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寧
【摘要】文化是人類長期的社會實踐積淀而成的,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精神、思想,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作為教育的載體,集合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之一。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為校園文化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本文以新常態高校教育為研究背景,在對保定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問題做出簡要分析和論述的基礎上,就保定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化進行了重點探析。
【關鍵詞】保定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優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全球經濟及文化出現了更多的交集,人們的交流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文化交融、碰撞的過程中,大學生思想認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這其中有積極不分,也有消極部分。文化作為高校“軟實力”,在大學生思想行為教育上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新常態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日漸突出,其有關方面的研究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一、新常態下保定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高校教育經歷了一場重大變革,校園文化建設也因此在理論與實踐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這樣的時期,文化作為高校的“軟實力”,其相關建設得到了應有的重視。高校校園文化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既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高校在物質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簡單地將其等同于辦學條件,一味地強調宿舍、圖書館、教學樓等是否氣派、現代、舒適。我們并不否認辦學條件是高校校園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從完整的意義上看,高校校園物質文化并不僅局限于此,還應包括師資力量、課程結構等。而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體系的精髓與核心。保定市部分高校重視物質文化而輕視了精神文化,使其偏向于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發展,致使大學精神嚴重缺失。
二、新常態下保定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優化策略
結合上文對保定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的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新常態下優化保定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夯實物質基礎
新常態下保定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堅持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引領,深刻領會物質文化的內涵及要義,全面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制定周全的校園建設規劃,為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夯實物質基礎。具體而言,高校領導應該樹立科學務實的辦學理念,將辦學條件、師資力量以及課程結構等全都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全局規劃當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逐漸加大此方面的投入力度,從戰略的高度發展校園文化。高校需要選拔一批具有獨立思想、學術成就斐然的高素質人才組成師資隊伍,通過培訓,更新他們的執教理念,提升的教學素養展示良好的大學精神,從而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與此同時,高校還需要根據經濟市場的要求,重新定位人才培養標準,不斷調整和優化課程設置。
(二)弘揚大學精神
大學精神是高校教育事業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它隱形中彰顯了校園個性,因而理應成為高校校園文化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弘揚大學精神是一項系統工程,其重點是提高辦學質量,關鍵是提升教師職業素質,核心是強化師生道德信念。保定市高校必須要深刻意識到弘揚大學精神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積極學習先進思想和理念,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出發點,把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等指導思想滲透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高校需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樹立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強化其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意識,激勵他們主動接受校園文化的熏染,從而營造校內良好的精神文化環境。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常態下保定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要進一步的創新與優化。由于個人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希望其他學者持續關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實際,以新常態教育為視角,重新審視這項工作,并提出更多的優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