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華(漳州衛生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 福建漳州 363000)
不同體育選項課對于高職女學生體質健康指標的影響探析①
余自華
(漳州衛生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福建漳州363000)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數理統計及對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對該院2012級分別選修跆拳道、籃球、氣排球、養生氣功、羽毛球五個不同項目各兩個班共計600名高職女生,經過一學期的選項課學習,分析其選項課前后50 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800 m跑四項測試數據的變化,結果顯示:跆拳道、籃球、羽毛球三個項目BMI指數值下降明顯,對塑造高職女生身體形態有較好的效果,氣排球、氣功無明顯變化。跆拳道、籃球、羽毛球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都有顯著的效果,但是不夠全面;氣排球和養生氣功選項課對于提高學生各項素質均無明顯提高。由此可見,該院選項課課程設置還有待完善,課程內容有待更新。
關鍵詞:體育選項課高職女學生體質健康影響
①基金項目:2014年福建省教育廳B類課題,項目編號:JBS14375;2014年漳州衛生職業學院院本課題,項目編號:ZYS201410。
體育選項課在中國絕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有開設,由于選項課內容豐富、課程選擇自主等特點。極大提高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也促進了體育課教學效果的提高。對激勵學生主動、自覺地參加經常性體育鍛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同項目的選項課無疑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同的運動項目的存在不同的特點,其實際效果和價值存在一定的差異。該研究系通過對漳州衛生職業學院2012級600名女同學選項課前后體標測試部分測試成績的比較,探討不同項目選項課對于研究對象各項指標影響方面的差異,旨在為學校的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該文以漳州衛生職業學院2012級高職選項課600名女學生為研究對象。
表1 不同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質量指數變化與分析(±s)
表1 不同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質量指數變化與分析(±s)
注:*P<0.05,**P<0.01
選項課 第一次測試 第二次測試跆拳道 22.18±3.4 22.02±3.4*籃球 22.19±3.3 22.01±3.3*氣排球 22.21±3.1 22.35±3.1氣功 22.15±3.3 22.24±3.3羽毛球 22.27±3.5 22.06±3.5*
表2 跆拳道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變化情況(±s)
表2 跆拳道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變化情況(±s)
注:*P<0.05,**P<0.01
測試項目 50m(S) 立定跳遠(m) 坐位體前屈(cm) 800 m(min)選項課前 9.28±1.2 1.73±0.3 15.54±0.3 4′26±0.3選項課后 9.25±1.1 1.77+0.2 19.51±3.3** 4′23±0.2
表3 籃球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變化情況(±s)
表3 籃球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變化情況(±s)
注:*P<0.05,**P<0.01
測試項目 50m(S) 立定跳遠(m) 坐位體前屈(cm) 800 m(min)選項課前 9.18±1.2 1.74±0.3 16.54±1.1 4′20±0.3選項課后 9.00±1.1* 1.75+0.2 16.51±1.2 4′05±0.2**
2.1文獻法
通過中國知網、百度搜索、體育期刊網站等查閱有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相關文獻和著作,為該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2數理統計分析方法
選用SPSS16.0統計分析軟件,對研究對象的50 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800 m跑四項測試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然后再進行多重比較。
2.3實驗法
隨機抽取2012級選修跆拳道、籃球、氣排球、養生氣功、羽毛球五個不同項目共計600名同學為實驗對象,采用國家教育部、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評方法,選用科導TZCS-3智能型體質健康測試儀對研究對象在選項課前后的50 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800 m跑四項體標成績及身體質量指數的變化進行對比分析。
3.1不同體育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形態變化的比較與分析
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主要用于統計用途,當人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1]。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項目選項課學習的過程中身體形態呈現出以下特征:跆拳道、籃球、羽毛球選項課的學生的BMI指數在選項課前后有較顯著差異,表現為指數值降低,且該統計P值均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氣排球、氣功選項課的同學BMI指數雖有變化,但是差異不大,P值大于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于參加測試的高職女學生年齡一般
在18~20歲,此時已到了青春發育期的末期,身高基本停止增長,因此,體重的變化基本決定了BMI指數的變化。不難發現跆拳道、籃球、羽毛球三個項目運動量相對較大,均需要學生在課堂上消耗較大的能量,特別是羽毛球項目尤為明顯,經過一學期的較大的消耗,體重有所下降導致BMI指數值降低。然而,氣排球、氣功由于運動半徑較小,特別是氣功整堂課基本處于原地運動狀態,運動量自然不會太大,BMI指數變化亦不大。
表4 氣排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變化情況(±s)
注:“*”P<0.05,“**”P<0.01
測試項目 50m(S) 立定跳遠(m) 坐位體前屈(cm) 800m(min)選項課前 9.35±1.2 1.67±0.3 13.17±1.1 4′29±0.3選項課后 9.37±1.1 1.66+0.2 13.18±1.2 4′29±0.2
表5 氣排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變化情況(±s)
表5 氣排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變化情況(±s)
測試項目 50m(S) 立定跳遠(m) 坐位體前屈(cm) 800m(min)選項課前 9.33±0.2 1.71±0.3 13.15±0.3 4′31±0.3選項課后 9.34±0.3 1.70+0.2 13.16±0.4 4′30±0.2
表6 羽毛球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變化情況(±s)
表6 羽毛球選項課前后學生身體素質變化情況(±s)
注:“*”P<0.05,“**”P<0.01
測試項目 50m(S) 立定跳遠(m) 坐位體前屈(cm) 800m(min)選項課前 9.19±1.2 1.74±0.4 13.54±1.1 4′33±0.3選項課后 9.14±1.1 1.85+0.3** 15.22±1.2* 4′32±0.2
3.2體育選項課程對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比較與分析
身體素質包括五方面:速度素質,是人體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距離或對外界刺激反應快慢的一種能力;力量素質,是身體某些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力量;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和抵抗疲勞的能力;靈敏素質:是指迅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柔韌素質,指人體活動時各關節肌肉和韌帶的彈性和伸展度[2]。該研究所測試項目內容基本能反映以上身體素質所包括的五方面的內容。50 m跑距離短,強度高能體現速度素質亦可反映人體的爆發力、靈敏、反映、柔韌等素質;800 m跑測試成績可以反映學生耐力素質的發展水平,特別是心血管呼吸系統的機能及肌肉耐力;立定跳遠則是反映爆發力的測試項目;坐位體前屈則反映了柔韌素質[3]。
3.2.1跆拳道選項課學生身體素質情況分析
由表2可見,跆拳道選項課學生在選項課前后50 m跑、立定跳遠、800 m跑成績有小幅提高,但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坐位體前屈P值小于0.01,成績有非常顯著提高。
跆拳道運動對抗性強,非常激烈,對于人體各關節的靈活性及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縮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作用。跆拳道技術方法中腿法技術在整體運用中約占70%以上,占絕對的主導地位。跆拳道比賽有效得分部位包括腹部和兩肋部以及面部允許被攻擊的部位,頭部的分值最高,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能夠盡量踢到頭部有效部位才能獲得更高的分數,這對于腿部韌帶的要求自然就要比較高,表2中的坐位體前屈的成績恰好說明了這一點。
3.2.2籃球選項課學生身體素質情況分析
由表3可見,籃球選項課學生在選項課前后50 m跑P值小于0.05,成績有顯著提高;800 m跑P值小于0.01具有非常顯著的提高;立定跳遠及坐位體前屈的成績則無明顯變化。
籃球運動是一項高強度的對抗性運動項目,持續時間可長可短,但需要參與者快速奔跑、突然與連續起跳、敏捷反應與力量抗衡。其攻防轉換速度快,需要在場上來回奔跑較多,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靈敏和耐力素質有極大的幫助。相對而言,對于柔韌素質提高的程度很有限。
3.2.3氣排球選項課學生身體素質情況分析
由表4可見,氣排球選項課學生在選項課前后50 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800 m等項目成績均無明顯變化。其中,僅坐位體前屈成績略有提高,800 m保持不變,其他兩項測試項目成績則出現輕微下降。這是由于氣排球運動是一項集運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群眾性體育項目,球體大而輕也很柔軟,速度較慢,來回球也比較多,運動適量不激烈。因此,對于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方面而言效果很是一般。
3.2.4養生氣功課學生身體素質情況分析
由表5可見,養生氣功選項課學生在選項課前后50 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800 m各項成績變化均較小,沒有顯著性差異。除坐位體前屈成績略有提高外,其它三項成績都出現小幅下降。這跟健身氣功本身的特征有直接的聯系,其基本特征即為“調身、調息、調心”三個方面,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運動節奏緩慢。因此,在課堂上僅僅練習一個套路,往往難以達到預計的理想負荷,而目前該課程教學內容恰恰為單一的套路,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也是很有局限性。
3.2.5羽毛球選項課學生身體素質情況分析
由表6可見,羽毛球選項課學生在選項課前后50 m跑、800 m等項目成績無顯著變化。立定跳遠成績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平均值提高了10 cm以上。坐位體前屈成績有了顯著提高,平均值增加了1.6 cm以上。這項運動是一項較為綜合性的運動,球速快、轉換變化多,在鍛煉和發展人們的跑、跳、投和速度、靈敏、力量和耐力等運動素質都有一定的價值。
羽毛球運動要求練習者在短時間對瞬息萬變的球路作出判斷,果斷地啟動腳步進行回擊,因此,對爆發力的提高有較好的效果,表6中立定跳遠的成績變化就是很有力的證明,對于其他素質的提高為綜合小幅度的提升,僅僅通過一學期的訓練見不到明顯的效果。
4.1結論
(1)統計分析表明漳州衛生職業學院2012級學生經過不同體育選項課的學習鍛煉后,BMI指數均處于較理想的數值區間。其中,跆拳道、籃球、羽毛球三個項目BMI指數值下降明顯,對塑造高職女生身體形態
有較好的效果。氣排球、氣功無明顯變化。
(2)大學生體標測試項目成績變化與各選項課的運動特點和教學內容有密切關聯。其中,跆拳道提高柔韌素質較為明顯,對其他素質方面提高不夠顯著;籃球選項課對學生耐力素質的提高非常明顯,對速度素質的提高也有很好的效果,對其他素質方面提高不夠顯著;氣排球和養生氣功選項課對于提高學生各項素質均無明顯提高;羽毛球選項課對于爆發力素質的提高有非常顯著的效果,對于其他方面的素質的提高有一定幫助但不夠明顯。
4.2建議
(1)高職體育選項課的開設應該在迎合學生興趣的同時,重視學生各項身體素質的均衡發展,盡可能避免出現顧此失彼。增加內容豐富,鍛煉效果明顯的選項課,刪減內容單一乏味的課程。
(2)應該依據各運動項目特點結合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手段,以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出發點,使每個學生的體質都得到全面發展。課程內容適當增加身體素質練習的內容。
(3)學校應適當增加體育教師學習經費投入,外派教師交流學習,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搜狗百科.BMI指數[EB/OL].http://baike.sogou.com/ h116052.htm,2014-07-09.
[2]搜狗百科.身體素質[EB/OL].http://baike.sogou.com/ v399177.htm?sp=SST身體素質,2014-09-16.
[3]王康樂,孫紅霞.不同體育選項課對學生體質狀況影響的比較研究[J].搏擊,2014,6(28):82-85.
[4]何偉,武應滿,袁偉.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與體育教學的關聯性研究[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4(1):119-112.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中外醫療》雜志歡迎投稿
電話:010-6734848163385386傳真:010-63385686E-mail:zwylbjb@263.net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菜戶營58號財富西環名苑2609室 《中外醫療》雜志社郵編:100054
作者簡介:余自華(1983—),男,江西撫州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7(a)-02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