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奎
【關鍵詞】 高中物理;科技意識;課堂教
學;課外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2—0064—01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是高中物理基礎知識的重要內容。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現代科技發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提高學生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至關重要。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呢?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播物理知識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主要途徑。加強學生的科技意識教育必須從課堂教學做起,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識的實用性,注重物理史教學。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突出知識的實用性。如,在講動量和沖量時,讓兩支相同的粉筆從同一高度分別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鋪墊的桌面上,可以發現,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筆斷了,落到有厚毛巾鋪墊的粉筆完好無損,由此引入動量和沖量知識的講解。另外,物理發展史是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物理發展史的教學,不僅能使學生了解一些著名物理學家的典型事跡,而且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科技意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強化物理史的教學,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用適當的物理史材料。
2.注重學生實驗,加強實驗教學。加強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技意識。筆者根據十幾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加強實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改革演示實驗教學。把部分演示實驗改成學生上臺演示或邊講邊實驗的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
(2)注重學生實驗教學。教師應要求學生按“預習——實驗——觀察記錄——分析討論——總結報告”的形式進行,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認真討論,分析原因,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實事求是地寫出實驗報告。
(3)加強實驗習題教學。對實驗習題的教學,主要采取“自設方案——討論方案——選擇方案——實驗驗證——總結報告”的程序進行,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設計,通過實驗驗證。
二、積極組織開展物理課外活動
1.組織學生做趣味實驗,積極參與科技小制作。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精心設計趣味物理實驗,讓學生來完成“飛機投彈”、“噴氣火箭”、“紙鍋燒水”等等實驗。通過這些實驗,既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幫助學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科技制作活動,如,自制電鈴、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針孔照相機、制作潛望鏡、樓梯電燈開關電路等,并組織展評。科技活動的開展,既能鍛煉學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為學生自制簡易教學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礎。
2.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參與社會調查活動。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科普讀物,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識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和讀書的積極性。物理知識的延伸,還體現在參與社會調查活動中。在社會調查活動中,學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識,結合實際去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如,學習“水能風能的利用”后,可調查當地能源使用情況、環境污染情況,并提出改進意見,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調查噪聲污染、熱機的使用、農村用電等情況。
總之,物理教學是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的重要途徑,教師應通過物理教學,讓學生了解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等,讓學生了解到這些規律、定理也是靠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最終獲得的,以此來加強學生的科技意識,從而培養出新世紀的合格人才。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