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超誤診肝結核球1例
作者單位:671003 云南 大理,解放軍60醫院特診科
張鳳英,新柳,楊艷
[關鍵詞]B超;誤診;肝結核球
病例男,41歲,因右上腹脹痛伴黃疸,體重下降1個月來我院就診。門診檢查:右上腹可觸及實質性包塊,有壓痛,皮膚黏膜黃染,納差,體格消瘦,血壓105/68 mmHg,體溫 37.1 ℃,心率84次/min。使用HITACHI EUB-8500型實時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 MHz,對患者行腹部彩超檢查。彩超顯示:右肝前葉見62 mm×48 mm類圓形稍強回聲組織,邊界欠規整,周邊回聲較粗糙,內部呈點狀密集回聲,部分為不均勻弱回聲;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顯示包塊內可見散在短棒狀血流信號。余肝實質回聲稍增粗、增強。腹腔內見散在片狀液性暗區,最厚處約18 mm。B超診斷:(1)右肝實質性占位病變(考慮:原發性肝癌);(2)腹腔少量積液;(3)膽、胰、脾、雙腎正常。實驗室檢查:總膽紅素(TBILI)228 mmol/L,直接膽紅素(DBILI)86 mmol/L,間接膽紅素(IBILI)142 mmol/L;谷丙轉氨酶(ALT)192 U;谷草轉氨酶(AST)137 U;尿三膽均為++++。
門診以原發性肝癌收治入院。住院后實驗室檢查:血沉(ESR)126 mm/h,結核抗體(TB-AB)陽性,活動性結核標志物(ATM)陽性,甲胎球蛋白(AFP)定性實驗±。遂行手術治療,術中發現肝右葉增大并伴有輕度變性,行肝右前葉包塊全切術。手術后標本病理檢驗結果診斷:結核球。
討論結核病為較常見疾病,以肺結核多見,肝結核較少見,如本例這樣肝結核形成球狀病灶則極為罕見。肝結核為全身結核病的肝臟表現,可有慢性低熱、食欲不振、消瘦等癥狀,但缺乏典型癥狀,臨床診斷較困難。本例影像學檢查和臨床特征都支持原發性肝癌,肝癌與肝結核的B超影像學表現也極為相似,加之患者的結核癥狀不典型,也無家族結核病史,超聲醫生單憑聲像圖表現一般難以診斷,且由于超聲醫生的局限性和習慣性思維等多方面原因,導致了誤診。B超是一種影像學檢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準確定性,因此,需要臨床醫生結合臨床檢查以及其他檢查進行綜合考慮。通過該例的誤診,也提醒B超醫生應該多學習各種疾病的相關知識,診斷有疑問時,應參考其他檢查結果,堅決杜絕習慣性思維,盡量減少誤診。
(收稿日期:2014-03-03)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1.052
文章編號1004-0188(2015)01-0088-01
中圖分類號R 525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