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煒, 魏賢勇, 宗志敏, 樊 星, 趙云鵬
(中國礦業大學 化工學院, 江蘇 徐州 221116)
?
“本科畢業論文團隊—科研團隊”教學模式
趙 煒, 魏賢勇, 宗志敏, 樊 星, 趙云鵬
(中國礦業大學 化工學院, 江蘇 徐州 221116)

為了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構建了“畢業論文團隊—科研團隊”模式指導本科畢業論文, 從論文選題、開題、實驗過程、寫作、答辯和團隊合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指導,特別注重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經過5年的探索和實踐,該模式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生畢業論文成績、團隊協作精神和綜合素質能力均有了明顯的提高。該成果具有普遍的推廣價值,可供研究型大學培養體系作參考。
畢業論文團隊; 科研團隊; 教學模式
本科畢業論文是高等學校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生產相結合的過程,是培養大學生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的質量高低,直接反映了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標尺[1-3]。但是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得不到保障,學生的科研素養得不到有效提高[4-7]。因此,如何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前高等學校面臨的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結合我校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圍繞畢業論文環節,構建了畢業論文團隊與科研團隊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并進行了相關的實踐,提高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當前本科畢業論文普遍采用的是“一人一題、一對多”教學模式,這是一種在我國已經實行了幾十年的做法,也是前蘇聯的教學模式。也就是說,每位學生的畢業論文題目各不相同,一名教師同時指導多名學生完成多個不盡相同的畢業論文課題。一人一題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方式,只能鍛煉和考察一個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并不能考察他(她)的管理能力和協作精神;而且,一名學生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很難獨立且高質量地完成。“一對多”指導方式要求一名教師同時熟悉多個內容互不相同的畢業論文課題,畢業論文指導工作量較大[8-10]。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逐漸擴大,師生比大大下降,導致指導畢業論文的專業教師嚴重不足。部分青年教師上崗時間短,缺乏實踐經驗,在指導畢業論文過程中很難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訓練和熏陶,顯得力不從心。多數教師承擔大量的教學科研任務,導致用于指導畢業論文的時間偏少、精力投入不足,直接影響畢業論文的完成質量[11-14]。
采用團隊模式,上述問題便可迎刃而解,這也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目前普遍采用的模式[15]。
目前本科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相對薄弱,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同時,研究型大學中科研團隊實力雄厚、條件優越,科研工作成果豐富,并且科研工作的過程就是最好的綜合運用各種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性的實踐活動。在進行團隊模式教學的同時,將畢業論文與科研課題緊密結合,即在做本科畢業論文過程中,將一些才能互補、團結和諧且具有一定合作基礎的科研團隊中的教師形成指導教師團隊,以科研團隊承擔的實際科研課題作為學生的畢業論文題目,即形成一種“畢業論文團隊-科研團隊”模式來完成學生的畢業論文教學環節。這種模式能夠把學生引入到學術氛圍中,讓學生也能享受到優質的學術資源和硬件條件,使學生在本科階段得到科學研究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形成團隊,分工合作共同來完成一項較大課題,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2.1 真題實做,科學選題
我們的科研團隊為“中國礦業大學重質碳資源高效利用團隊”,已建隊十余年,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承擔過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縱向項目幾十項以及十余項橫向課題,擁有研究所需的實驗系統和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多極離子阱質譜、飛行時間質譜、傅里葉紅外光譜儀、紅外顯微鏡(IRM)等分析儀器,能夠為高質量完成本科畢業論文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和經費保障。
科研課題內容經過精心論證,反映了學科發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較強的實際應用意義,以此為畢業論文的內容無疑對提高論文質量是一強有力的保障。但一個科研項目內容太多、難度較大,我們的教師團隊從教學要求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科研課題,經過縝密的思考、研究和討論,仔細擬定了團隊的論文題目、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對每一子課題的任務目標也提出了相關要求,把握好題目的分層次關聯性、數量與質量、難度與廣度的關系。學生團隊接受任務后組織集體討論、調研分析、再討論,進行若干輪,最后將任務分解成一系列子課題,并明確每一子課題的任務目標。根據分解好的子課題,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協商選定每個人的具體論文題目,進而分別協商確定相關部分銜接要求,最終每個子課題相對獨立、完整,各個子課題形成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創新性的團隊論文。
2.2 授人以漁,嚴謹開題
由于是真題實做, 每個課題都有一定的難度和需要解決的新問題, 因此, 我們特別重視和加強了教師的指導工作。對教師團隊要求在各個環節指導到位, 分工協作,將集體指導與個體指導有機結合。對于共性問題,如:文獻查閱、英文翻譯、儀器使用、譜圖解析、論文寫作和答辯等,安排教師統一指導;個性問題,每位學生都有教師具體指導。在指導過程中,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指導學生掌握科研的方法和規律, 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確定選題后, 首先指導學生查閱文獻方法,通過查閱文獻,了解課題的研究背景和意義,掌握國內外研究進展和發展動向。在此基礎上,明確研究內容,制定研究方案,并對研究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論證。進行可行性論證非常重要,可以減少盲目性,提高成功率,本科生做起來有難度,教師加強指導。通常,團隊教師和學生1周開一次學術研討會,會上學生首先以PPT的形式匯報,提出存在的難點和希望解決的問題,然后其他同學和教師質疑、解惑,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科學和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并完成開題報告。
2.3 全程指導,確保質量
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過程也就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 指導這些初步涉足科學研究工作的學生, 是我們指導畢業論文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加強畢業論文的全過程指導, 主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1) 加強實驗過程的指導工作。我們團隊主要是化學化工專業的學生,實驗過程是畢業論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實驗有許多不確定性。教師在指導時,不是簡單地告訴學生應當怎樣做,而是在實驗進行過程中與學生一起討論,讓他們發表意見,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多討論、切磋。特別是在實驗過程中,遇到不符合以前規律的實驗現象和結果, 在嚴謹科學態度的前提下,鼓勵學生敢于否定經典和權威,發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問題,發表意見,鼓勵逆向思維,多向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2) 加強對學生論文撰寫工作的指導。學生完成撰寫論文是完成畢業論文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 我們首先以授課的方式統一給團隊所有學生講授論文的寫作要求和方法,要求論文寫作條理清晰、思路嚴密、語言精煉、文筆流暢、分析嚴謹、結論準確等, 努力使論文的結構層次、圖表格式、文獻目錄等方面符合學術論文的規范。在這個環節,我們仍然堅持周會制,主要就論文的結構層次、圖表的規范性和準確性以及實驗結果分析的準確性進行細致入微的指導,幫助學生完成初稿。其次是做好定稿的修訂與完善指導工作。主要針對論文中存在的諸如編排的規范、中英文摘要、參考文獻和文字的表述等細節問題作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做好這一環節的質量控制工作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研究水平和工作能力, 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研工作態度。在這個環節中, 還要對學生作出答辯說明和提出具體要求, 為后續的答辯工作做好準備。所以, 這是一個精雕細刻的環節。只有這樣, 畢業論文的整體質量才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最后,單篇論文定稿后召開團隊會議,進一步完善各個課題的接口,再行修改單篇論文,形成渾然一體的團隊論文。
2.4 精心準備,完美收官
答辯是整個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學生增長知識、交流信息的過程,是再次提升畢業論文質量的一次良機。我們要求學生制作PPT匯報,制作PPT不是簡單地將論文拷貝、拼接,而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要有系統性,要簡單明了地展現出論文的精華。在正式答辯前,我們先在團隊內部進行預答辯,全面了解學生畢業論文完成情況、匯報內容主次是否分明、設計方案是否正確、思路是否清晰、論點是否正確、論據是否充分等, 以即問即答的形式考察學生對所提問題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知識面與實踐能力。對預答辯出現的問題要求學生整改,問題比較多的學生進行二次預答辯。經過如此精心的準備,我們團隊的答辯效果非常好,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通過 5 年的“畢業論文團隊-科研團隊”的教學實踐, 學生能夠按照所設計的步驟逐漸融入科研工作氛圍、科學地思考和處理問題、開展團隊協作和自我管理工作。畢業生綜合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在語言表達、寫作及科學思考、動手實踐等多方面表現出可喜的進步,創新思維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發揮。畢業論文質量顯著提高,單篇論文成績80%以上為優秀,明顯高于平均水平,10余篇論文獲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更為可喜的是團隊于2008、2012和2014年三次榮獲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論文團隊獎。畢業論文研究成果發表10余篇SCI論文,一半以上學生被保送為研究生。所建立的一套“畢業論文團隊—科研團隊”模式,使得團隊中青年教師的工作經驗得到了豐富,工作熱情和指導水平也有較大提高,為該教學模式的后續發展和推廣奠定了基礎。
通過一系列的實踐和探索,我們建立了“畢業論文團隊—科研團隊”的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模式,提高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該模式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可供研究型大學培養管理體系作參考。
[1] 周 濟.大力加強教學工作切實提高教學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05(1):3-7.
[2] 喬 軍,孟慶玲.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幾點思考[J]. 教育探索,2011(9):46-47.
[3] 戴衛東. 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建議[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72-75.
[4] 周蔭莊.淺談畢業論文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J].化學教育,1998(5):17-18.
[5] 王偉芬.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問題及對策研究[J]. 黑龍江教育,2012(7):72-73.
[6] 肖開提·阿布力孜,尤努斯江·吐拉洪,彭 秧.關于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實踐教學方法的比較與探討[J]. 大學教育,2013(5):111-113.
[7] 呂秋豐,李湘祁. 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改革與實踐[J]. 廣州化工,2013(10):241-242.
[8] 陳艷嬌.高校本科生畢業論文改革設計方案新構想[J].江蘇高教,2011( 5) : 93-94.
[9] 劉波粒,劉澤軍.淺析本科生畢業設計( 論文) 質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7(7): 89-90.
[10] 饒家輝,王宏娟,周 虛. 推進本科畢業論文模式改革探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60-162.
[11] 肖 翔,馬 忠,屈 波. 研究型大學管理類畢業論文設計模式的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2(3):27-29.
[12] 唐 琳,羅玉雙,王文彬,等. 生物科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實踐與思考[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10):109-110.
[13] 司景萍,高志鷹. 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0(3):43-46.
[14] 黃英金,許祥云,徐正進. 進一步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整體質量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5(9):57-59.
[15] 張曉鵬.美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中國大學教學, 2006(3): 7-11.
A Teaching Model on the Team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ZHAOWei,WEIXian-yong,ZONGZhi-min,FANXing,ZHAOYun-peng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we constructed the teaching model by combining undergraduate thesis team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o direct the undergraduate degree thesis. We gave the full range of training from the thesis topic selection, experimental process, writing, and defense as well as team cooperation, especially in the training of creative ability and cooperation spirit. After five year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a remarkable outcome is obtained. As achievement of graduation thesis, team spirit and global capability have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We won the excellent graduation thesis team award of Jiangsu universities three times. More than ten SCI papers were published. And this model is valuable to be popularized widely and suitable for cultivate system of research university.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team;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eaching model
2014-02-19
江蘇省重點專業建設項目
趙 煒(1965-),女,江蘇徐州人,博士,教授,從事重質碳資源化學與化工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Tel:0516-83995916;E-mail:zhaow1965@163.com
TP 33;G 642.0
A
1006-7167(2015)01-01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