念落到實處,教師就必須尊重和熱愛學生,積極創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物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相對于文科來說是十分枯燥的,那么我們又怎么才能真正的把物理課堂教給學生呢?我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一是要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作為教師課前必須要充分的備課,做好備課內容,理好思路,在課堂中哪些環節需要進行提問,或者哪些環節需要做一些講解,讓同學們豁然開朗,心情舒暢;二要給同學們講一些典故,把歷史物理學家的故事分享給大家,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物理學家的故事,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最后,物理課是一門實踐的課程,我們一定要聯系生活的實際情況做一些實驗,讓大家在課堂上體會到物理的奇妙之處。通過這三點的處理,能讓同學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來。然后也要給同學們安排預習。有很多同學認為預習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預習,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預習質量就大打折扣,不能行之有效,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要改變傳統的預習方式,傳統的預習就是讓學生先把要學的章節進行自我學習,這樣同學們很難有效的自學到東西。鑒于此,在教學中,我通常不是讓同學們直接去預習,而是在未來要講的章節中提取一些經典問題讓同學們分組解決問題,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找答案,這樣一樣,不僅能讓同學們在分組合作中培養出協作能力還能讓同學們真正的去思考問題。
要以學生為主體,我們還要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作為教師,必須要尊重同學,要給學生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不管是對于知識的問題還是師生之間的問題,更或者是其他生活問題,我們都要耐心的給他們作出解釋,這樣才能和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管是老師與學生,還是老師與老師都是同樣的,都是相互的,所以我們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創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要場所還是在課堂中,這個課堂到底能不能讓學生學習到知識,其主要責任還是在于引導者。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要創造一個好的課堂環境,一切要以學生的利益出發,才能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上學到東西。
為了達到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上,我們采取情境教學模式,就是要與教學內容相關設立一個適應的情境或者場景,讓學生在這樣場景中感受教學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手法。我們在課堂中可以看到,探究活動遍及各個學科,探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角色,站在學生的立場,共同去探究和解決問題,讓每一個物理實際問題就像是在實際生活中一樣,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改變傳統的說教模式,還能給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的空間,讓有效的課堂時間變得高效起來。正如詩歌講究情景交融一樣,物理課堂也要通過創設情景來引導學生由情入境,最后達到情理交融。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慢慢的會覺得物理知識其實是很抽象的,很多東西是靠自己理解的,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只有通過打比方的方式對同學們進行講解,作為現在教學,我們更應該借助于現在的教學手段如采用課件、動畫等形式把那些難以理解的知識,抽象的知識進行處理,采用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一些現象。比如光的折射這章:我們就可以把折射的自然現象用視頻播放出來,如折射可以產生“海市蜃樓”的自然景觀。當同學們看到這樣的視頻,就能直觀知道這個過程的形成,這相對傳統教學中老師干癟的說出來要形象得多了。
通過這個例子能得出一個結論:當學生被某種東西所吸引住了,他自然就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他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激發,自發的去追求和學習知識了,所以我們要利用好現在的教學手段,在課前充分的做好材料的收集,以便更進一步的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的興趣,使課堂學習氛圍更加的濃厚。
要創立一個探究式學習環境,就必須要把學習主體地位建立在學生之上,不能越俎代庖,為同學們設立的所有問題必須要讓學生們親自去探索和思考,這樣才能發揮探究式學習的能量,讓學生積極的學習起來。學生可以通過科學探究,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通過探究過程自己得出的結論,才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不容易忘記。
探究活動的創設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讓學生動手(主動參與)、動腦(樂于探究)、動口(善于表達),學生的熱情參與必定點燃課堂的氣氛,讓課堂充滿著意想不到的活力。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而教師應該在現有教學基礎上,不斷探索,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成為主體,參與教學活動,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成為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