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賢春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 茂名 525000)
特殊教育是指專門為殘障生開設的特殊學校或者特殊課程。全納教育則是將殘障生融入普通教育之中,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在普通學校中與同齡非殘疾人平等地利用教育資源,接受平等教育,以獲得更大的自我發(fā)展空間。早在1994 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會通過了《薩拉曼卡宣言》,并提出全納教育的理念和過程,其中重要一條就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必須有機會進入普通學校,而這些學校應以一種能滿足其特殊需要的兒童中心教育學思想接納他們”[1],因此,全納教育是一種對殘障學生沒有排斥、沒有歧視、沒有分類的教育[2]。英國高校的全納教育開展比較早,發(fā)展也相對成熟。
英國于2001 年制定并開始實施“特殊教育需求與殘疾人法案”,強調(diào)殘疾學生在普通教育系統(tǒng)中接受教育的權利,明確規(guī)定學校不得以教學內(nèi)容無法滿足學生需要,或者學生不適合接受學校教育為由拒殘疾學生于校門之外。同年,英國通過了“學校入學法案”,根據(jù)該法案,政府須按年度撥出資金資助學校實施全納教育,同時英國政府修訂了“特殊教育需要實務守則”,強調(diào):“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殘疾學生應該在主流教育系統(tǒng)即普通教育系統(tǒng)中接受教育”。英國教育專家托尼·布思編制了“全納教育指南”,提出一系列具體指標,用來考量學校的全納教育程度[3]。以下以知山大學對殘障學生權益的保護為例,對英國高校的全納教育情況做一個客觀的評價和研究。
在知山大學的學生服務須知和學校主頁上,殘障生被認為是包括身心殘疾(disability)及有特定學習困難(specific learning difficulty,SpLD)的學生。殘障具體指的是:孤獨癥及埃斯博格綜合癥(Autism & Aspergers);視覺障礙(Visually Impaired);聽力缺陷(Hearing Impaired);學習困難(Learning Difficulties);醫(yī)學疾病(Medical Conditions);心理問題(Mental Health);肢體殘疾(Physical Disabilities);顏色過敏(Colour Sensitivity);難語癥或誦讀障礙(Dyslexia)[4]。
知山大學致力于提供一種環(huán)境,在包容性實踐的支撐下,包括殘障生在內(nèi)的每個人都愿意和能夠參與、貢獻、享受并影響其體驗。學校本著尊重和褒揚個體的平等性、多樣性的原則制定關于英國大學殘障生的相關制度、策略、方向和行為方式。學校認為,平等性與多樣性貫穿于雇傭與服務的方方面面,包括課程設置、教學及評估、研究及額外的課程活動。同時致力于鑒別并消除任何不良的歧視行為,包括種族、殘疾、性別、變性、年齡、性取向、婚姻狀況和同性伴侶關系、懷孕和母親身份、宗教信仰或無信仰及社會經(jīng)濟背景等[5]。該校的政策制定為殘障生服務工作提供了一個指導方針,充分體現(xiàn)英國學校的全納教育思想。
在全納教育的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知山大學學生滿足了學校的A-Level 的入取條件均可入學,并不用事先說明是否殘障。學校充分考慮到殘障生的需要,在教學樓、圖書館、運動場、洗衣房皆配有無障礙專用通道或電梯、穿越道路語音提示系統(tǒng)、殘疾人專用洗手間、專用停車位、專用計算機網(wǎng)絡中心等便捷的殘障生服務設施,從而為殘障生提供一個方便、舒適、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同時,學校還建立殘障生服務機構,如包容性服務機構、個人導師隊伍、殘障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和權益顧問等,構建了完備的殘障生保障機制和服務體系。
為保障殘障生在校順利學習和生活,學校制定如下相應機制。
殘障學生津貼資助由英國政府負擔,為殘障生提供資助金額,用于幫助那些身體殘疾、最需要得到生活和學習上支持的學生。通過增加對殘障生的殘障學生津貼資助,希望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受更高一級的教育,也希望殘障生能通過接受高等教育,扭轉(zhuǎn)他們的不利處境,在就業(yè)和融入并服務社會方面受益。
知山大學的殘障學生津貼旨在幫助殘障學生支付由損傷、身體狀況、殘障或者特定學習困難所直接引起的額外支出。通過“需求評估測試”和有關專家得出的結果,學生能申請并獲得的津貼,其數(shù)額多少取決于個人的特定學習需求,而非取決于其家庭經(jīng)濟收入,且所申請獲得的資助日后無需償還。殘障學生津貼可以幫助支付以下具體費用:學習所需的特殊配備;非醫(yī)學輔助器具,如手語翻譯器;與殘障有關的出行費用,如輪椅等;其他費用,如盲文用紙等。
殘障輔助技術是一些附加的軟件或硬件,可以幫助學生尤其殘障學生學習。其中主要包括:
1.文本讀寫幫助器(如圖)。該款軟件可以有聲讀出輸入電腦的大多數(shù)信息,并能幫助查出其中的語法錯誤和校對文字是否準確。

2.針對視覺障礙的學生,學校提供弱視用電腦擴視放大鏡。知山大學校園內(nèi)的公共電腦上都安裝有這些軟件或硬件,對視殘障生提供放大和語音朗讀功能的輔助。
3.對暗光敏感癥候群的技術服務。對暗光敏感癥候群可能受光的來源(熒光,晝光)、發(fā)光性(反射,強烈眩光)、強度(亮度)、波長(顏色)及/或顏色對比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得對光敏感,過敏的癥狀體現(xiàn)為印刷字體呈現(xiàn)模糊、雙重影像、移動、頭痛、暈眩、閱讀困難等。學校通過提供有色的娥蘭鏡片,給學生置于在印刷品上,減少黑色和白色的對比,降低白色背景的影響,對視覺刺激做出正確的闡釋。透明片的最佳顏色視個案獨特的視知覺系統(tǒng)而定。
為肢體殘障生的保障主要體現(xiàn)為包容性支持,即學業(yè)包容和私人包容。
學業(yè)包容可提供:幫助肢體殘疾生記筆記的建議及指導;對他們在室內(nèi)活動提供建議及指導;通過學業(yè)包容為他們提供求職方面的建議及指導。個人生活包容提供諸如烹飪、購物、如廁等日常起居上的建議及指導,例如,校內(nèi)有專門設計的殘疾人專用廁所、電梯和殘疾人通道。
相對于特殊教育,在高校開展全納教育有其特定的優(yōu)勢。在英國,殘障生如有A-Level 的入學資格,那么在學業(yè)上他們就具備繼續(xù)深造學習的基礎。在我國,本著全納教育的精神,高校也逐步吸收殘障生入學,充分體現(xiàn)了政府對殘障生的學習權益的保護,更體現(xiàn)了社會公平。全納教育背景下的英國高校的殘障大學生相對完善的權益保障機制能給我們起到一個借鑒作用。
[1]趙中建.《薩拉曼卡宣言》摘錄[J].全球教育展望,2005,(2):80.
[2]周滿生.全納教育:概念及主要議題[J].教育研究,2008,(7):16-20.
[3]鄭雄飛.殘疾人全納教育在英國[J]. 中國殘疾人,2009,(12):48-49.
[4][5]Edge hill University[EB/OL]. http://www.edgehill.ac.uk/inclusive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