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利
黑龍江省林口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黑龍江林口157600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是臨床常見問題,尤其隨著生育年齡的推遲、產前檢查的重視及超聲檢查技術的提高,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發生率不斷增高[1-2]。正確處理子宮肌瘤與妊娠相關性的諸多問題是產科與婦科醫生共同面對的挑戰[3]。本研究主要探討剖宮產術中對85 例合并子宮肌瘤患者臨床處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組選取我院選取2013 年7 月~2015 年1月我院產婦共12000 例,其中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85 例作為觀察組。年齡23 ~40 歲,平均(29.4±4.2)歲。初產婦56 例,經產婦29 例。孕齡27 ~39 周。選取同期正常分娩產婦100 例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孕齡等分娩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表2 兩組產婦分娩期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表3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分娩期并發癥與子宮肌瘤特征的關系[n(%)]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收集如下資料:(1)妊娠期、分娩期并發癥;(2)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子宮肌瘤的特性,包括子宮肌瘤的位置,直徑,單發或多發;(3)分娩方式以及術中處理方法。
觀察組患者的先兆流產,先兆早產,胎位異常,前置胎盤及肌瘤變性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均<0.05)。見表1。
觀察組患者的宮縮乏力,產后出血,胎兒窘迫及胎盤早剝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均<0.05)。見表2。
子宮肌瘤在肌壁間時宮縮乏力、產后出血、胎兒窘迫、胎盤早剝的發生率與子宮肌瘤在非肌壁間時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子宮肌瘤直徑<5cm 時宮縮乏力、產后出血、胎兒窘迫、胎盤早剝的發生率與子宮肌瘤直徑≥5cm 時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子宮肌瘤單發時宮縮乏力、產后出血、胎兒窘迫、胎盤早剝的發生率與子宮肌瘤多發時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觀察組產婦的單純性剖宮產術、剖宮產術+肌瘤剔除術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而觀察組的陰道分娩術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以及臨床處理方法比較[n(%)]
子宮肌瘤可以導致孕婦在妊娠期、分娩期出現多種并發癥[4-6]。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占妊娠女性的0.5%~3.9%。子宮肌瘤可引起不孕和流產,也可引起早產、胎盤異常、難產、產后出血等[7-8]。子宮肌瘤對妊娠的影響與子宮肌瘤生長的部位、大小、數目及宮腔形態是否改變有關,肌壁間的小肌瘤與漿膜下的肌瘤不至于改變宮腔形態,而勃膜下肌瘤及致宮腔變形的肌壁間肌瘤可引起胚胎種植率和妊娠率降低[9-10]。
妊娠對子宮肌瘤的影響妊娠期的子宮肌瘤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生長可以加快,并且由于妊娠期子宮血循環增加,肌瘤組織充血、水腫,瘤體明顯增大,在妊娠中期之后,由于妊娠的機械性壓迫及增大的肌瘤內血液循環異常而容易產生紅色變性或者感染。一般認為,妊娠后子宮平滑肌細胞肥大,肌瘤明顯增大[11-13]。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屬于高危妊娠,是發生流產和早產的高危人群。妊娠期子宮肌瘤紅色變性發生率為5%~8%,需要手術的占2.1%?;颊咦杂X局部腹痛,可伴惡心、發熱[14-15]。無論肌瘤大小均可以發生變性,但是常發生在大的肌瘤。如果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孕婦出現局部腹痛,無論肌瘤大小,都應考慮到發生紅色變性的可能。若為紅色變性,首選保守治療,包括心理安慰、臥床休息、適當應用抗生素,有宮縮者給予宮縮抑制劑。對保守治療無效者,必要時可行子宮肌瘤切除術。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先兆流產,先兆早產,胎位異常,前置胎盤及肌瘤變性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觀察組患者的宮縮乏力,產后出血,胎兒窘迫及胎盤早剝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均<0.05)。子宮肌瘤直徑時宮縮乏力、產后出血、胎兒窘迫、胎盤早剝的發生率與子宮肌瘤直徑時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子宮肌瘤單發時宮縮乏力、產后出血、胎兒窘迫、胎盤早剝的發生率與子宮肌瘤多發時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產婦的單純性剖宮產術、剖宮產術+肌瘤剔除術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而觀察組的陰道分娩術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并發癥類型與子宮肌瘤的特性有關,分娩時多采用單純性剖宮產術或剖宮產聯合肌瘤剔除術。
[1] 李潤先,陽茂春.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75 例臨床體會[J].重慶醫學,2010,39(3):378-380.
[2] 盧玉蓮.剖宮產術中行子宮肌瘤剔除術78 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24):91-92
[3] 代秀云,郭兆君,朱楠楠.剖宮產術中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21(6):736-738.
[4] 張秀鳳.剖宮產術中合并子宮肌瘤患者150 例臨床處理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24):175-176.
[5] 劉曉鷗.早期干預對足月剖宮產兒心理行為發育的影響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6):4255.
[6] 郭愛芹.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行剖宮產術中切除的臨床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4):614-615.
[7] 鐘珊珊.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行剖宮產術中肌瘤剔除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1,22(1):50-51.
[8] 潘丹紅,應文蓮.妊娠合并子宮肌瘤 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435-436.
[9] 金麗君.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臨床治療及其并發癥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2,33(1):83-85.
[10] 黎普茜,周倩珺,黎佩瑩.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剖宮產術中處理方式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4):11-14.
[11] 石鑫瑋,吳媛媛 ,龔洵,等.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93 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0,26(1):40-43.
[12] 趙冬梅.子宮肌瘤對圍生期的影響及剖宮產術中子宮肌瘤的處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2):51-52.
[13] 戴春霞.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行剖宮產及肌瘤剔除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療,2013(7):76-77.
[14] 馬粉艷.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臨床研究[J].J clin Onco,2014,1(5):783-784.
[15] 熊艷,張建,劉琴,等.妊娠合并子宮肌瘤72 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