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勤研究·
野戰X線診斷車數字化改造與在抗震救災中的實戰運用
作者單位:661600 云南 開遠,解放軍59醫院醫學工程科
向勁松,楊萌,曾居華,張林林,張永媛,李泉,李浩
[關鍵詞]X線診斷車;數字化;改造;抗震救災
為確保野戰衛生裝備聚焦戰斗力、生成戰斗力,2007年全軍先后配發了XCY2002-1/200型多功能野戰X線診斷車。該型X線診斷車操作簡便、野外拍片機動性強,且具有一定射線防護能力,平時適用于機動至體系部隊偏、散、遠營連哨所開展健康體檢X線專項檢查;戰時或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衛勤保障任務時,適用于機動到任務區域快速展開實施大批量傷病員X線檢查。野戰X線診斷車配發到院后,我院廣泛運用于體系部隊健康體檢、院前大批量傷病員急救搶救、野外駐訓演練與執行抗震救災任務中,在實際運用中發現其存在一些不足,如影像質量較差、洗片速度慢、無影像數據傳輸功能等,為促進野戰衛生裝備保障效能最大化,強力推進向保障力、戰斗力生成轉變,醫院專題召開野戰衛生裝備訓練會議對其進行綜合評估后,決定對該型X線診斷車進行數字化改造,以期更好地為將來醫院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提供有力保障。
1新型X線診斷車的基本構成與缺點
1.1基本構成XCY2002-1/200型多功能野戰X線診斷車由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設計,蘇州江南航天機電工業公司承制,總后勤部監制,于2007年配發全軍列裝使用。整車尺寸為7876 mm×2546 mm×3315 mm,整備質量10 940 kg[1]。該型X線診斷車由東風汽車、S2001型車載X線機、S2001-WZ60車載X線影像信息處理系統、WYS2002-96/22野戰洗片機、FKWD-40×2BP空調機等主要部件構成。
1.2性能特點XCY2002-1/200型多功能野戰X線診斷車具有性能穩定、操作便捷、機動靈活等特點,車內裝備定位牢固,防震動、防撞擊能力較強。展開與撤收方便快速,3~5人在10 min內能快速完成;野外展開時對場地要求簡單,氣候溫濕度與風沙影響較小。機動能力強是該車主要特點之一,平時加強對車輛與裝備的維護保養,執行任務時只需編隊即可長途機動遂行衛勤保障。該型X線診斷車具有耐寒、耐高溫優點,車廂氣密性嚴實,防雨防輻射功能強。該車還具強大的拍片與透視功能,有自動曝光控制(AEC)等4種模式可供選擇,使操作更具人性化。
1.3存在不足由于XCY2002-1/200型多功能野戰X線診斷車只能使用380 V電源,野外條件下通常選用30 kW電站掛車為其提供電源,而30 kW電站掛車工作時發音響聲與油料消耗較大。有的單位由于沒有配發30 kW電站掛車,只能依靠上級協調解決。該型X線診斷車還存在拍片圖像質量較差、洗片速度較慢等的不足,前者容易造成誤診漏診,后者降低傷病員檢查通過率。洗片勞動強度大、洗片液采購與儲存困難、X射線防護能力不足等,也是該型X線診斷車存在的明顯缺點。
2新型X線診斷車的數字化改造
2.1DR改造直接對CY2002-1/200數字化DR(Canon cxdi-50G DR)進行改造[2],在保留高頻X線西門子球管的前提下,加裝DR成像板盒式支架置于檢查床正下方。我院改造后采用韓國三星Xmaru1717有線數字平板探測器,非晶硅加熒光體硫氧化釓材質,有效像素3072×3072,空間分辨率143 μm,極限分辨率3.15l p/m,成像時間在3 s內即可完成。DR探測器存儲溫度-25~50 ℃,存儲濕度10%~90%。該型X線診斷車經數字化改造后,性能穩定明顯,采集圖像清晰,分辨率更高,抗震性更強。
2.2檢查床改造檢查床改造成折疊式,便于折收放置與展開使用。檢查床的4個角設計成鎖扣型,使用時對準鎖扣槽扣緊即可;工作結束后,解開鎖扣,折疊收好固定放置,以拓展工作空間。
2.3增強X線防護XCY2002-1/200型多功能野戰X線診斷車檢查室與操作間隔板部分由洗片機封堵,設備與隔板之間的縫隙存在X線泄漏風險。我院根據設備操作間尺寸大小單獨加裝了一道2.2 m×2.1 m的防護層,防護層為雙面不銹鋼,內夾鉛板,鉛當量大于3.5 mmpb,進一步加強了設備照射間的防護措施,為操作人員及患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安全的就診環境,減少了X線輻射損傷。
2.4成像系統配置為便于快速打印成像膠片,實現影像資料共享,我院自籌資金購置了1臺由蘇州富士膠片成像機器有限公司生產的DRYPIX Lite2000型醫用干式成像儀,該打印機由主機、供片庫、送片器構成,通過DICOM網絡從FCR圖像讀取器、CT或MRI掃描器等設備接收數字圖像,并打印在醫用干式成像膠片上。為把干式成像儀固定在移動車上,醫院邀請廠家專業工程師來院現場設計加裝固定方案,最后選定根據干式成像儀尺寸大小設計1個減震箱,減震箱正下四角安裝卡扣和插銷,與診斷車操作間地板直接固定。減震箱固定在診斷車操作間進門右下角,干式成像儀平時存放于減震箱內,工作時直接從減震箱內取出放置于減震箱上即可。為實現影像資料傳輸與遠程匯診,醫院為干式成像儀后置了通訊接口,與醫院現有PACS無縫連接,實現了野外條件下所拍攝影像圖片的快速傳輸與遠程會診。
2.5改造后優點XCY2002-1/200型多功能野戰X線診斷車經數字化改造后,表現出了很多優點。一是圖像更清晰。DR是一種X線直接轉換技術,成像環節少,去除了中間環節帶來的噪聲及偽像[3]。二是功能更強大。數字化后處理功能強大,圖像尺寸調整隨意,局部病灶顯示清晰容易。三是管理更方便。數字化影像存儲在移動硬盤等介質中,便于資料保存與查閱索檢。影像也可與醫院PACS等系統互聯互通,實現圖像數據遠程傳輸與專家會診。四是流程更優化。工作流程經優化后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員工作強度。使用DR系統進行攝片就不用更換洗片機藥液與攝片暗盒等工作流程,工作效率提到明顯提高。五是防護更科學。DR具有自動曝光控制技術,大大降低了X線射線劑量[4]。對操作人員與就診患者的防護做到了更好。
3數字化改造后的X線診斷車在云南魯甸“8·03”地震抗災中的實戰運用
3.1基本情況2014年8月3日下午16點30分,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度,東經103.3度)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2 km,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8月3日19時30分,我院接到抗震救災命令后,抽組90人50床位的野戰醫療隊,攜帶大量急救藥材和救災物資,動用野戰X線診斷車、野戰手術車等野戰衛生裝備,火速集結連夜馳援災區執行任務。8月4日凌晨5時40分到達震中地帶龍頭山鎮,奉命立即開設臨時醫療點,主要依托野戰X線診斷車、野戰手術車等大型醫療設備平臺開展傷病員救治工作。數字化改造后的X線診斷車從醫院出發到任務區域,晝夜連續急行近10 h,行程300余公里,途經高速路、二等級公路和凹凸不平的鄉村公路,到達任務區域后,醫護人員對改造后的數字化X線診斷車進行了全面檢查與調試,檢查結果為車上設備固定牢固,無松動跡象,設備參數性能穩定,無異常變化。牢固性、抗震性與改造前相比性能更優越、功能更強大、作用更突出。
3.2運用效果XCY2002-1/200型多功能數字化X線診斷車展開快速、便捷,野外展開對場地選擇無特殊要求。抗震救災期間,數字化X線診斷車每天連續開機工作8 h以上,每日拍片人數25人以上,23 d共拍片647人次,陽性率達98%,無明顯漏診、誤診現象發生。數字化X線診斷車在云南魯甸“8·03”地震抗災中連續高強度工作23 d,設備性能運行一直保持高度穩定狀態,影像質量清晰易辨,特殊位置與病灶部位顯示較好,“三快”優勢發揮明顯,即拍片速度快、圖像打印保存快、數據傳遞快,有效提高了檢查通過率,為救治傷員生命贏得了更多寶貴時間,為我院醫療隊出色完成此次抗震救災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戴志龍,蘆中慶,陳鴻.新型野戰X線車使用中存在問題及改進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08,11(11):93-94.
[2]宋斌,李天然,田昕.新型野戰X線數字化改造分析[J].福州總醫院學報,2011,9(18):195-196.
[3]李海峰,孫劃,李四海.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CR和DR[J].慢性病雜志學,2010,12(4):309-310.
[4]蔡華,申浩.S2001型野戰X線車的數字化改造方案[J].醫療衛生裝備,2006,27(2):75-76.
·個案·
(收稿日期:2014-09-17)
文章編號1004-0188(2015)01-0098-02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1.042
中圖分類號R 826.2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