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楠 李劍飛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產學研合作、三方共育"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張 楠 李劍飛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高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及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重要途徑之一。作為高職教育中的會計專業也是如此,社會對高素質、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會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轉變高職教育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新時期高素質高水平會計人才是高職教育會計專業面臨的一大挑戰。本文通過產學研合作,三方共育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實施路徑、實施建議三個方面進行了有益于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的探討
產學研合作 三方共育 人才培養模式
產學研合作是教育與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要形式,更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它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有機結合,最終實現社會服務功能。這不僅加速了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速度,也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創新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的主導模式和國家發展的戰略選擇。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將產學研合作與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結合起來,完成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是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方向。
產學研合作是指企業、科研單位、學校之間的合作,通常以企業為技術需求方,與以科研單位或學校為技術供給方之間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三方共育是指政府(科研機構)、學校、用人單位三方聯合,共同對人才進行道德教育、職業教育、素質教育等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全過程。產學研合作、三方共育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充分發揮加強企業、科研單位、學校之間的合作,在三方聯合的基礎上培養面向中小企業、金融行業、會計師事務所、非營利組織等基層業務和管理崗位,具有誠信、合作、敬業的職業素質,掌握會計、報稅、財務管理、審計等崗位業務,熟悉企業會計核算、納稅申報、財務管理等業務處理的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能從事會計、稅務、財務管理、審計等工作,并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和較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
1.建立校企合作“互惠共贏”的長效運行機制
組建“校企合作理事會”,按照互惠共贏的指導方針,建立校企合作建設、合作項目運行、管理、激勵考核等制度。發揮學院科研優勢與人才優勢,服務于合作企業,為合作單位提供職工培訓、科研咨詢等服務;同時解決學生實習實訓、教師實踐鍛煉等多層次合作內容,在校企合作“互惠多贏”長效機制框架下,實現合作發展、互惠共贏效果。
2.構建基于會計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體系
以教育教學理念提升為導向,依托企業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進行課程改革與建設。以市場調研與會計崗位分析——工作任務分析——典型工作任務提煉——行動領域歸納——學習領域制定——課程體系構建思路,進行課程體系構建,構成由基礎素質學習領域課程、崗位職業能力學習領域課程和職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
在對市場、合作企業及專業畢業生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明確中小企業的會計工作崗位主要有5個:出納、會計核算、會計管理、會計監督、財務管理與財務分析。依據學生就業的基本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把出納作為初始崗位、會計核算作為核心崗位、會計監督作為相關崗位、會計和財務管理及分析作為發展崗位,并對每個職業崗位進行描述。
將職業生涯五個階段的能力要求進行融合,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引導,提煉20項典型工作任務并對其進行描述。按照初學者、一般者、有能力者、熟練者的職業成長規律確定學習范圍。在對典型工作任務描述的基礎上,確定21個行動領域。構建了基于會計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突出專業特色,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
3.教考結合,實現課證融通
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會計崗位的工作要求為基準,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ERP應用資格證書考試內容納入到課程體系之中,使會計崗位、職業證書、課程體系緊密對接;職業道德培養、專業技能訓練、崗位知識學習融為一體。
產學研合作在我國發展潛力巨大,是我國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開展產學研合作人才培養是教育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重要手段。由此,應當逐步建立產學研合作利益與風險分擔機制和多元的投資融資機制,不斷創新產學研合作的利益保障機制。由政府發揮產學研合作中的宏觀引導作用,確立產學研合作在區域創新體系和國家創新體系中的核心地位,調動三方合作的積極性,為他們的合作搭建各種互動和交流平臺,營造合作氛圍,保障產學研合作有效開展,實現產學研合作可持續健康發展
[1]程安林,王婷,劉佳俐.產學研合作的卓越會計人才培養實施機制探討[J].大學教育.2014(03)
[2]胡瓊.地方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
[3]袁雪飛.工學結合下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商業會計.2013(12)
[4]蔣漱清.“4444工學結合”高職會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6)
[5]王蓬.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校企合作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30)
[6]周成彧.基于工作崗位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J].遼寧高職學報.2011(12)
[7]張首楠.社會需求視角下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研究[J].財會通訊.2012(03)
(本文為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三方共育”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ZC12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