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卉榮
(《中國紡織報》社,北京 100022)
新媒體環境下行業新聞如何采寫
滕卉榮
(《中國紡織報》社,北京 100022)
對于行業報來說,當前最急迫的任務就是轉型變革,從過去被動地接收新聞變為主動地尋找新聞;從之前的被動宣傳變為現在的主動服務。作為行業報媒體人要有思想上的根本轉變,利用自身多年積累的行業和專業優勢,借鑒新媒體表現手法的優勢,主動與新媒體融合,不斷創新和沉淀,不斷拓展行業報的發展空間。
新媒體;行業新聞;創新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行業報的優勢已然面臨縮減,人們不再單一地從報紙、雜志上獲取行業的消息、信息,而是通過網絡、手機、新型電視等新媒體獲取最新、最快的信息。作為行業的發聲者,權威、專業等光環,在新媒體的窮追猛打下,已漸漸褪色。怎樣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存有一席之地,成為諸多行業報“撓頭”的難題。
對于行業報來說,當前最急迫的任務就是轉型變革,從過去被動地接收新聞變為主動地尋找新聞;從之前的被動宣傳變為現在的主動服務。作為行業報媒體人要有思想上的根本轉變,利用自身多年積累的行業和專業優勢,借鑒新媒體表現手法的優勢,主動與新媒體融合,不斷創新和沉淀,不斷拓展行業報的發展空間。
對于新聞傳播來說,內容永遠為王。任何形式上的變化、調整都是服務于內容的。因此,行業新聞采寫更側重于內容的比拼,這其中,如何通過抓住行業新聞的線索,如何策劃、組織、采訪,成為行業新聞報道取得成功的關鍵。對于同一消息來源,新聞本原固然要尊重,以此為前提,針對同一信息,行業媒體應該做到“有態度”,有著獨家認識和表現,權威、客觀地反映事件本原。通過策劃,挖掘新聞事件深層次的內容,整合新聞要素,為使整個報道完整、全面,令受眾讀起來很“解渴”。
在新聞報道中,新媒體常常表現為新聞的時效性足夠、詳實度不足。這雖然是新媒體的劣勢,卻又恰恰是行業媒體的優勢。行業媒體從業人員無論從自身經驗的積累,還是對行業專業知識的把控上都極具優勢,他們將專業、詳實的新聞事實傳遞給受眾,可以令受眾從不知其所以然,變為知其所以然,這樣的轉化有利于行業媒體提升競爭力。
在重視行業新聞策劃的同時,同樣也要注重行業新聞策劃的技巧,要能善于“嫁接”社會熱點。例如,前段時間,針對社會上流傳的準媽媽穿著防輻射服沒有效果這一新聞事件,通過策劃,采訪防護服領域專家,對孕婦防輻射服的效果、功用進行全面介紹,一方面可以打消準媽媽們的疑慮;另一方面也能將我國防輻射服的發展狀況做了深度報道,可以說這是新聞策劃嫁接社會熱點的典型案例。
寫作方法上的改進也是行業媒體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以過去陳舊的寫作方法來采寫行業新聞,顯然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會逐漸被時代拋棄。特別是隨著新媒體不斷嶄露頭角,行業媒體影響力日漸降溫的背景下,過去行業媒體的寫作方法已不再適應當下時代特征,新聞源的多與雜,要求行業媒體記者在采寫上必須加以改良,在寫作方式上必須密切聯系受眾,從而采寫出具有時代特質、受眾更易接受的行業新聞。
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如移動新聞和網絡新聞,以其信息流動頻率大和滾動信息速度快,而特征明顯。具有具備自己特有的特性,特別是網絡新聞和移動新聞,其中的新聞信息流動頻率大,滾動信息速度快。與此同時,伴隨著網絡媒體的增多,碎片化的新聞也明顯增多。這就要求行業新聞記者針對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特性,在行業新聞的寫作方式上加以改進。
與傳統行業媒體相比,新媒體的快與新的特質更加明顯。表現在內容上,傳統行業媒體注重準確和深度,對傳播速度沒有過多要求;而新媒體則強調亮點與速度。例如,新媒體的微信,因其海量化、快捷化、互動化的特質,則對速度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而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抓重點、抓亮點,這則考驗記者的采寫功力,善于從海量的新聞中找出重點、亮點來,并且言精辟。
如今,各種新媒體在表現形式、風格內容上不斷出新,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行業新聞報道的文風。一方面,對信息的需求的增大;另一方面,不斷更新的網絡信息、各新聞載體信息,使得人們對具有嚴謹結構、靈動語言、帶有網絡語調的新聞充滿興趣,這是因為這樣形式的新聞讓人們在輕松的氛圍中獲得有效的信息。所以,語言靈活、風格網絡化、具有時代氣息,這些都成為行業新聞報道文風改進的要素。
表達手法上創新,能使行業新聞采寫跳出枯燥、乏味的窠臼。過去,行業報采訪對象偏重于某一事件的發生,表現手法上單一化、模式化,如幾月幾日,某某會議在某地召開,多少專家學者多少人參會,會議的主題是……這種表達方式對于受眾來說,缺乏參與度,受眾被動接受信息,枯燥的信息讓受眾味同嚼蠟,無法提起受眾閱讀的興趣來。而通過采訪與新聞事件相關的人或事,讓受眾參與到新聞活動中,創造條件增加互動環節,從而有效地達成受眾參與、知情、融合的和諧統一,令受眾變被動為主動,縮短受眾與新聞事件的距離感,從而拓展拓寬報道的廣度、增加報道的深度、拓展報道的維度。
融合多元媒體,為受眾帶來高質量的新聞信息??梢耘c新媒體合力具體可以操作的方法是:首先,加大與網絡媒體的合作力度,從根本上實現紙媒與網絡的雙向互動效果。在新聞欄目中,可以通過網絡論壇、微博評論、短信互動等多種形式有效增強行業新聞與受眾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增強行業新聞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傳統行業媒體往往在權威、專業、精準上較新媒體略勝一籌,卻在一些突發、緊急的行業事件報道上表現得不夠積極,反應得不夠快速。由此,可以針對傳統行業媒體和新媒體各自的特點,適時地調整報道重點——在網絡、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上傳遞最新發生的消息,對事件深層次內容的挖掘和深度剖析則呈現在傳統行業媒介上。
其實,行業報與新媒體的關系絕非對立、排斥,而應該是互利共生的關系,行業報可以從新媒體那里學到新的觀念、思路和手段,而新媒體則可以借鑒行業報的經驗和資源,二者互相促進,互為補充,共同探尋新的發展方向。
G212
A
1674-8883(2015)21-0102-01
滕卉榮(1979—),女,山東平度人,《中國紡織報》社編輯,研究方向:新聞采編。