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春
(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 610100)
中職生體育課學習興趣及習慣的培養
胡長春
(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 610100)
根據中職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過普修課結合課外活動課,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方法手段,改變教學方法,發揚學生互助學習的精神。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強化學生的運動技能,為終生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職生 體育課 興趣 習慣
中職生已經進入青春期,其生理特征已接近成人,外界適應能力比較強,心理逐步成熟。但心理上仍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對許多事物僅停留在主觀感覺上,因此他們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氣,可也在事物的認知上,留有諸多的欠缺,體育課堂上的表現就一目了然,孰差孰優,就顯而易見。在生理方面,由于神經過程的靈活性高,神經細胞物質代謝機能旺盛,易出現疲勞,但恢復較快。腦細胞內部的結構和機能迅速發展,為提高思維能力創造了條件。力量速度彈跳均有較大的提高,大部分同學運動能力顯著增強,興趣逐漸廣泛,運動思維分化比較嚴重,愛好有所不同。在心理方面,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處于不穩定和不成熟的時期,男生的情感不同于女生那樣比較內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現為堅強,可以經受起失敗的考驗;在體育課上表現為情感外向、好動、對疲勞的耐受力差,不怕臟、不怕曬、膽大、不怕別人嘲笑、鍛煉積極性高等等。
鑒于以上特點并通過實踐教學,我們發現,高中生體育課的內容要盡量安排比較安全,難度適中,運動量、動作頻率便于自我調節的項目并注重全面身體鍛煉。宜圍繞發展其運動器官,確定教學內容和方向。在組織教法上運用多樣、多變、多層次的方法,采用啟發、鼓勵、循序漸進等教學方法,發揚他們主動學習的精神,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做為一名合格的高中體育教師,必須應具有淵博的學識,開闊的視野?!皫熣撸瑐鞯朗跇I解惑也”,同樣在體育課堂上,老師應該基本能解決學生所提出各種疑問,讓學生感到滿意,從中可以得到啟發,教育,進而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以后的授課更能得心應手。試想一個體育教師面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不能給出一個令學生滿意的答案,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會是怎樣?學生要學習某一個運動技術動作,老師的示范不夠標準,或者原理不能夠解釋的很清楚,你怎么讓學生信服。我在體育課堂上就經常給學生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對體育課的需求,對于他們的種種疑問,我總要給他們合理的解釋。有學生問我:老師我想利用活動課的時間來進一步增強體質,你有什么比較好的建議。我就問他:你平常是如何練習的,這次你要達到達到的目的是什么?學生說出他想提高耐力和上肢力量。我簡單給他制定了一個計劃,讓他按照計劃循序漸進的先練習一段時間,我再另外制定下一步的計劃。學生表示很滿意,一定努力去完成。在課堂上老師不應該只體現在運動教學上,更多的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學校任務畢竟是育人,老師也不只是僅會教學,而是要培育對社會有用的人,如果學生畢業若干年仍記得你當年的教誨,我想你至少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體育在人文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人性的許多方面在運動場都會表現的淋漓盡致,人的品行會給你一個直觀的映像。所以體育教師只要稍稍留意,就有許多育人的機會出現,抓住不多的機會給學生較好的品德教育,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這個過程需要老師用心揣摩,仔細端量,鮮活的事例,生動的語言表達,醒人的歷史典故,既能抓住學生的心,也能起到育人的效果。這些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輕松做到的,如果體育教師沒有較強的責任心,淵博的學識,開闊的視野,就不能輕松的駕馭高中男生體育課,就會放任自流,發生許多本不該發生的事故。
體育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是督促學生通過鍛煉身體來提高運動技能、技術。是老師高高在上的監工形式達到了體育課程要達標的效果,這種模式讓老師整天疲于奔命的忙于教學感到疲憊不堪,身體愈來愈差:學生對于體育課也是深惡痛絕,感覺不到樂趣,上體育課像上戰場疲于應付,特別是那些身體素質差的男生更是苦不堪言,常常借口生病不來上課,成績就越來越差,到了一種惡性循環的地步。還有就是現在有些老師借口課改的東風,體育課“美名其曰”張揚學生個性讓學生自己玩,結果是完全的放羊式教學,學生對于體育課也沒有多少興趣。這兩種模式怎談得上學生對其有太多的興趣,絲毫感覺不到體育課的重要。體育教師對于此現狀應給與充分的重視,積極引導學生多參加體育鍛煉,使其對體育課產生比較濃烈厚的興趣。體育老師必須改變觀念,接受現代課堂教學理念,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影響教育學生,多做思想教育動員工作,多組織學生參加集體練習,盡量不讓一名學生生游離于集體之外,多參與學生的體育活動,多做有益的科學的指導工作,讓學生活動的同時感覺到老師始終就在自己的身邊,心里有一種安全感,當學生對鍛煉有濃厚興趣的時候,老師的工作就算已經成功了一半。此時體育教師應在教學方法,組織教法方面做更為細致周密的安排,確保體育課順利有序正常的進行下去。
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一是培養學生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二是培養學生把體育鍛煉作為日常生活的一種需要,成為一種習慣。其中,培養學生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是基礎,只有科學地鍛煉身體的習慣,才能稱得上良好的鍛煉習慣。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培養,需要學生持之以恒的堅持和努力,當學生對某一項體育運動項目感興趣時,老師可以主動與其交流指導,加深其對該項目的感情,讓其感到快樂、愉悅,同時又能比較好的鍛煉身體,堅持練習,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增以其所不能,愉悅身心。體育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要依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根據教與學的需要與可能,制定嚴密的、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計劃,有的放矢地逐個項目培養和訓練。讓學生準確掌握動作要領和練習過程,要由易到難,由單項到系列,由部分到整體,堅持不懈,反復訓練。教師還應經常督促檢查,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高中生處于人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階段,人生觀、價值觀等都處于形成時期,加上現階段我國高中教育階段的嚴峻升學形勢,高中生的體質狀況越來越差,體質評價標準不斷降低,但仍有不少學生不能順利過關,由此發展下去中國人的體質狀況將不堪設想,應該引起全體體育教育工作者的進一步重視。重視培養高中生對體育的濃厚興趣,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育教師不但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良好鍛煉習慣,而且要幫助學生制訂有個性特點、具體切實的個人鍛煉計劃。嚴格規定鍛煉內容、方法、過程、運動量和時間等。教育學生要認真鍛煉,踏踏實實,從點滴做起。并引導學生加強對自己鍛煉計劃的實施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監督,不斷提高學生積極參與鍛煉的自律性,從而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馬仁留.習慣導致中學體育教學的缺失[J]中國學校體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