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蕾
(商洛廣播電視臺,陜西 商洛 726000)
地方臺綜藝節目主持人的基本素養
雷 蕾
(商洛廣播電視臺,陜西 商洛 726000)
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催生了一批綜藝節目主持人,而優秀的主持人又以其特有的主持風格和魅力,給綜藝節目增添了新的看點和吸引。但縱觀綜藝節目主持人,尤其是地方臺綜藝節目主持人,由于其綜合素質的參差不齊,難以滿足受眾對綜藝節目期望值越來越高的需要,使節目難以獲得受眾的認同,大大影響了綜藝節目的收視率,也制約著這一藝術形式的健康發展。因此,地方臺綜藝節目主持人應具備的豐富的知識儲備、較高的業務能力等基本素養,是一檔綜藝節目受到受眾青睞的關鍵。
地方臺;綜藝節目;主持人;基本素養
必須地知識積累是做好綜藝節目主持人的堅實后盾。綜藝節目主持人的媒體形象雖然是感性的、直觀的、隨機的,但是優秀的節目主持人總是能夠通過自己的直觀形象和特色鮮明的風格贏得觀眾,這其中固然有作為主持人的稟賦、天分的因素,但更為重要的卻是后天學識素養、知識結構、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的外化。朱羽君教授說,“主持人不能只靠外觀形象、聲音、屏幕經驗來主持節目,更重要的是以其氣質、魅力、才干與觀眾溝通交流”。對綜藝節目主持人的“氣質、魅力、才干”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只能是較為合理的知識儲備。不斷積累、儲備各方面的知識,以知識來拓展自己的視野,鍛造自己控制現場、把握主持節奏、開拓節目內涵的能力,游刃有余地張揚綜藝節目的魅力,應該成為綜藝節目主持人的一個基本的專業品質。播音老前輩夏青也說過,主持人應讀萬卷書,可見淵博的知識是主持人應具備的重要修養。對綜藝節目主持人而言,只有博學多才,才能面對觀眾侃侃而談、思維活躍、思路清晰、出口成章。但凡優秀綜藝節目主持人臨場最能表現出令人嘆服的機智和創造力,但創造力不是撓撓頭皮就可以得到的,它是知識積累和運用的結果。一個優秀主持人應具有寬而博的知識視野,廣泛涉獵,博采眾長。有廣博的知識作后盾,才能形成敏銳的觀察和思辨能力,有獨到的見地和發現,有精辟的議論和分析,才能觸類旁通、旁征博引,才能增加或強化節目內容的信息量和厚重感。對地方臺主持人而言,還要吸收和掌握地域文化、民俗、風情等知識,從而使自己更能夠貼近受眾、感染受眾。
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不僅是一個節目的品牌和看點,更是節目的靈魂。這就有如倪萍之于《等著我》、白巖松之于《新聞1+1》、何炅之于《快樂大本營》。他們是節目的號召力,是節目贏得受眾的一個重要的砝碼。但是,主持人應該知道自己只是節目的一個構成要素而非全部,是傳達節目內涵、張揚節目魅力的角色,自己的言行必須根據節目的需要,與節目的整體風格、內容相協調。尤其是地方臺主持人要對自己在節目中的位置、角色有清醒認識,充分考慮地方觀眾的愛好習慣,自覺地把自己融入節目中去,使自己成為節目的一個元素。角色意識是主持人融入節目的心理通道。主持人不能把節目變成自己隨意表現的舞臺,嗲聲嗲氣、狂呼亂喊、低級庸俗、隨意發揮等等這些毫無節制和章法的主持,是對自身角色認識模糊、忽略節目存在的表現,不僅無法贏得受眾對自己的認可,而且會損及節目本身。節目主持人應該“是一臺節目的串聯人,處于節目的主導地位,是某個節目制作群體的中心人物(甘惜芬《新聞學大辭典》)?!彼ㄋ┦恰爸鲗А?、是“中心”,但絕非主角。好的綜藝節目主持人應該具備良好的角色意識,不越位、不“自戀”,恰如其分的控制自己,使節目既打上主持人清晰而獨特的印記,又能夠較好的傳達節目信息、展示節目的魅力。
業務素質是衡量主持人最直接的標志。綜藝節目主持人和其他欄目主持人不同,他需要良好的現場控制和把握能力。綜藝節目是以現場形態來表現內涵和信息的,其情緒、氛圍、節奏等等都是由現場這個特定形態來完成的。因而,現場感就成為對綜藝節目主持人的一個必然要求。在節目中,節目主持人既是節目的中心又是一個現場導演,節目進行的節奏、節目之間的銜接、現場氣氛的調動,觀眾情緒的烘托一定程度上掌握在主持人手中,現場駕馭組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主持人既要善于根據需要營造氛圍情緒,又要不慍不火,恰到好處,也就是分寸感要把握得好。綜藝節目的熱烈氣氛不一定非要通過主持人的夸張表情和動作表演來實現;一些主題嚴肅的節目,也不一定要通過主持人低沉的語調和呆板的表情來體現。關鍵是主持人要準確拿捏,找到一種自然、和諧的感覺,不造作、不過分修飾、不毫無道理的夸張,同時,對現場氣氛情緒以及節奏的變化保持一種敏感,以便及時地以適當的、不為人所覺察的方式進行調整,保證節目順暢、自然的完成。
所謂人格化傳播,就是指節目主持人以自身的文化品位、思想情感、表達方式以及特有的個性魅力,去塑造形象、溝通清感、傳達信息,使節目更加具有親切感和人情味。地方臺受眾面小且較為單一,因而主持人更要具備為受眾所能夠接受的人格、情感、思維和方式,與節目融為一體。傳播學大師施拉姆在其《傳播學概論》一文中指出:“傳播是各種各樣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作為大眾媒介與受眾的中介,主持人能夠更自由地調動聲音、畫面、文字等綜合表現元素,以人格化傳播的形式向受眾傳播信息和節目內容。主持人的形象氣質、語言內涵、個性魅力直接呈現在受眾面前,使節目深深地烙上了人格化的印記?,F代受眾坐在電視機前,他們希望自己的身心能夠放松,能夠在節目里感受到他們在緊張的工作中所無法體驗到的親切與愜意,欣賞賞心悅目、富有特色的綜藝節目,看到讓他們沒有負擔、感到舒適、沒有距離感的主持人,這就要求主持人具備極強的親和力和人情味,否則難以贏得受眾。同時,主持人給受眾的印象是一個真實的“我”,一個質樸、自然的主持人,他的所作所為是理所當然的,天然玉成的,沒有刻意的做作與雕飾。
總之,作為一名地方臺綜藝節目主持人,應該以豐富的知識儲備為基礎,樹立強烈的角色意識,不斷提升現場掌控能力,實現人格化傳播,充分發揮節目的靈魂作用,為打造一檔精品綜藝節目、名牌綜藝節目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G222.2
A
1674-8883(2015)21-0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