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管理及其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張穎,秦彥榮,高瑞雪
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in nursing management
Zhang Ying,Qin Yanrong,Gao Ruixue
Affiliated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9 China
關鍵詞:循證管理;護理管理;理解;應用
中圖分類號:R197.323
作者簡介張穎,主管護師,碩士,單位:100029,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秦彥榮、高瑞雪單位:100029,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收稿日期:(2014-11-29;修回日期:2015-04-10)
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20世紀90年代在循證醫學理念帶動下產生的新型護理觀念,是循證醫學的分支,其核心是以經驗為基礎的傳統護理向以科學為依據,即有據可循的現代護理發展。它提示護理工作人員在實踐中不能單憑個人的臨床經驗或片面的理論知識處理問題,而要遵循科學的原則和依據,使護理人員以當時當地條件下最科學的方法制定完整的護理方案,為病人提供有效的護理服務[1]。1996年我國創辦了中國循證醫學Cochrane中心,把循證醫學的思想引入我國,同時也帶動了循證護理的發展[2]。但是,由于國內循證護理實踐受諸多障礙因素制約,造成臨床護理人員在實施循證護理過程中面對一些具體的困難,阻礙了循證護理有效開展。然而,在護理管理中大部分管理者沒有很好地考慮證據,如在做常規基礎研究時,雖然做出了管理決策,或是在專業工作中已經形成了一些護理標準和文獻,但是會發現許多管理者甚至不熟悉這些管理的證據[3]。這提示護理管理者要學會運用循證醫學,以更好地確保有效的管理決策是至關重要的。作者在美國匹茲堡大學護理學院訪學期間,由導師提供了有關循證護理的資料,從中收獲到詳盡的循證護理理念。美國的循證資源極為豐富,僅循證護理的論著就數不勝數,且觀念新、實例也多。不僅有豐富的循證資料網絡鏈接,還有強有力的循證護理委員會[4]支持。在護理學院循證護理完全融入了教學,在醫院里循證護理的臨床運用也逐漸成熟[5]。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循證管理是一個較新的名詞,如何將循證管理應用在護理管理工作中值得探討。現就維證管理的相關研究綜述如下,以幫助大家
理解與應用。
1循證管理的概念
循證管理(evidence-based management,EBM)
是指將建立在科學證據之上的科學管理原理轉化為組織行為。通過循證管理,管理者成為了專家,他們做出的組織決策是基于充分的社會科學和組織行為研究成果之上的,使專業決策從基于個人偏好和不系統的經驗轉變為科學證據,這將成為一個時代的思潮。Rousseau[6]認為,循證管理提供了管理所需要的模式,它可以指導彌合科研與實踐的鴻溝。
2循證管理的流程[7]
循證管理流程與循證實踐過程類似,步驟包括:
2.1確定循證問題
護理管理者要了解有關循證護理理念及方法,并以實際的護理案例中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為線索,向護士列舉怎樣確定護理問題。注意護理問題不能太寬泛,否則達不到較好的調查研究效果。
2.2獲取研究證據
不僅可以從臨床專家、同事和個人的經驗中獲得,也可從已發表的文獻中獲得。這就要求護理人員熟悉與循證護理有關的中英文數據庫、指南和循證醫學多元搜索引擎以及其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檢索策略[8]。
2.3評估證據的質量
護理管理者應參照循證醫學證據分級方法評估證據,包括研究設計、研究內容和設置、樣本量、混雜因素、測量方法和程序、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評價篩選出高質量的證據。
2.4確認最佳證據
護理管理者要結合護理臨床經驗提出合理的證據,以支持護理決策,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證據,都應及時、簡短,易于理解。
2.5證據的運用及評價
將所獲得的最佳證據應用于臨床護理,并觀察其護理效果,從而評價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并將學到的循證護理方法持續運用到今后的護理工作中[8]。
3循證管理的障礙
3.1管理缺乏循證支持
我國的護理管理是一種傳統經驗式的管理模式,單憑管理者在護理管理中的經驗積累,缺乏一定科學性。近些年,國內護理管理者對循證的推動力不夠,循證護理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
3.2缺少循證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
目前我國護理人員的整體學歷低,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距離,多數受中等教育的護士不能有效地閱讀和利用專業文獻,評價科研成果,更不能將科研成果運用于臨床,解決實際問題[9]。既具有護理專業知識,又具有循證護理與技能的護理人員比較缺乏。
3.3管理者未能靈活運用循證信息在決策中的運用
循證護理的目的是通過研究評估得出結論,提出合理化建議用于護理決策,指導護理實踐。由于認識上的不同和管理體制方面的原因,護理管理、科研和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10]。目前,把護理研究成果應用于臨床實踐的許多重要環節還未理順,循證護理評估信息得不到及時利用,無法達到指導臨床實踐的目的。
3.4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經驗需增強
醫院的管理保障是開展循證護理的必備條件[11],上級的支持是護理實踐行為改變的重要決定因素[12]。管理者要提高護理人員的循證實踐素質,幫助護理人員更新觀念,樹立循證護理意識[13],而目前這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4循證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4.1運用循證護理的理念進行臨床護理管理
護理管理者應從傳統的管理模式轉變為新的管理模式,應對循證護理加以重視,明確工作目標、任務、要求及所管理的條件等全面情況,進行輕重緩急、有計劃、有步驟的管理工作。督導實施并組織循證護理學的培訓,普及相關的知識以及傳授必要的方法。對臨床護理實施循證實踐的效果加以匯總、評價及反饋,以便運用循證護理使護理管理更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10]。同時管理者要善于賞識下屬,使用激勵機制,運用授權技巧,將權力和任務有效地委托于能勝任的下屬,發揮護士們的創造能力,推動循證護理的運用,也在潛移默化中增加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使護理管理工作達到事半功倍[14]。這樣既能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質, 又能提高決策質量。
4.2加強臨床循證護理人才培養
在護理團隊中注重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護士,培養具備循證管理理念的護理團隊。只有這樣的團隊才能將循證管理理念付諸實踐,提高護理管理質量[15]。護理管理者需要加強臨床循證護理專門人才的培養,要為臨床護士多創造學習循證護理相關知識的機會,如護理研究、專業英語、統計學、文獻的檢索利用、證據的理解評價等循證必備技能,必要時邀請臨床或學校的資深老師和專家對護理人員進行指導。工作中應選拔一部分高學歷的護理人員,可以建立與循證護理相關機構和研究中心的聯系[16],對護士進行專門培訓后從事循證護理工作。
4.3加強循證評估信息在決策中的利用
循證護理的目的是通過研究評估得出的結論,提出合理化建議供護理管理和護理實踐工作中參考利用。護理管理、科研和各部門要加強協作,護理管理者要重視利用循證護理研究信息。在護理技術的選擇和使用中,要有意識考慮技術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經濟性;護理管理者要把循證護理貫穿于護理質量的管理中,重點對資源與技術利用的有效性、經濟性、實用性進行評價,把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和質量作為護理管理的中心任務;還要倡導和鼓勵臨床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更多地利用循證護理的研究成果,提高運用“實證”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不斷總結經驗,達到提高認識、豐富知識、促進學術水平、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10]。
4.4增強護理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經驗
作為臨床護理管理者,必須要以身作則,去認真學習和熟悉循證護理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用循證護理的理念去指導護士的護理工作。護理管理人員可在執行循證護理具體工作中,不斷運用科學的思維去發現實踐中的不足,與臨床護理人員共同循證解決問題,從而發揮循證護理在工作中的重要意義。護理管理者不僅要學會積極使用現有的最好證據進行決策,還要善于對證據使用后的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從而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護理循證水平[17,18]。
循證護理的發展為護理管理提供了一種新的理念及模式。運用護理循證管理指導臨床決策,用創新思維及科學決策程序和工作方法,來完成更優質的護理服務,推動臨床護理質量提高,日益受到國內外護理界的重視。循證管理的運作過程雖然離不開知識和經驗的運用,但更強調客觀證據。護理管理者要善于將這一科學管理理念同具體的護理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每一個管理決策、每一項管理措施和手段,都必須有據可循,促進臨床護理工作更加細致和規范。
參考文獻:
[1]劉曉華,張晉晰,張振路,等.中文版循證護理實踐障礙量表信度與效度的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1):1041-1044.
[2]邢永新,隋永雙.我國循證護理教育現狀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7,4(5):612.
[3]Anita Finkelman.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for nurses:Core competencies for quality care[J].Pearson Education, 2012:436.
[4]朱曉萍,尹小兵.美國俄亥俄州大學Wexner醫學中心循證護理委員會介紹[J].中國護理管理, 2013,13(1):10-13.
[5]Rasmussen D,Barnason S.Chest pain management:Linking tertiary and rural settings[J].Nurs Clin North Am,2000,35(2):321.
[6]Rousseau Denise M.Is there such a thing as“evidence-based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2):256-269.
[7]Kovner A,Rundall T.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reconsidered.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M]. Chicago:Health Administration Press,2009:63.
[8]陳華英,余華琴,賀莉.循證護理教育對培養臨床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作用[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9(1):34-36.
[9]蔡紅.循證護理對臨床護理的挑戰及進展[J].護理研究,2004,18(6A):954-955.
[10]周玉琴.我國循證護理實施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4):422-425.
[11]McKenna H,Ashton S,Keeney S.Barriers to evidence based practice in primary car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ents,2004,41(4):369-378.
[12]Francke AL,Garssen B,Abu-Saad HH.Determinants of changes in nurses’behavior after continuing education:A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5,21(2):371-377.
[13]陳蕾,羅藝,曾小娟,等.循證護理臨床實施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13,27(5C):1451-1453.
[14]彭東風.我國循證護理現狀的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3上):58-59.
[15]王星月,石應康.試論循證醫院管理[J].衛生經濟研究, 2001,2:33-34.
[16]Rundall T,Kovner A,Fine D,etal.Using research evidence when making decisions:Views of health services managers and policymakers.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M]. Chicago:Health Administration Press,2009:15.
[17]吉建偉,羅莉,趙陽.循證——醫院深化管理的新支點[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4(3):183-184.
[18]黃鵬,李譞超,田春生.試論循證醫院管理的實現途徑及影響因素[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8):6-7.
(本文編輯寇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