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穎高
(廣西外國語學院 廣西南寧 530222)
民辦高校畢業生素質拓展訓練與就業創業工作分析
——以廣西某民辦高校為例
覃穎高
(廣西外國語學院 廣西南寧 530222)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本文提出了將素質拓展訓練運用到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中去,為做好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對于保持就業形勢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畢業生 素質拓展 就業創業
素質拓展訓練是以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核心,以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普遍提高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為目的,為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進行科學規劃、個性化培養和綜合性開發的訓練。素質拓展訓練可豐富畢業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實踐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畢業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培養拼搏奮斗精神,最終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素質拓展訓練是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迫切需求,也是更好地服務和促進民辦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
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749萬人,比2014年再增加22萬人,創下歷史新高,畢業生就業面臨新的挑戰,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2014年創業大學生人數比2013年增加了超過3成,今年,又有48萬大學生在工商部門登記創業,比去年多了12萬。民辦高校要把畢業生就業放在今年就業工作的突出位置,發揮市場作用、著力改革創新,優化就業創業環境,力爭使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比例雙提高。
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2014年至2017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通過提供創業服務,落實創業扶持政策,提升創業能力,幫助和扶持更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逐步提高高校畢業生創業比例。民辦高校要廣泛開展就業創業教育,通過以下措施提升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
2.1 積極開發創新創業類課程
創新創業類課程是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基礎,屬于通識性教育。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有效載體,因此正確理解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關鍵。我國大學創新教育較多停留在對創業計劃和就業層面的指導上,系統性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不足,而“創業計劃大賽”和“科技創新項目”等多為臨時性的安排,并未采取規范性的課堂模式,很難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創業綜合素質。從這個層面講,創新創業類課程具有雙重性質,一方面它是整個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基礎層,是實踐層的有效支撐;同時從實踐的角度看,它又是比當前慣常采用的創業計劃大賽等更規范和更高層次的形式。總體來看,創新創業類課程是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基礎,對于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就業能力,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指:民辦高校有計劃地位培養畢業生創新創業精神和提高其創新創業能力所組織的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
2.2 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類教育體系應包含基礎層、引導層和實踐層三個方面。其中,前兩個層面屬于課堂教育,第三個層面為實踐能力培養。基礎層的課堂教育指的是“創業管理”、“創新管理”等性質的課程;引導層指的是帶有導向性的課堂教育,比如“風險投資運作”等具有強烈創業導向性的課程。部分民辦高校已形成一些成熟的創業培訓模式,如“GYB”(產生你的企業想法)、“SYB”(創辦你的企業)、“IYB”(改善你的企業);民辦高校畢業生可選擇參加創業培訓和實訓,并可按規定享受培訓補貼,以提高創業就業能力。
2.3 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分管理
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面向全體大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納入學分管理,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實際效果。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分管理,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建好一批實訓實踐基地。同時建立成果和學分轉化制度,實行彈性學制,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資助創新創業項目。民辦高校首先在課程設置和專業上要進行調整,要積極開創性的開設創業指導課程,聘請創業導師;其次要推動高校建好一批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實踐基地,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再次要改革教學管理,允許學生休學創業;最后再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建立學生創新創業基金。
素質拓展訓練是“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中心環節,是大學生能力和素質實現和獲取的有效途徑。這個環節關鍵是要梳理和構建我校“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訓練項目,讓每個學生能夠按照個人需求,自主選擇、合理排列,形成符合特點、張揚個性的素質訓練方案。
3.1 畢業生素質拓展訓練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民辦高校應加強對畢業生的指導,幫助畢業生建立就業目標,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各種素質拓展訓練,積極開展各種素質拓展和創新能力培養訓練,廣泛開展校園科技文化活動,社會實踐以及其他有益于提高畢業生素質和能力的活動,為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條件。畢業生素質拓展和創新能力培養實行學分制,進行量化管理。民辦高校的素質拓展訓練應與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即課內外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參加大學生素質拓展學校組織的“第二課堂選修課”和“素質拓展訓練活動”,取得相應的“第二課堂”學分,不僅達到極拓展自身素質目的,還可以提升民辦高校畢業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促進民辦高校完備的素質拓展訓練和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建設。
3.2 畢業生素質拓展訓練有利于團隊意識的培養
團隊協作是一種為達到既定目標所顯示出來的自愿合作和協同努力的精神。“一根筷子容易斷,十根筷子抱成團”,團結就是力量。在拓展訓練,團隊協作意識及精神總是運用得淋漓盡致。比如:過雷區、過電網、越障礙、過獨木橋和珍珠島任務,這些項目都不再困難,關鍵就是要運用集體的智慧,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的優勢,將每個人的力量集中到集體中,共同完成每一項任務。這些項目主要是培養我們的團隊合作意識,還有水上訓練(扎筏求生),它的訓練項目是積極參與、合作的團隊精神。其成功的基礎是合理的安排活動,注意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一切行動聽從指揮,有全局觀念、協作意識,積極投入并有必勝的信念。
3.3 畢業生素質拓展訓練有利于增強自主創業就業的意識和能力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按照現代人力資源開發的思想和理念,為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進行科學規劃、個性化培養和綜合性開發。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既有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利于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業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強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適應能力和在社會中的綜合競爭力。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2]席琳琳.“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6.
[3]李世佼.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